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社會組織在行動

發佈時間: 2019-01-04 14:58:58 | 來源: 慈善公益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耿鑫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7億多人口擺脫貧困,貧困發生率由1978年的97.5%下降到2017年底的3.1%。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分佈在各個領域的全國80多萬社會組織依託上下通聯的自身優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據《慈善公益報》記者了解,2018年,隨著《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關於廣泛引導和動員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的通知》公佈,全國各類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的熱情進一步提升,在産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易地扶貧搬遷、倡導志願扶貧等各個領域掀起熱潮。

民政部門

動員和引導社會組織參與

作為社會組織的主管機構,近年來,各地民政部門在如何動員和引導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方面,已探索了多種形式。

跨地聯動,其力無窮。有些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充分採取集中引導、財政支援、對口支援等方式,將本地的社會組織引導到貧困地區,發揮重要力量。例如,上海市民政局協助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制訂《上海市對口支援與合作交流專項資金資助社會力量參與對口支援工作的實施細則(試行)》,以對口支援專項資金資助的方式,鼓勵在上海市民政部門登記的社會組織參與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這些社會組織在其對口支援的7個省區市、19個地州市、98貧困縣開展的社會公益項目,最高可獲得該項目投資資金的30%、50萬元的資助,極大地激發了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的活力。此外,上海市民政局還在引導社會組織在參與脫貧攻堅過程中,不僅“授人以魚”,更是“授人以漁”,注重強化內生動力,實現可持續性長效發展。上海相宜公益基金會紮根西藏山南地區農村,啟動“紅景天種植計劃”援藏脫貧項目,培育紅景天種植産業。上海市中小企業技術人才引進服務中心聚焦貧困地區就業幫扶,與雲南文山州開展勞務協作,舉辦“百企入校入村,萬崗幫扶萬家”對接交流活動,幫助解決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

既要外部支援,更要內部挖潛。貧困地區民政部門為推動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一方面積極引導具有較強能力的社會組織參與本省脫貧攻堅工作,另一方面也積極協調對接,為支援本省脫貧攻堅工作的社會組織做好協調配合、提供資訊、加強溝通等工作。作為全國扶貧任務最重的六個省份之一,四川省脫貧難度大、攻堅任務重。今年6月6日,四川省民政廳召開全省性社會組織參與深度貧困縣脫貧攻堅動員會,設立4500萬元“種子基金”,即2018年至2020年每年安排1500萬元,作為“種子基金”引導全省性社會組織參與深度貧困縣脫貧攻堅工作,35家全省性社會組織積極響應號召,與45個深度貧困縣簽訂幫扶協議,通過技術指導、人才培養、機構培育等措施實施脫貧攻堅,培育並帶領深度貧困地區社會組織和當地人才隊伍打贏脫貧攻堅戰。據悉,目前已有27家全省性社會組織與37個深度貧困縣簽訂了“一對一”或“一對多”幫扶協議,且開展順利,階段性效果明顯。

此外,據《慈善公益報》記者了解,各地民政部門也紛紛採取行動,動員和引導本省的社會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脫貧攻堅工作。

全國性社會組織

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在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的大軍中,全國性和省級社會組織是其中的主要力量,具有專業技術強,專業技術資源多以及地域分佈廣等優勢,雖然全國性和省級社會組織佔比不高,但無論是資産規模、動員能力等,全國性和省級社會組織均要高於省級以下民政部門登記的社會組織,在脫貧攻堅中起到了示範引領作用。

今年以來,中華慈善總會等多家全國性社會組織在參與脫貧攻堅工作中,發揮職能優勢,強化幫扶舉措,積極主動作為,取得明顯成效,先後受到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的通報表揚。

