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長春市政協扶貧駐村聯絡工作見聞

發佈時間: 2019-01-21 10:37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杜祖波 趙寧 | 責任編輯: 耿鑫

原標題:用“心、新、辛”幫來寒冬暖意

——吉林省長春市政協扶貧駐村聯絡工作見聞

帶著領導和同事們的關心與囑託,2018年12月21日至28日,我們作為吉林省長春市政協第8組扶貧駐村聯絡員,踏上了駐村聯絡的征程。這7天中,我們用70公里的腳程丈量了吉林省德惠市布海村的大街小巷,冒著零下20多度的嚴寒走村入戶,與20余名貧困戶促膝交談。一週的駐村聯絡工作讓我們切實感受到貧困戶的變化,更看到長春市政協幫扶脫貧的成效。

用“心”扶貧,精準施策

“家有良田萬頃,不如薄技在身。”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扶貧要堅持輸血和造血相結合。為此,扶貧工作開展以來,長春市政協針對布海村的實際情況,科學安排、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實施精準扶貧。

在貧困戶宋文振家,他一臉喜悅地告訴我們,今年村裏依靠扶貧農貿市場和農機合作社有了一些收入,貧困戶都得到了利潤的分紅,前幾天他剛從村裏拿回來自己的分紅,真是要感謝黨的好政策,更要感謝長春市政協幫助村裏建立的扶貧項目。

2016年,長春市政協投入資金20萬元,幫助布海村建設了佔地400平方米,有紅磚底座、彩鋼墻壁和屋頂的扶貧農貿市場。門市房建成後,以每間每年2000元的價格租給村民。村民們利用門市房開起了小超市,幹起了燒烤,還辦起了輔導班。這個扶貧項目既幫助村裏解決了部分就業問題,還為村裏實現了增收,一舉兩得。

2017年,長春市政協投入資金90萬元,幫助村裏成立了村農機合作社,並投入運營。合作社配置農機設備53台(套),實現了包括土地整理,作物播、種、收,農藥噴灑以及秸稈回收利用在內的從種到收全程機械化。合作社建成後,向當地村民開展農業生産服務。同時,對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可以無償使用農機;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可以以勞動換取農機服務;對非貧困戶實行低價有償服務。合作社有償服務的收益,除了一部分用來折舊外,其餘大部分發放給貧困戶。

布海鎮以瓜菜種植聞名。2018年,長春市政協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媒體、平面媒體資源,通過微信、《長春日報》等平臺幫助布海村搞好産品宣傳,在長春農博會上,長春市政協駐村第一書記趙輝帶著布海香瓜,對外廣泛推介,幫助布海村打造農業産品品牌。

用“新”扶貧,舊貌煥新

扶貧是個良心活兒、感情活兒。扶貧成效怎麼樣,還需要布海村民來評説。

這天,我們跟來村部辦事的宋大姐聊了起來。一説到扶貧工作,大姐的話匣子就打開了。她説這兩年村民的生活越來越好,以前村裏在風雨中飄搖的泥草房,如今都變成了嶄新的磚瓦房,冬天屋子裏可暖和了。還有以前村部設施陳舊,尤其是冬天,冷的拿不出手。政協幫助改造後,加了鍋爐和採暖設備,現在村部溫暖如春,村裏的大爺大媽常常來這裡唱唱二人轉,搞些文化娛樂活動,大家都很高興。

村民卞長龍對長春市政協來布海村開展扶貧工作以來村裏的變化可謂瞭如指掌。他告訴我們,村裏的老百姓對修水泥路這件事最感激。“要不是政協來扶貧,村裏的道路還是像以前一樣‘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現在多好,水泥路面不僅看著整潔乾淨了,而且車輛、行人都方便了。”卞長龍説,還有那些太陽能路燈,晚上讓村裏的街道都亮起來了,太方便了。

近年來,為了能讓布海村有一個更適宜的居住環境,長春市政協投資120萬元,協調其他投資共計300多萬元,為布海村修建“屯屯通”村路及新農村建設水泥路6.77公里;協調投入資金42.5萬元,安裝太陽能節能路燈120盞,讓村裏也有城市燈火通明的感覺了;累計投入資金20.1萬元,為9戶貧困戶完成了危房改造,解決了他們“住有所居”的基本問題。

