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湖北省委會建言增強區域協同發展

發佈時間: 2019-02-20 08:22:56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毛麗萍;焦陽 | 責任編輯: 王靜

隨著各地兩會臨近尾聲,全國31個省份2018年經濟“成績單”全部揭曉。除了“成績單”之外,定目標也是媒體關注的焦點。其中,湖北GDP目標逆勢上調,將2019年GDP增長目標從2018年的7.5%上調至7.5%-8%。這一份底氣從何而來?今年的湖北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著力完善區域和産業佈局,開拓高品質發展重要動力源,重點加快推進“一芯驅動、兩帶支撐、三區協同”的區域和産業佈局,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向更高水準和更高品質邁進。

其中,“一芯驅動”不僅是産業新動能的佈局,也突出了武漢大都市區的重要作用。在剛結束不久的湖北省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上,民進湖北省委會提交了《探索飛地經濟模式推進武漢大都市區一體化發展》的大會發言。民進湖北省委會通過長期思考和探索,認為實施“飛地經濟”,對解決武漢大都市發展空間和承載限制,解決周邊城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增強區域發展的協同性、拓展區域發展新空間、推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日前,民進湖北省委會報送的社情民意資訊《探索飛地經濟模式推進武漢大都市區一體化發展》獲常務副省長黃楚平的批示,認為“建議很有參考價值,應予重視”。

武漢大都市區是長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主體之一,在支撐湖北當好中部崛起的戰略支點,有力挺起長江經濟帶脊梁的戰略任務中作用明顯。長期以來,武漢地區生産總值佔湖北省的比重近四成,城市首位度遠高於同類副省級城市。但受高速發展帶來的土地空間限制,同時受資源環境承載壓力及生産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武漢亟待拓展發展空間和進行産業調整轉移。而湖北省內一些地區相對而言發展不充分的問題比較突出,又亟須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等要素投入。

因此相對於點對點的項目産業轉移,面對面的“飛地經濟”園區合作共建,更符合區域優勢互補、共贏發展的需要。

為此,2017年12月底召開的武漢市委十三屆四次全會提出,拓展“飛地經濟”合作,探索實行區域股份合作制,推動武漢産業鏈、公共服務資源向周邊城市延伸,構建武漢大都市。

長期關注此問題的民進湖北省委會認為,目前受發展理念、政策體系、産業配套能力、利益分配機制等因素的影響,武漢大都市區“飛地經濟”健康發展仍然存在重重困難和障礙。

因此,民進湖北省委會建議,強化“飛地經濟”的統籌協調機制,建立省級領導小組,加強頂層設計,出臺指導意見,明確“飛地經濟”發展的思路、原則、模式和政策,構建重大問題協調解決機制。清晰劃分合作雙方政府之間的權責、管理體制、利益分配機制、矛盾解決機制等核心內容。飛出地與飛入地組建常態化聯動開發協調委員會,加強在産業發展、功能佈局等方面的政策對接,及時研究解決園區建設、項目引進和運營管理中的問題。

民進湖北省委會提出,要繼續推進省級政府層面簡政放權,給予“飛地經濟”發展足夠的制度創新“特權”或優先權。賦予“飛地經濟”共建園區相關管理許可權,享受省級開發區優惠扶持政策。設立“飛地經濟”發展專項基金,為園區建設提供融資服務。探索將飛地園區打造為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經濟實體,以“計劃單列”的形式在用地、環保、規劃、財稅等方面進行平衡。同時,建立全省“飛地經濟”園區招商引資資訊共用平臺,建立全省一盤棋的産業發展規劃,鼓勵城市間、園區間錯位發展,共同打造完整的産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