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桂蓮:新年·信念

發佈時間: 2019-01-07 12:10:35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栗桂蓮 | 責任編輯: 耿鑫

共産黨人不畏艱險,為了人民的幸福、為了國家的自強,譜寫了一曲曲愛國主義的壯歌,今天依然不忘初心,以堅定的信念努力奮鬥。這種信念,要讓更多年輕人了解。我們文藝工作者能做些什麼?

辭舊迎新之時,人們心中會充滿複雜的情愫,有思索、有期待。

2018年末這些天,我過得很特別、也很充實。11月中旬,“2018山西省戲曲進校園活動”啟動,我主演的晉劇《黨的女兒》成為活動的首場演出。演出持續到12月,我們走進多所大學,把傳統藝術送到年輕的大學生身邊。

進校園是我特別贊成的戲曲傳承方式,這些年來也一直在身體力行。這一次卻感到有些不一樣,學生們明顯比以前興趣高漲。我們的演出是下午3點開始,2點剛過不久,學生們就整整齊齊進場了,每場演出都是爆滿。這讓演員們十分興奮,調動起自己最好的藝術狀態,全身心投入到演出中。

在進校園中演出《黨的女兒》這部戲有著特別的意義。從改革開放40年到即將迎來的新中國成立70週年,我們見證了這幾十年時代的飛速發展,生活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眾志成城,譜寫出的中華民族壯麗燦爛的篇章。對我們這代人來説,正是因為親身體會,獲得很多,在幸福感滿滿的同時,也反思今天生活的來之不易,倍感珍惜。我在想,這種珍惜年輕人能感受到嗎?共産黨人不畏艱險,為了人民的幸福、為了國家的自強,譜寫了一曲曲愛國主義的壯歌,今天依然不忘初心,以堅定的信念努力奮鬥。這種信念,要讓更多年輕人了解。我們文藝工作者能做些什麼?

晉劇《黨的女兒》根據同名經典電影和歌劇改編創作,以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央紅軍戰略轉移為背景,講述了主人公玉梅和其他共産黨員為遊擊隊運送鹽糧過程中遭遇白匪,在歷經一系列艱苦卓絕的鬥爭、生離死別的痛苦之後,玉梅最終挽救了當地的遊擊隊力量,獻出自己寶貴生命的感人故事。

用藝術之美展示出中國共産黨人為民族解放、國家獨立、人民幸福而忘我奮鬥、無懼犧牲的崇高精神,樹立優秀共産黨員的英雄形象,對當下我們堅定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義。在中北大學演出後,很多學生找我簽名合影,跟我説,過去在校園裏看戲,看熱鬧多,而看了《黨的女兒》,通過劇中黨員同志犧牲奉獻的光榮事跡,很受感動,也很受教育。我想,這是對我們藝術最好的回報。

其實,信念貫穿在我們藝術工作的每個細節之中:

接到《黨的女兒》梁玉梅這個角色時,我已經50多歲,從身體上來説,是很吃力的。為了練好身段臺步,我每天早上6點半就開始練功,一直持續到晚上11點才休息,兩個月瘦了10多斤。雖然辛苦,但是我在排練中卻一次次被梁玉梅的精神感動、洗禮,最終將其融于藝術表現之中。

2018年,如往年一樣,我紮根在基層民眾中演出,跑遍了三晉大地的鄉村。雖然特別累,但是無怨無悔,這裡面有傳承的信念和責任,也有對觀眾的感動。戲曲的傳承是口傳心授,在舞臺現場,那一招一式是惟妙惟肖的,只是單純地講授,情感沒有那麼充沛,也沒有那麼傳神。而對於觀眾,我一直認為,不論名氣多大,都得堅守演出一線,為群眾演唱、為人民放歌,因為我們生長在這片土地上,人民養育了我們。到鄉村演出有時候條件很差,我們自己打行李,帶鍋灶,但是一看到台下那些熱情的觀眾,這些辛苦就拋到腦後了。夏天有廟會時,觀看演出的觀眾能達到兩三萬人,舞臺上往下看,密密麻麻,這可是一般演員沒有的體驗。觀眾們一看就是兩三個小時,有時甚至是五個小時,結束後還不捨離去,令人感動。

新的一年,我仍要為戲曲文化的傳承盡最大的努力。一方面讓人們接觸傳統藝術,進而喜愛傳統藝術;另一方面,通過藝術的形式傳遞正能量,潤物細無聲,使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也是文藝工作者堅定的信念。

(作者係全國政協委員、山西晉劇院藝術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