用“辛”扶貧,情暖布海

通過一個星期的駐村聯絡實踐,與駐村工作隊一起接待來訪困難群眾,一起入戶走訪貧困戶,我們不僅感受到扶貧工作的辛苦,更感受到貧困戶對扶貧工作隊的認可和讚揚,感受到他們對長春市政協扶貧工作的感激之情。

走訪74歲的孫萬珍大娘家時,我們還沒進院,大娘遠遠看見第一書記趙輝,就熱情地打招呼。她指著趙輝説,“哎呀,他總來家裏看我,還幫我往家裏抱柴火,幫我點火燒炕,可好了。”“我現在什麼也不缺,我要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市政協的幫助!”

楊秀清、安喜紅、宋連海、宋文振、李國山……我們每走訪一戶,村民們對駐村工作隊員都十分熱情,這種熱情可以看得出來是真心實意的,是我們的駐村工作隊用1000多個日日夜夜與村民一起摸爬滾打換來的。駐村工作隊對全村的貧困戶家庭情況瞭如指掌,就連貧困戶家中孩子在哪打工,幹得好不好,哪個貧困戶又去住院了,住多少天,哪天回來這等瑣事,都在駐村工作隊員的心裏裝著。

駐村工作隊進駐布海村以來,就像釘釘子一樣,釘在這裡。危房改造,他們每天到現場,生怕施工品質不過關;修建水泥路,他們時刻盯在旁邊,關注每一寸路面的澆灌,確保工程品質和進度;村民耕種和收割,他們都跟著農機一起,下地幫助勞作;貧困戶有個大事小情,隨叫隨到,幫助出主意想辦法。扶貧工作需要依靠政策,工作隊就一項一項摳政策,直到全部吃透,拿著政策跟貧困戶講,處理貧困戶的各種需求。

用“心”感受,收穫啟迪

這次駐村聯絡工作讓我們銘記於心。扶貧工作是雙向發力的,一方面,社會各界力量在幫扶困難群眾,讓他們儘快物質脫貧;另一方面,困難群眾也“扶”了我們,作為機關幹部,我們深受教育,心靈得到洗禮。

多一次腳踩鄉土的行走,就多了一份精神境界的昇華。

看到農村還有生活很困難的群眾,他們的願望其實很簡單,吃飽穿暖,能吃上藥、看上病,別無他求。而我們生活在城市,有一個體面的職業,有一份穩固的收入,紛繁的世界讓我們逐漸産生攀比心理,甚至心生倦怠。當回望貧困群眾那無比簡單的心願時,我們是否該拷問自己一下,初心是否還在?

多一回真心實意的幫扶,就多了一份面對困難的勇氣。

村民宋文振的妻子在前年秋收時,因為一場車禍導致盆骨粉碎性骨折,一次事故就讓他家變成了貧困戶。扶貧工作隊主動找到宋文振,幫助協調讓其免費參加農博會,推介自産農産品。雖然妻子身體基本痊癒,可還是落下殘疾,但是宋文振兩口子説,我們還年輕,現在還能勞作,不想靠著領取救濟過一輩子,要靠自己把日子過好。

多一聲發自內心的問候,就多了一份充滿感激的回饋。

孫萬珍大娘家裏只有她一個人生活,年紀大,又患有高血壓和心臟病,沒有勞動能力。被確定為貧困戶後,扶貧幹部時常去看望她,幫助她幹些力所能及的活兒。大娘十分感恩,逢人便誇黨的政策好,政協的扶貧工作實,扶貧工作人員認真負責。德惠市扶貧辦來考核檢查的時候,她還特意為扶貧工作隊送來錦旗和感謝信。

一週的駐村聯絡工作即將結束,但是扶貧攻堅的任務卻還在繼續深入,扶貧工作隊還要堅守到最後一刻。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相信在長春市政協扶貧工作的幫助下,布海村貧困戶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布海村的變化一定會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