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斌:節日的安詳

發佈時間: 2019-01-07 12:05:01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郭文斌 | 責任編輯: 耿鑫

歲末年初,接踵而來的節日讓人們沉浸在幸福和希望之中。節日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卻是優雅化了的一部分,精緻化了的一部分,精神化了的一部分,詩化了的一部分。它改變了生活節奏,卻豐富了生活,美化了生活,提升了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講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其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不僅是我們中國人思想和精神的內核,對解決人類問題也有重要價值。要把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提煉出來、展示出來,把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在我看來,傳統節日就是中華文化的精神標識之一,就是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之一。

中國文化講究化文成俗,文化成為風尚,成為具有儀式感的國民行為習慣,才能傳之久遠。而傳統節日,正是文化的俗成、習成、儀成部分,它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載體系統,也是符號系統,更是識別系統。打個比方,如果傳統文化是承載智慧的書本,那麼傳統節日就是承載智慧的課堂。課堂沒有了,書本也就束之高閣了。在我的長篇小説《農曆》中,主人公五月和六月雖然沒有接受書院專業教育的條件,但是有儀式性傳統節日在,書院教育的核心部分就在習習如風的節俗和儀式中得以熏染和傳承。

節日能給人以安全感、歸屬感、家園感。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持續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我看來,安全感是基礎,沒有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就無從談起。

傳統節日為什麼能夠給人提供安全感,這和古人對它的設計有關:古人按宇宙節律、生命節律設計節日,節日就像竹子的節,正好是時令和生命的關鍵處,大多傳統節日,都和日月星辰的運作規律有關,初一和十五居多,而初一和十五,正好是陰陽二氣的交匯處,讓人們在緊張的勞作中休整一下,給生命充電。

我們知道,沒有根的樹會死掉,沒有源的水會枯掉。

在節日中,一族人往往要在祠堂聚會,集體閱讀家譜,溫習家訓,教育孩子,家道建設的硬體和軟體帶給一個家族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現在,人們教育孩子,往往從效率感著眼,卻很少有人從安全感著眼。從幸福感的角度講,傳統節日往往注意禮節性的人情往來,這有利於人心相通感情交流,有利於戰勝冷漠。

看過《農曆》,讀者就會知道,在書中有15個節日,每個都有一個主題,它是古人為我們開發的15種生命必不可少的營養素,也是古人為後人精心設計的15種“化育”課,因為“化育”比“灌輸”更有用,“養成”比“治療”更關鍵。

所以,關於《農曆》,我説過這樣一段話——

奢望著能夠寫這麼一本書:它既是天下父母推薦給孩子讀的書,也是天下孩子推薦給父母讀的書;它既能給大地增益安詳,又能給讀者帶來吉祥;進入眼簾它是花朵,進入心靈它是根。我不敢説《農曆》就是這樣一本書,但是我按照這個目標努力了。

當然,社會和歷史發展必然會影響到傳統節日和習俗的演變,習俗沿革自古有之。這些年來我國社會處於迅速發展變化時期,許多傳統習俗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些傳統丟失了,也加入了一些新的節日元素。習俗的演變是必然,但變的是形式,這就像現代人用電飯鍋蒸米,古人用土灶蒸米一樣,工具性內容肯定會隨著社會的發展産生變化,但再變,人還是要吃飯,米麵、蔬菜、水,這些基本的食物是不會變的。節日也同樣,只要是人,就有安全感的需要,就有懷念的需要,就有祝福的需要,就有親情交流的需要。因此,我是一個傳統節日的樂觀主義者,我相信,傳統節日具有祝福功能,如果人們一旦認識到傳統節日的祝福性,就不用擔心它會衰微。

我在中華書局出版的文化隨筆集《醒來》裏,把人生意義歸納為“物我”“身我”“情我”“德我”“本我”五個臺階,每高一個臺階,歸屬感、家園感、安全感、喜悅感就大為提升。商業顯然是“物我”層面,是最低一層。當然,從金字塔理論來看,物我的人總是佔大多數,但從生命力角度,臺階高一層,給人類提供的總體能量要大得多。非常有意思的是,我在全國做文藝志願者的幾年裏,發現許多企業家成了傳統文化積極的推動者,也成為恢復傳統節日文化的先鋒。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後來發現,他們在“物我”走到頭後,找不到興奮點了,一些人往往會過起花天酒地的生活,另一些人則會向上一個臺階攀登,嘗到向上感帶來的巨大喜悅。當人活在物我層面,節日就成為享受物質的藉口;當人活在身體層面,節日就成為人們享受感官的理由;當人活在情感層面,節日就成為人們享受情感的平臺;當人活在德我層面,節日就成為人格建設的機會;當人活在本我層面,節日就成為覺悟性人生的契機。

今天,我們樹立文化自信,要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節日中能夠感受到祝福與安詳,節日好比我們的故鄉,故鄉之所以為故鄉,因為不但能安妥我們的身,更能安妥我們的心。只要根是活的,葉子就會綠起來,花朵就會紅起來,果實就會結起來。

(作者係寧夏政協委員、寧夏作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