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加強幼教師資培養”專題調研綜述

發佈時間: 2019-02-13 10:01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秦金月

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學前教育關係著兒童的健康成長,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

2010年以來,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變化和進步,截至2017年底,全國幼兒園數量已經超過了25.5萬所,但幼兒教師隊伍數量不足、素質不高、待遇偏低,仍然制約著我國學前教育的健康發展,多年來已成為環環相扣的因果迴圈鏈。

如何打破這個迴圈鏈,辦好讓人民放心、滿意的學前教育?1月13-18日,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加強幼教師資培養”專題調研組赴山東、雲南兩省,深入幼兒師範學校、幼教機構,與省市縣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幼兒園園長、教師和學生、家長代表等百餘人座談交流。為加快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結構合理的幼兒教師隊伍建言獻策。

■補缺口讓每一個孩子“有人教”

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幼兒教師和兒科醫生一道,需求數量激增,成為稀缺資源。

究竟有多稀缺,教育部部長陳寶生給出的一組數字最能説明問題: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有4600萬在園幼兒,220多萬幼兒教師。按每個班兩個教師,一個保育員,保教比老師1:15,保育員1:30計算,我國目前缺教師71萬,缺保育員76萬。而按照衛計委對今後人口的預測,2020年到達入園年齡的幼兒要增加431萬,那麼我們還缺29萬老師、14萬保育員。兩部分加起來,我們缺100萬教師、90萬保育員,缺口共計190萬人。

這絕非危言聳聽,調研組在調研中對此也有實實在在的感受。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縣江坡鎮中心幼兒園現有7名教師,1人即將退休,1人是志願者,服務期到4月底將結束,屆時,該幼兒園教師僅為5人。下轄的5個村級園,一共僅有5名教師,且平均年齡達到56歲。山東省2016年二孩出生人數80萬,居全國第一位,從2019年起,開始進入入園高峰期,2021年達到峰值,適齡兒童將達到516萬,學前師資缺口至少在22萬以上。

“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師資隊伍的培養和培訓非常重要,這其中包括幼師隊伍,也包括保育員。”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主任、教育部原部長袁貴仁表示。

“針對幼兒園教師供給不足的問題,我覺得應切實加強幼兒師範專科學校和幼兒師範學院建設。合理擴大學前教育專業招生規模,支援具備辦學條件的本、專科高等院校增設學前教育專業,努力培養熱愛學前教育事業,具備幼兒為本理念,才藝兼備、擅長保教的高水準幼兒園教師。”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副部長(時任)朱之文説。

“也可以引導支援有關高校合理確定包括學前教育在內的各學科專業招生規模和比例,積極支援有關培養單位在安排分學科專業招生計劃時,對學前教育等優勢特色學科重點支援。同時,加強學前教育教師培養基地建設,發展幼兒高等師範教育,擴大免費幼兒師範生試點,吸引優秀初高中畢業生報考學前教育專業。”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駐會副主任叢兵表示。

全國政協委員、教育部原副部長、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劉利民建議推動高校與幼兒園合作,加大學前教育專業師範生的實習力度。“本、專科學生在接受兩年學校教育後,可以進園見習或實習,在緩解師資緊缺壓力的同時,有助於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提升。”

統籌整合中高職學前教育資源,精準對接幼兒園教師實際需求,推進中高職一體化學前教育人才培養也是委員們的箴言良策,“總之,就是要把學前教育的重點放在師資隊伍建設上,儘快培養出一大批合格的幼兒教師,花多大力氣都不為過。”全國政協委員、民進湖南省委副主委、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院長雷鳴強説。

■重培養讓幼師們“教得好”

“學前教育正在加速發展。但近幾年來幼兒園暴力事件時有發生,幼教行業被推到風口浪尖。”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上海中華職業教育社副主任胡衛坦言,暴力事件頻發背後折射出的其實是學前教育快速發展中面臨的深層次矛盾問題,首先要解決的是幼兒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

“師資短缺背後,是幼兒教師薪資待遇偏低、職業環境差、工作壓力大、社會地位較低和職業認知偏差等問題,許多幼兒教師準入資質不達標,後續專業發展和培訓不足。教師隊伍良莠不齊,職業認同度越發降低,形成一種不良迴圈。”胡衛説。

