縣政協來了個“年輕人”——河北省曲周縣政協主席李佔文帶領政協幹部、委員探索“曲周經驗”紀事
李佔文50歲那年從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的崗位上轉任政協河北省曲周縣委員會黨組書記、主席,按照過往政協是“二線”的思維,離退休還有10年,他是個政協口的“年輕人”。
正是這個組織部來的“年輕人”,在兩年多的時間裏,帶領縣政協13名幹部和16個界別的185名委員,探索創造出了“支部建在界別上、委員聚在黨旗下”的“曲周經驗”。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實到了基層政協幹事創業謀求作為的實際行動當中。
全國政協領導同志稱讚此舉為“可貴的探索”。
上任記——誰説到政協就不能幹出名堂
2017年2月,曲周縣政協換屆,李佔文當選主席。
彼時,政協工作面臨的局面一如當年曲周白毛泛鹼的鹽鹼地——任政協主席是“退居二線”,喝茶看報兼養老;政協委員是榮譽稱號,挂個名好辦事;政協工作“年委員、季常委、舉舉手、表表態”閒多忙少……
“過去我對政協的印象也大概如此,最初並不十分情願過來,想回邯鄲市裏工作。”李佔文是個實在人,啥情況也不隱瞞,“還想為黨多做些事情,到政協‘養老’我還年輕。”
作為市委換屆考察組組長,邯鄲市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范保平代表市委到曲周縣考察幹部,“佔文同志的工作實績、民主評議都非常好,得票率名列前茅,被確定為縣政協黨組書記人選。”
組織談話,組織部長再熟悉不過,“黨讓咱幹啥咱幹啥,讓往哪搬就往哪搬。任命下來的當天下午,我就從5樓的組織部搬到了7樓的政協。”
樓層高升兩層,從副縣級晉陞正縣級,李佔文並沒有多少得意,他不是重名重利的性格,擔任組織部長“近水樓臺”的8個年頭從沒有為自己晉陞找過任何人,市裏很多領導他甚至都沒説過話。
一段時間的適應過後,李佔文重新找回了在組織部勇於創新爭優的精神狀態,“基本政治制度哪能就是‘擺設’,誰説政協就不能幹出點名堂來?”
開工記——幹出新時代基層政協主席的新樣子
“幹點意思意思”從來不是李佔文的性格。
“幹一行咱就得愛一行、鑽一行。‘門外漢’要入門,不學習咋辦?”愛讀書、善思考是李佔文工作多年養成的習慣,他從中專自修大專、本科,直至黨校研究生的學歷提升印證了這一點。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人民政協成立65週年大會上的講話;學政協章程、政協理論,學各級政協文件;學《人民政協報》上的重大報道、理論文章,看看各地政協有哪些新做法……
“俺們這個主席沒旁的愛好,多咱到他辦公室,不是在看文件就是在看報紙,從來沒見過他玩電腦看手機……”1989年出生的曹麗朋是自願申請從組織部到政協工作,這麼多年主動走出這一步的還沒有一個。“佔文主席的人格魅力吸引了我。”
老李愛讀書,小曹就愛讀書。老李告訴小曹,當幹部得有“竹子精神”,得先有三四年紮根的過程日後才能拔節成勢。
記者到李佔文辦公室採訪的時候,案頭翻開的一本書是《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這已經是第三遍看,每一遍感悟都不一樣。你看總書記當年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都能為梁家河的鄉親們探出一條改變命運的路,咱咋就不能讓政協也變個樣哩。”
李佔文自己先要變個樣,“開會講個話、幫人站個臺這肯定不行,縣裏的主要工作咱得接過來,政協自己的事也得忙活出新面貌。”
要變個樣,得有抓手,這個抓手文件上沒有,得從實踐中來。“我是組織部來的,抓基層黨建有些心得。”李佔文的突破口自然而然放在了抓黨建上。
建起了機關黨支部和老幹部黨支部,增設了一位黨組副書記,增加秘書長進入黨組,“班子壯大了,組織才能有力量,以前黨組人數少,經常因人數不夠而無法開會,現在主抓工作的同志都進入黨組,民主議事能力提高了很多。”李佔文説。
