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選編 |張妹芝: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增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保護

發佈時間: 2019-04-17 09:36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和海佳 | 責任編輯: 和海佳

【編者按】作為一項全國綜合文化工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涉及到中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各領域,不僅是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大舉措,更對提升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匯聚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具有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張妹芝圍繞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提出了相關提案,建議加強對大運河水系的綜合治理,增強運河沿線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街區和傳統村落的保護。

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張妹芝

【問題】

中國大運河歷史悠久,距今已經有2500年的歷史,是記錄中華民族文化形成和發展的寶貴文化遺産,既是一部流動的厚重史書,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識,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記憶。因此,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和文化責任感,建設大運河文化帶,彰顯中國傳統文化優勢勢在必行。

然而,由於歷史原因,大運河河道多處被毀,存在生態環境惡化、河道污染嚴重、文化遺存缺乏有效保護、人文環境不能得到有效管理等一系列問題亟需引起重視。

【分析】

關於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張妹芝提出以下五方面建議。一是做好頂層設計,推動文化旅遊與産業的深度融合。大運河沿線城市根據自身資源、文化特點發展優勢産業。同時,優化完善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合理規劃文化旅遊線路,整體推進大運河文化旅遊推廣行銷,培育統一的大運河文化旅遊品牌。

二是加強資訊溝通,建立協同推進機制。加大中央層面協調力度,建立健全協調機制。大運河文化帶涉及省市建立一個跨地區、跨部門的溝通、協同的聯席會議制度,推進運河河段河長制度建設。統籌相關部門職責,推動文化遺産保護、河道水系治理、生態環境修復等工作有機結合。

三是加強對運河水系的綜合治理。在大運河現有防洪排澇體系基礎上,針對不同河段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採取清淤疏浚、堤岸治理等措施,強化洪水預警和風險管理,全面提升河道行洪能力。要圍繞大運河不同河段的功能定位,合理佈局,科學配置和優化調度水資源,分段施策改善通水和通航條件。

四是加強運河沿線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街區和傳統村落的保護。推動歷史文化街區認定、保護範圍劃定和歷史建築普查工作,建立保護檔案,科學合理確定修繕內容和規模。實施鄉村振興計劃,加強對運河歷史文化聚落整體保護和綜合整治,體現大運河在絲路、瓷路、茶路、鹽路、驛路的地位。

五是強化文化聯動、産業聯動和資本驅動。發揮歷史文化、産業資本、智力優勢,謀劃大運河文化帶偉大復興的産業戰略、生態修復和文化振興。做好頂層設計,優化機制,打造大運河綠色生態、文化旅遊經濟帶,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沿河文化服務均等化,提高沿河人民的幸福指數和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