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工黨中央專題調研“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健康産業高品質發展”

發佈時間: 2019-05-16 09:00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劉喜梅 | 責任編輯: 李培剛

“我今年已經90歲啦,在這裡住了一年多,感覺比住在家裏還舒服。這裡的服務人員尊重我們,把我們當做自己家老人看待,每天都有姐妹們陪著聊天,生病了也有醫生和護士們照護。飯菜很可口,考慮到我們年紀大了牙口不太好,餐廳的飯菜都切得很碎。”5月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農工黨中央副主席楊震率“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健康産業高品質發展”專題調研組來到西安工會老年護理院時,正在活動區和姐妹們一起聊天的李奶奶,對現在居住的護理院讚不絕口。

這是一家醫養結合型老年護理院,收住的150余位老人,平均年齡超過了85歲,年齡最大的已經99歲。作為中國首個中法合作醫養結合型護理院,西安工會老年護理院與合作運營管理單位之一———西安工會醫院僅有一道連廊的距離,因實現了“醫-養-康-健”的無縫對接而一床難求。李奶奶也是在排隊了近半年之後,才進了護理院。

原本,李奶奶是打算居家養老的,但已經過了退休年齡的兒女,不僅不具備醫學護理知識,自己的身體狀況也是一天不如一天,要照顧李奶奶是力不從心。此前,李奶奶的兒女也去考察過幾家老年護理院,因不能提供醫療服務而被否定了。

“我們的老年護理院之所以如此受歡迎,主要還是因為當前我國老年養護的專業人才非常短缺。在實踐中,我們自己培訓了一批專業護理人員,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老年護理市場上專業養護人員技能差的短板,但是輻射程度有限,且人力成本巨大,約佔到了總體成本支出的80%。”西安工會醫院副院長、西安工會老年護理院院長芮海榮向調研組坦言,自己也有苦惱。

實際上,專業人才特別是能夠提供醫養結合照護服務的專業人才短缺,是我國養老産業能否持續健康發展的共性問題。

“截至2016年,我國的養老床位已經達到720萬張,超出了每千名老人3張床的國際標準。但目前養老機構的現狀是,一些能夠提供較高品質服務的公辦床位一床難求,民辦床位則空置率很高,經營困難甚至舉步維艱。”調研組成員之一、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在調研過程中不止一次感慨。

“我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今後老人的養老問題,一要靠子女,二要靠更多高素質的專業人才來支撐。可以説,養老産業的發展,錢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但有錢不一定能夠解決人才的培養問題,這是每個國家發展養老産業時都會遇到的瓶頸問題。如何吸引年輕人願意全心全意從事養老事業,可能也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援。比如浙江省,就對養老護理人才給予免除3年學費的政策優惠,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志願學習養老專業。”陜西工運學院院長韓睿向調研組建議。

韓睿介紹,我國超過90%的老人有居家養老的習慣或希望,因此國家要扶持養老産業的發展,還應該多建設一些家門口的養老院,對於現有的養老住宅進行適老化改造。

“對於居家養老的老人來説,也應該獲得政府主導的、基於基本醫療保險的長期照護險的支援。”韓睿表示,我國部分省市目前已經開始了長期照護險的有益探索,這樣的試點範圍應該擴大。

適度推廣長期照護險,也是調研組一行在陜西考察多家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時,聽到的共同呼籲。對此,調研組組長楊震表示,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目前還是養老服務業的一種新業態,百姓的需求量很大,産業發展面臨的難題也很多,下一步政府相關部門還應該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以爭取加快形成推動養老産業發展的強大合力和現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