縣級政協編制不多,人員少且長期不流動造成了大家惰性強,工作積極性不高。李佔文首先從整頓幹部隊伍開刀,抓黨建、完善支部建設、開展支部活動,讓幹部們從思想上動起來、活起來、忙起來。
“政協忙”在曲周甫一齣現,幹部們有些無所適從。縣政協秘書長常洪義是第一個感受到“新風來襲”的,“在政協工作了十幾年,哪還有加班這一説,突然一忙心裏難免産生抵觸。”
“現在一週得有兩三天忙到晚上,就是在家裏也斷不了改個材料啥的。”常洪義漸漸體悟到“忙是好事”,“以前縣裏調整幹部到重要崗位為啥很少考慮政協的同志,不就是因為咱鍛鍊少、經驗少,辦文辦會、辦事待人、服務群眾的本領都不足嘛。”
李佔文剛來的時候常感嘆,“早知道要到政協來,應該從組織部多選派些得力的幹部過來。”如今,這個感嘆沒有了,黨建引領加業務錘鍊,政協的兵越練越精,打硬仗的能力越來越強。
主席忙起來了,大家“不幹不夠意思”;幹起來以後才發現,原來“政協挺有意思”。
李獻林、胡志武、李新亮、劉孝慈,四位縣政協副主席,李佔文的四個好幫手,記者特意約請四位“背後議論”他們的班長。清廉、務實、不搞花架子、能想事愛幹事……乍一聽起來是奉承之詞,可樸實的河北漢子打小就沒學會説謊,他們的眼神真誠而熱烈。
“俺們也都想幹事,政協活動多了,和委員接觸多了,為縣裏的大事小情忙起來發揮點作用,的確挺有意思的。”胡志武説。
李佔文的微信名叫“青松”,“到政協來以後我一度改成‘輕鬆’,後來又很快改回了‘青松’。”
一個班長,13棵青松。通過抓黨建,曲周縣政協班子團結、風清氣正,自然出戰鬥力、出成績。“新時代了,政協要有新的樣子,首先政協主席們就得有新樣子、新風貌。”
記者給李佔文出了一道題——您認為新時代的政協主席應該是什麼樣子?不擅言談的李佔文當場沒有回答,採訪當晚,他花了3個小時手寫了2000多個字給我,一共有10條——
突出政治意識、善於學習思考、富有激情保持幹勁、善於謀劃敢於擔當、身先士卒帶頭示範、統籌規劃彈好鋼琴、嚴格標準精細管理、講究方法發揚民主、強化關心關愛傳遞組織溫暖、以誠相待廣交委員朋友。
探索記——黨是領導一切的,政協是“一切”中的“一”
“支部建在界別上、委員聚在黨旗下”是“曲周經驗”的精髓。
催生這個經驗的是李佔文對黨的十九大報告的學習體悟。“既然‘東西南北中、黨政軍民學,黨是領導一切的’,那麼政協是不是‘一切’中的‘一’呢?”
答案肯定是。
政協委員都是縣裏的名人能人,可謂政協肌體的“肌肉”是發達的,可“肌肉發達”不代表著力量十足,關鍵就在於“頭腦”和“筋骨”是不是同樣強壯。
這管著頭腦的,聯動筋骨的,自然還是黨建。“政協的黨建不同於其他黨政部門,不能靠行政命令和壓力傳導,必須有政協的特色——協商民主。”李佔文説。
曲周縣政協組建有10個委員活動室,黨支部就建在活動室上,做到黨的組織對黨員委員全覆蓋、黨的工作對全體委員全覆蓋。每個黨支部涵蓋1-3個界別,定期開展學習研討活動,組織委員掛牌走訪基層調研考察,集思廣益錘鍊集體提案,帶領委員參與扶貧慰問送溫暖……
挂上帶有姓名、職務、界別、黨派等資訊的胸牌,委員們頓時感到了“責任委員”之重,“神聖感、責任感、光榮感、使命感,都有。”劉孝慈説。
黨中央的最新理論方針政策,全國政協和省市政協的部署要求,第一時間能夠傳遞到委員中去,黨內委員聯繫黨外委員,繼而共同聯繫界別群眾,黨建抓起來了,黨的好聲音就有了傳聲筒和宣傳隊。
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決策帶著溫度傳遞下去,群眾身邊的所呼所盼裹著地氣反映上來,企業發展的具體困難、基層治理遇到的棘手問題,經政協議一議反饋給黨委政府研究解決……
界別黨支部活動的感召,在一些委員的心靈深處發生了劇變——委員之間,從最初的比闊綽、比名頭,變成了比履職、比奉獻。
交友記——抓黨建靠真心,“青松”建起責任委員“朋友圈”
親戚不走,三年疏遠;朋友不走,情誼漸淡。只有活動起來了,委員才能與政協成為朋友,委員之間才能成為朋友,委員和群眾才能交朋友。