“一些幼兒園舉辦者以為辦幼兒園是非常簡單的事情:只要配上幾張桌椅板凳,招幾個幼兒教師,教孩子唱唱兒歌、認幾個字就可以把幼兒園辦起來。”在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劉焱看來,用極低的工資聘用完全沒有受過專業教育,或者僅僅受過非常有限的專業訓練、剛步入社會的學生充當幼兒教師。當這些完全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專業準備的年輕女孩走進教室,面對幾十個活潑好動的孩子,手足無措,為了管住孩子,以至於使出哄、騙、威嚇甚至針扎等招數。

“促進幼師隊伍的健康發展,要堅持把師德建設擺在幼師隊伍建設的首位,積極開展幼師職業理想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不斷增強幼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大力弘揚優良教風,關愛兒童,自尊自律,使幼師努力成為兒童健康成長的指導者,良好社會風尚的引領者。”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省工商聯副主席、山東英才學院董事長楊文表示。

推進幼師隊伍向專業化、現代化方向發展,也要不斷提高幼師素質。

在劉焱看來,隨著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及教育科學理論深入研究,學前教育的辦學目標也在不斷地提升,向現代化學前教育方向發展,建設一支專業化、現代化的幼師隊伍迫在眉睫。“一個專業的幼兒教師,既要掌握有關幼兒保育方面的知識技能,也要掌握幼兒教育方面的知識技能;既要尊重熱愛幼兒,也要能夠合理要求幼兒;既要像兒童心理研究者一樣與幼兒相處和交往,也要像教育家一樣去思考教育的方法與策略。能教大學生的大學教授,不見得教得了這麼小的孩子。”

“這就需要我們加強職前教育、職後培訓,保障幼教師資培養品質,積極創新培訓模式,落實幼兒園教師全員培訓制度。逐步做到把持有教師資格證書作為幼兒園教師招聘使用的前提條件,不再聘用不具備幼兒園教師資格的人員。”胡衛表示。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海南省副主委、海南省政府教育總督學潘惠麗建議將民辦幼兒園教師培訓工作納入各級教師培訓整體規劃,保障民辦幼兒園教師與公辦幼兒園教師享有同等培訓權利。“在此基礎上,加強骨幹教師、園長隊伍建設,培養一批名園長和名教師,引領帶動幼兒園教師隊伍素質整體提升。”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北海幼兒園園長柳茹關注的是幼教從業者的教育問題。“要重視學前教育專業教師隊伍建設,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應體現學前教育特色,培養一批優秀的‘幼兒教師的教師’,真正從源頭扭轉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

■提待遇讓好教師“留得住”

幼兒教師是孩子走出家門後遇到的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任教師”。但長期以來,幼兒教師往往被看作帶孩子的“保姆”,他們工作的專業性沒有得到社會的尊重與認同,待遇偏低。

在調研中,委員們發現,除了少數公辦幼兒園教師待遇基本上能與當地小學教師持平外,大部分民辦幼兒園教師待遇較低。而面對幼兒教師緊缺問題,一些地方政府採用安排公益崗、勞務派遣和臨時聘用等方式補充幼兒園教職工,這些非在編教師的工資遠低於在編教師。編制和待遇問題已經成為導致幼師職業缺乏吸引力、生源素質較差、幼師隊伍不穩定、專業化發展水準較低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胡衛看來,增加幼兒教師職業吸引力既是穩定現有師資隊伍的良策,又是吸納更多專業師資、高品質師資的重要舉措。“必須下決心從源頭抓起,切實落實幼兒教師應有的地位和待遇,增強職業吸引力。打破編制界限,堅持同工同酬。保障幼兒教師享有與中小學教師同等的身份和地位,保障幼兒教師與中小學教師擁有同等的工資待遇,保障幼兒教師享受各種津貼、晉陞和獎勵等的權利。讓幼兒教師與中小學教師一樣,也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

袁貴仁建議創新投入方式,鼓勵地方採取政府購買崗位等方式,實現編內編外教師同工同酬;保障幼兒教師享有和中小學教師同等的身份地位、工資待遇;採取減免租金、以獎代補、生均撥款等方式,引導和扶持民辦幼兒園實現教師工資與公辦幼兒園教師相當。“將在編、非編和民辦幼師全部納入評職評優,讓他們擁有職業的尊嚴和自豪感,珍惜自己的崗位和工作,同時,這也有助於增強幼兒教育行業的社會吸引力,讓更多願意從事教育工作的優秀學生投身學前教育事業。”

