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解渴“黃河南”——天津市對口支援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紀實

發佈時間: 2019-02-11 09:29 | 來源: 天津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秦金月

老屋烙在了蘭措吉記憶裏:那年冬,10口人蝸居“一間半”,朝裏一望,只見一個爐子“半間”炕。

2011年,瀞度水廠落成招工,牧民蘭措吉和丈夫公保扎西放下“俄爾朵”(放牧工具),變身上班族,日子“一天一個樣”。

“如今,車買了,房蓋了,傢具家電也全了……”講普通話,蘭措吉語速快、鄉音濃,旁人得支起耳朵聽。但有句話她總挂在嘴邊,説得字正腔圓:“生活,特別好!”

産業扶貧 “遠水解近渴”

這裡是河南蒙古族自治縣,位於黃南藏族自治州,地處九曲黃河第一彎,睡在三江源生態保護區的搖籃裏。

黃南州集西部地區、高寒地區、邊遠地區、民族地區于一體。全州4縣:同仁、尖扎、澤庫、河南,過去一直在和“窮”抗爭。困于溝壑深谷,望著連綿高山,黃南人長嘆,“黃南真難!”

小康路上,一個地區都不能掉隊!

轉機出現在2010年,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召開,明確天津對口支援青海黃南。天津市強力部署:幫扶路上,濱海新區扛大梁。

東部──渤海之濱,機關、企業、學校、醫院總動員,人、財、物優質資源接續補給近2000公里外的雪域高原。

“近年來,新區持續加大支援黃南建設的資金投入力度,堅持資金隨著項目走,幫扶隨著需求上,支援效果持續顯現。此外,還派出三批共計30名黨政幹部、69名專技人員赴黃南挂職、交流。”濱海新區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紀澤民介紹,9年來,各功能區、委辦局、街鎮、群團組織、企業等均參與到支援黃南工作中,累計簽訂幫扶協議近百份……

西部──黃河之南,“遠水”陸續解“近渴”。

蘭措吉口中的“瀞度水廠”──青海聚能瀞度飲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對口支援青海六省市中首個在青落戶民企,被當地稱為“精準扶貧瀞度範本”,由天津濱海聚成投資有限公司創建。建廠以來,“瀞度”持續扶持5400名貧困人口,向73名貧困生捐款捐物,修建了上萬畝生態濕地修復公園。“瀞度天然水”項目被列為青海省“十三五”期間重點綠色生態工業項目。

董事長郭慶華表示,“瀞度”不斷發展壯大,受益於津青兩地鼓勁引導,受益於三江源頭良好生態。他立下宏願:通過做大企業、做強品牌、創造利潤,助力“中華水塔”這方土地“一方水土富一方人”。

心被焐熱,幹勁鼓起,黃南兒女步伐鏗鏘。

2017年,河南縣脫貧“摘帽”工作在青南牧區第一個通過國家專項評估檢查,1440戶5400人脫貧,16個貧困村退出。

智志雙扶 新區有個“雄鷹班”

“坐完火車坐汽車,坐完汽車坐摩托。回家東西別帶多,少買!少買!”儘管老師打足“預防針”,但孩子們恨不得裝回整座城。話,終究沒聽。

本學期最後一次生活用品集體採購走進“塘沽金街”。孩子們撿實惠的買,一包裝不下就再來一個包,“快遞不到家,購物不太方便。”“讓爸媽用上大都市産品。”德吉措和扎西卓瑪解釋“爆買”原因。

時光拽回到2018年9月21日,繼天津市第一百中學承擔對口支援異地教學任務後,天津市實驗中學濱海學校也敞開懷抱──黃南異地高中班開班。

天還沒亮,校門前,路燈的光撲在大巴車玻璃上,週遭明晃晃。5時許,德育處趙宏博、尹紅健、張樹軍帶車出發。

上午,北京西站,三位老師翹首以盼。“出來了!出來了!”尹紅健話音落下,40名河南縣學生和班主任夏午才旦等人走出站口。

學校已備好“見面禮”:午餐後,回到帶獨立浴室的四人宿舍,來自高原的少年一時“醉氧”,從天亮睡到天黑,又從天黑睡到了天亮。

……

日曆翻至2019年1月12日。

張樹軍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條資訊:短短的110多天,感悟太多太多。上午歲末成績總結會上,高一七班(黃南班)全體同學交出一份令家長和老師滿意的成績單……

那天,寒假開始,孩子們返青前捧出一本日曆,裏面的照片記錄了學校、街道、社會組織幫助黃南班的點滴,封面是“班徽”:藍天鋪底,一隻雄鷹展翅欲飛……

挂職交流 從“騎狼上班”説開去

返青前夕,黃南州副州長葉忠措接受記者採訪,她在濱海新區挂職副區長已滿10個月。

葉忠措講了兩件事。

一件是“孩子的真話”。有一天,葉忠措去探望黃南班學生。參觀教室、宿舍和食堂後,她和“小不點兒們”有段對話:

“想不想家?”“不想!”

“這説明你們非常適應?”“非常適應!”“很好!”

……

“孩子的話最直白真實。”葉忠措表示,出路出路,出來就有路;困難困難,困住就會難。要斬斷貧困代際傳遞的窮根,就要在教育上下功夫。新區像考慮自家孩子一樣考慮黃南孩子,帶他們跨出了“歷史性一步”。

另一件是“騎狼上班”。多年前,葉忠措和幾位藏族幹部到其他省份挂職,雙方互不了解,聊天多半問句:“您平時吃什麼喝什麼”“怎麼去上學”“怎麼去上班”……被問急了,一位年輕同志撂下一句:“我們,騎著狼去上學,騎著狼去上班。”本是句玩笑話,但對方當了真,“嚯,他們騎狼上班!”

在天津,葉忠措從未遭遇“騎狼上班”式交流,“和之前挂職最大區別,就是在這兒沒感到生疏,大家像一家人。”

朋友越走越近,親戚越走越親。

隨著幹部雙向交流挂職成常態,民族間交往交流交融增強,新區幹部群眾對黃南有了更多了解,知道同仁縣“家家戶戶設畫院”、河南縣“牦牛喝礦泉水長大”……黃南幹部群眾則從新區開發開放中感受到國力強盛,攜手奔小康的心氣更足。

黃南幹部朝東飛,天津幹部向西行。

2016年,挂職援青接力棒交到劉慶紀手上。他現任天津市合作交流辦一級巡視員、副主任,援青前方工作指揮部指揮,第三批援青幹部人才領隊,挂職黃南州州委常委、副州長。到黃南前,他在濱海新區任職。劉慶紀職務不少,挑的擔子多,但援青幹部最認“兩長”:指揮長、兄長。

這幾天,氣溫低加上缺氧,有同志感冒,有同志失眠,年紀稍長的劉慶紀忙不迭囑咐:“天兒冷,空氣稀薄了,氧氣少了,多穿點兒……”

隊員有話也愛和兄長説,有好吃的最先想起老大哥。在黃南,大家擰成一股繩,依靠“大後方”強力支援,在前兩批援青幹部幫扶工作基礎上又促成不少合作:這邊醫院“喊渴”,那邊積極推動健康幫扶項目進入;這邊技術人員不足、科普條件受限,那邊計劃外投入1.8億元建職校,投入8500萬元建科技館……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

邁步新時代,脫貧攻堅進入衝刺期。劉慶紀説,集合民族地區大家庭智慧,借助“東部親戚”天津幫扶,黃南和大家一道邁入小康社會的夢想一定會實現。

來源:天津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