據《慈善公益報》記者從今年11月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發出的通報中獲悉,中華慈善總會通過開展醫療幫扶、助力教育扶貧、實施定向援助等,積極參與脫貧攻堅。在開展醫療幫扶方面,中華慈善總會通過藥品援助、資金援助、手術援助等,積極開展醫療幫扶行動。例如開展“藏區貧困家庭包蟲病患者救助行動”,為12名患者實施免費手術,投入資金48.86萬元。開展少數民族先天性心臟病患兒救助行動,為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12名貧困家庭先天性心臟病兒童免費實施手術,投入資金71.34萬元。免費為陜西省延安市、遼寧省錦州市福利院捐贈康復設備,投入資金18.6萬元。在助力教育扶貧方面,中華慈善總會向河北、山西、貴州、河南、重慶等地的50個縣捐贈“中慈愛心圖書室”127個,捐贈中小學課外讀物約46.99萬冊。聯合慈善企業資助陜西延安一百多名貧困學生,投入資金18萬元。支援新疆和田地區部分學校增設電腦教室,投入資金23萬元。在實施定向援助方面,中華慈善總會成立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對口援助江西省遂川縣和蓮花縣。積極與當地慈善組織溝通交流,引導愛心企業向貧困地區捐贈,扶持當地脫貧攻堅項目,建立良好合作關係和工作機制,投入資金共計710萬元。

地方慈善公益類社會組織

一道靚麗風景線

除了全國性和省級社會組織作為主力軍活躍在脫貧攻堅戰場上,值得關注的是,眾多慈善會、基金會等地方社會組織,尤其是慈善公益類社會組織將慈善公益事業與脫貧攻堅工作相結合,成為脫貧攻堅戰場上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扶貧就是慈善,慈善就是扶貧。”陜西省慈善協會會長劉維隆一語道出了慈善公益類社會組織與脫貧攻堅的密切聯繫。陜西地處中國西部,脫貧攻堅任務艱巨。近幾年,陜西省慈善協會在扶貧攻堅主戰場充分發揮了慈善組織在社會力量扶貧中的主力軍作用。不斷激發社會各界的慈善熱情與活力,積極探索慈善助力脫貧的路徑與方式。

陜西省慈善協會依託中國社會扶貧網的大數據平臺,中國社會扶貧網組建專業團隊設立了“中國社會扶貧網陜西省管理中心”。今年以來,堅持一網統籌、多網聯動、雙線推進、高效對接、規範運作的工作方針,構建社會扶貧大格局。目前,全省已有118萬貧困人口註冊,實現了建檔立卡貧困戶全覆蓋;註冊愛心幫扶人士290萬、資訊管理員2.5萬名;註冊總人數達410萬,佔全省總人口11%;發佈貧困需求20萬件,有效對接18萬件,成功對接率達90%,其中幫扶物品17.3萬件,幫扶資金300萬元。與此同時,聯合省扶貧辦設立了“扶貧基金”,動員省內外45家慈善公益機構、愛心企業首批舉牌捐贈8376萬元,在9.9公益日活動籌款2324萬元,扶貧基金規模達到1.07億元。並利用省慈善協會騰訊公益、輕鬆籌等網路眾籌平臺對接社會扶貧網發佈的脫貧需求,網路籌款3835萬元,募集1.22億元善款精準扶貧。如今,中國社會扶貧網的推廣運作工作已成為陜西精準扶貧的新抓手,也帶動更多慈善組織進入了扶貧攻堅的主戰場。

此外,陜西省慈善協會還探索産業扶貧路徑,針對貧困地區産業優勢,在全省慈善組織發起實施“産業扶貧十百千工程”。創立健康扶貧模式,組建了醫藥器械、醫療單位、醫務志願者三大健康扶貧聯盟,並設立了“生命之光”大病救助基金,有效緩解了貧困群眾因病致貧、返貧問題。同時,積極開發教育扶貧項目,對貧困家庭孩子進行資助,從源頭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此外,遍及全國的慈善公益類社會組織,也積極參與國家的扶貧攻堅戰略,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有力地推動了扶貧攻堅工作的開展。

(王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