此外,完善財政保障機制、建立幼師編制標準,也是穩定幼師隊伍的當務之急。

柳茹建議按照《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的精神,切實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堅持公益性,保障公辦幼兒園的辦學要求,落實學前教育投入的主體責任,建立財政保障機制,建立幼兒園生均公用經費撥付制度、專項補助等政府購買服務的長效機制,支援解決好公辦園非在編教師工資待遇問題並逐步實現同工同酬。

朱之文建議人事部門單獨核編幼師編制,按生師比確立公辦幼兒園教師編制標準,提高公辦幼兒園在編教師比重,穩定幼師隊伍,促進幼師隊伍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完善學校、幼兒家庭、政府合理分擔的民辦幼兒園教師社會保障機制。“民辦幼兒園應與教師依法簽訂合同,按時足額支付工資,保障其福利待遇和其他合法權益。普惠性幼兒園建議政府為教師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維護民辦幼師的權益。”

■有側重讓落後地區“趕得上”

在調研中,委員們越來越深切地感受到,學前教育是教育現代化發展進程中的最薄弱環節,而在農村、山區、島嶼等經濟欠發達地區,學前教育更是教育均衡發展中的“最短板”。普惠性幼兒園數量缺口大,幼兒園“大班額”現象普遍,教師隊伍建設及保教品質等相對滯後,特別是中西部農村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留守兒童集中地區學前教育普及程度及教學品質整體偏低。

學前教育領域不可忽視,教育扶貧,要努力讓貧困地區的幼兒“有園上”,更要為貧困地區的幼兒提供有品質的學前教育。如何推進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幼兒教師隊伍建設,委員們有話要説。

叢兵提出建立針對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幼兒教師專項培養機制,進一步擴大當前免費師範生中學前教育專業的規模和範圍,特別是地方師範院校要支援和鼓勵實施免費師範生項目。楊文建議實行幼兒教師定向培養計劃,建立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與地方師範院校的合作機制,地方師範院校面向農村地區招收學生,通過減免學費、補助生活費或者學費代償等方式,減免學生在校學習成本,差額費用由政府補貼,學生與當地縣級教育行政部門簽訂定向就業協議,努力解決“引不進、留不住、待不久”的突出矛盾。

“也可以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通過置換等方式,將鄉村教師培訓團隊研修與師範生實習支教統籌實施,讓中師或者高校高年級學前教育專業優秀學生到農村幼兒園頂崗實習,幫助農村幼兒教師脫離崗位進行為期一學期系統的學前教育專業培訓。”胡衛説。

雷鳴強建議推動城區優質幼兒園採取送教下鄉的形式開展定點培訓,同時將區域內薄弱幼兒園教師派到優質園觀摩學習,加大城鄉教師交流,促進共同提高。

相對於經濟發達地區,貧困地區更難留住優質幼教師資。若要吸引和留住優秀教師在農村幼兒園任教,就必須切實提高幼兒園教師的工資待遇,確保崗位工資、績效工資正常發放,將幼兒園教師納入鄉村教師生活補貼範圍,保障在編教師與公辦中小學教師享受同等待遇,保障非公辦教師的工資待遇和基本權益,積極落實農村幼兒園教師編制、職稱等問題,制定合理的園內崗位晉陞制度,根據就職年限制定相應的獎補辦法。住房、婚戀等生活問題也要納入考慮之中。

為了全面提升貧困地區幼兒園教師專業素質,加強職前職後培訓也十分必要。農村幼兒園教師隊伍專業來源複雜,很多教師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學前教育教師培訓,專業理論匱乏,專業技能薄弱。“應想方設法為教師創造參加培訓的機會,選派教師參加‘國培計劃’‘省培計劃’,組織教師到優質中心幼兒園交流學習,定期開展幼兒園園本教研活動,適當聘請專家或資深教師到幼兒園指導、培訓。”劉利民表示。

在潘惠麗看來,全方位提升貧困地區幼兒園教師的專業能力,還應從重視師德師風建設入手,提升專任教師和保育員的保教意識,培養教師組織教學活動的能力、班級環境創設的能力、利用資訊化學習和教學的能力,為貧困地區幼兒提供高品質的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