“青松”的“朋友圈”涵蓋各行各業各界別,這是政協主席的優勢。“基層政協有基層政協的特點,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的委員不多,多的是從鄉村工廠裏脫穎而出的優秀人才,跟他們打交道、交朋友必須樸樸實實、踏踏實實、真真實實。”
三個“實實”,實事求是地抓住了“誰來影響誰”的關鍵問題。
徐建寅是科技界和少數民族界黨支部的書記,這個支部共有19名委員,許多都是忙碌的生意人。“一開始我擔心大家參與支部活動的積極性能否保持長久,現在看來沒啥問題,委員都特別願意參加組織生活,很多黨外委員一再叮囑我有活動一定要通知,説不來會有遺憾。”
“他很正派。”徐建寅如此評價李佔文,“事事出於公心,工作方法靈活,既講原則又堅持民主,大家信服他。”
列席界別黨支部會議,縣佛教協會會長李海江委員有機會學到了更多黨的新理論、新政策,“現在佛教協會不僅講佛經,也講黨的好政策,信教群眾跟黨走的道理通過我這個會長來講,效果更好。”
“他有智慧。”李海江用佛教的闡釋評價,智慧就是有眼界、有善心、有正能量。
企業家關忠信委員説,“現在富起來了,咱也有了政治參與的需求,參加政協活動開眼界、長見識。”借鑒政協的做法,關忠信在企業探索成立了“廠委會”,工人定期學習提高有了對企業的認同感、歸屬感,別的企業出多少錢都挖不走。
“他很實幹。”關忠信評價説,“幹一行愛一行、幹一行鑽一行,要是做企業也肯定是把好手。”
農民企業家王振勇委員説,“佔文主席給我提了一個開辦休閒農業産業園的建議,我試著幹了,如今生意越來越紅火,富裕起來的鄉親們特別願意到這裡休閒度假。”王振勇立一個“小目標”——三年經營額流水達到1個億。
“他很親切。”王振勇評價,“沒有官架子,愛農民。”
縣教育局辦公室主任花利鋒委員説,“以前委員個人提案引起的重視不夠,現在黨支部研究通過集體提案,意見更集中、更科學、更有分量,辦理起來也更受重視。”
如今,曲週五大宗教教派和諧融洽。連續幾屆縣政協委員、縣基督教會郭民忠牧師也是李佔文的朋友。“今年佔文主席專程到我這裡看望交流,這應該是縣政協主席第一次登基督教會的門。”
活動活動,動起來就能活起來。如今,曲周縣的責任委員越來越多。“以前那種被人認為政協委員徒有虛名的失落感少了,咱給縣裏、給老百姓辦了實事好事,社會上都能看得見。”大家普遍反映。
人心換人心,四兩換半斤。“委員都是能人,能人都有個性,交朋友必須以心換心。”這是李佔文到政協工作漸漸體悟到的交友之道。
以心交心,以誠相待,在黨徽的召喚下,曲周縣政協委員們的心愈發牢固地和政協拴在了一起,凝聚界別共識的能力越來越強,建言資政的能力不斷提升,促進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政協好聲音”也越來越多——
曲周縣是全國著名童車生産基地,近年來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童車企業一度面臨“關門”風險。縣裏採納了工商聯界別組黨支部集體調研提出的建議,童車企業都搬遷到統一規劃建設的創業孵化園區,在確保污染管控的前提下,保住了曲周縣的支柱産業。
文教界別組黨支部為摸清全縣代課教師隊伍現狀,組織委員深入走訪調研,經支部研究通過的提案得到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去年全縣招聘教師298名,力度前所未有。
2018年,年財政收入7.5億多元的曲周縣決定拿出1億元投資建設育苗産業園區,這可是縣裏的一件大事。在黨支部引領下,政協農業界別委員就此開展專題視察,提出的好建議縣委、縣政府照單全收……
“佔文老兄務實開拓的作風是曲週全體黨員幹部的好榜樣。”在曲周縣委書記李凡看來,政協力量加強對黨委來説是好事,“政協搭建黨和群眾連心橋的能力越強,縣裏的工作開展就會越順暢;政協能人多、辦法多,依靠黨建把委員引領起來,把智慧凝聚起來,對於曲周的發展意義重大。”
