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擴面協商’順風車,我提交的加大整治背街小巷提案,很快就得到了落實。”“我也感覺現在承辦單位對辦理提案更加重視,在答覆前曾多次與我溝通協商,態度十分誠懇!”這是日前召開的北京市通州區政協全會上,張洪委員和趙靜委員在小組討論時發出的感慨。
而委員這種感慨正是來自於通州區政協對提案工作提質增效的一種探索,概括起來就是“集中一點,夯實一面”,推動提案從數量型向品質型轉變,追求從辦復率向落實率轉變。
集中一點:搭建協商新平臺,創新協商新理念
如何提高提案工作品質,讓提案真正落地?通州區政協以問題為導向,創新搭建了“擴面協商”提案辦理協商平臺。
所謂“擴面協商”,即以擴大委員參與面為基本方式,每年精選不低於10件關注民生熱點或發展難點的提案,組織委員與承辦單位進行協商,促政協提案真正貼近民生、針對發展問題建言,成為推動進步的一個不可或缺的良方。
為此,通州區政協在區委的支援下印發了《關於提案辦理“擴面協商”工作的暫行辦法》,設置了提案遴選、組織報名、成立小組、研討議題、協商答覆五個環節,明確了區委、區政府、區政協,以及委員和承辦單位的職責。
委員都可參與“擴面協商”,—些委員甚至參與多個提案協商。“你擴面了沒”一度成為委員見面的招呼語。
“擴面協商”後,承辦單位的重視程度明顯提高,提案品質有了大幅提升,辦理成效也大幅增強。三年來,40多件“擴面協商”提案落實率和受歡迎程度持續提高。
“參加活動有了主動權和選擇權,這是真正屬於委員自己的舞臺,履職更有了勁頭。”就像張松委員所説,由於提案受到重視,建議得到採納,委員們撰寫提案的積極性顯著提高。
夯實一面:主動發聲建機制,夯實基礎保長遠
“承辦單位只派一名工作人員程式性答覆我,很多情況他自己都不清楚。”這是以前不少委員在談到提案辦理工作時反映的共同問題。
為解決提案辦理不規範、標準不明確等問題,通州區政協主動出擊,研究出臺了《關於建立健全提案辦理指標評價體系的意見》,把政協的“聲音”延伸到提案辦理環節。
“承辦單位必須與提案人面對面協商;答覆人為主管領導幹部……”《意見》規範了答覆工作的程式和標準,承辦單位辦理提案有了遵循,委員參與協商有了底氣,區“兩辦”考核辦理工作有了抓手。
同時,《意見》還完善了提案辦理評價指標,在提案辦理辦復率、提案辦理滿意率兩項指標的基礎上,增加了一項新指標——提案建議採納率,並建議將採納率和未採納原因反饋至提案人。
這一指標的推行,讓提辦雙方有了更強的品質意識和責任意識。特別是對提案人來説,能夠倒逼自己更加認真地開展調研、寫好提案,成為以提案辦理反促提案品質的關鍵一招。
數字可以見證變化。三年來,通州區政協提案建議綜合採納率由75%逐步上升至85%。這背後,折射出的是提案品質和辦理品質實打實的提高。
“政協有為才能有位,提案工作要向前站一步,只有主動擔當、不斷創新探索,才能更好適應新時代政協的新方位新使命。”在2019年新年伊始的工作部署會上,區政協主席趙玉影表示,在建設千年城市的宏偉藍圖下,通州區政協將繼續做好提案工作“提質增效”這篇大文章,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發出更多的政協好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