“我們選對了一顆種子,長出了一棵大樹。”當年舉薦李佔文的范保平介紹,如今整個邯鄲市縣兩級政協的黨建提升已經全面鋪開,“曲周經驗”就近轉化,成就了全市政協系統依託黨建引領創新發展,百花齊放。
經驗記——“可貴的探索”貴在不忘初心忠誠于黨
“曲周經驗”之所以被稱為“可貴的探索”,有一個重要原因——這是自下而上、土生土長摸索出來的經驗。
在如今全國政協系統上下齊抓黨建的形勢下,急需一批李佔文這樣摸石頭過河的“探水者”。
“政協黨的建設也存在思想認識不到位、組織設置不健全、政協特點不突出、黨員委員作用發揮不充分等問題,需要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切實加以解決。”汪洋主席在去年6月召開的全國政協系統黨的建設工作座談會上指出的這些弊病,李佔文在曲周找到了“草本藥方”。
河北省對於“曲周經驗”十分重視,省委書記王東峰作出批示,省政協主席葉冬松要求全省政協系統學習推廣“曲周經驗”。全國政協系統黨的建設工作座談會的會議精神,省政協給曲周吃了個偏飯,率先傳達給了李佔文。
如今會議文件已經被他密密麻麻地標注成了對標手冊,“文件裏的很多提法與曲周的探索是一致的,不一致的地方為改進工作提供了遵循。”
相隔450公里,汪洋主席“好好抓黨建”的精神和李佔文一乾人的實踐探索在曲周“握手”。自上而下的總體要求與自下而上的地方經驗合兵一處,如此探索的確可貴。
“我理解,之所以這事兒想到了一塊兒去,是因為每一位政協主席上任伊始必定要回望政協的初心,就是為黨和國家建設凝聚各方智慧力量。”
回望政協初心,李佔文帶領大家一遍遍學習重溫人民政協70年來的光輝歷史;回望黨建初心,去年他帶領政協幹部和委員“重上井岡山”,“支部建到界別上的原型,就是井岡山時期‘三灣改編’支部建到連隊上的偉大探索。”
1927年“三灣改編”從政治上組織上保證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奠定了政治建軍的基礎,確立了施行民主的原則。“曲周經驗”加強對政協委員的政治引領、規範委員活動、暢行協商民主的做法,深得其精要。
機關幹部和政協委員們如今言必談井岡山,談學習歸來的感受,談“三灣改編”的啟迪。在井岡山的青山翠竹間,他們愈發讀懂了共産黨、讀懂了人民政協,也讀懂了李佔文。
去年11月27日,《人民政協報》在頭版刊發長篇通訊《一片新綠踏春來——探訪“支部建在界別上、委員聚在黨旗下”的曲周經驗》,隆重推出了“曲周經驗”。
這一片新綠在鹽鹼地上問春隆動,立即吸引了全國各地慕名而來學習觀摩的政協人。半年時間,先後有10個省份80多個政協組織來人來函諮詢學習。
“我打心裏歡迎各地政協‘家裏人’來交流經驗,咱給人家講講咱是咋幹的,也聽聽人家的工作是如何開展的,每多學習一條經驗,咱曲周的工作就會再邁進一步。”李佔文説,“咱這又不是旅遊城市,願意遠道而來‘取經’的,肯定都是想幹事兒的政協人,坐地學習‘各村高招’,豈不快哉?”
“咱有什麼就介紹什麼,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為的就是促動全國政協系統一盤活棋,新時代能有個漂漂亮亮的新樣子。”李佔文毫無保留,同時也不忘提醒借鑒“曲周經驗”需要結合各地實際,切忌“邯鄲學步”。
這個5月,李佔文要帶著“曲周經驗”參加全國政協地方工作經驗交流會,在北京京西賓館的講臺上,作為全國3000多個縣(市、區)政協主席的代表作口頭髮言,10個發言名額,縣級只有2個,機會彌足珍貴。
“稿子改了20多遍,生怕自己説不到位講不好。”低調慣了的李佔文必須高調一回,緊張與興奮説不好哪個更多。
在回程的高鐵上,“青松”給記者發來微信——
“能見到汪洋主席不?”
“必須應該能。”
“嗯,太好了!”
……
“政協越幹越有意思、越幹越有意義了,這次進京要多學學其他地方的經驗。”
“青松”最後的回復,帶上了一個中國人一天用上億遍的那個笑臉表情。
這個組織部過來的“年輕人”愛上政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