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昆明市政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履職紀實

發佈時間: 2018-12-25 09:30:42 | 來源: 雲南日報 | 作者: 許紹忠 黃艾玲 茶志福 | 責任編輯: 盧佳靜

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是中共十九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也是我國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重大任務。人民政協在打贏打好三大攻堅戰中,具有獨特的優勢,肩負著義不容辭的責任,致力打贏打好三大攻堅戰是時代賦予人民政協的神聖使命。

2018年,昆明市政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的決策部署,聚焦三大攻堅戰,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制定了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充分發揮優勢,全面履行職能,助力打贏打好三大攻堅戰,展現出黨和國家事業的重心推進到哪、人民政協的工作就跟進到哪的行動自覺和務實作為。特別是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助力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上,市政協組織動員全市兩級政協組織、政協參加單位、廣大政協委員和各族各界人士,積極獻計出力,做了大量實事,為打贏打好三大攻堅戰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今年三大攻堅戰初戰告捷,明年要針對突出問題,打好重點戰役。打好脫貧攻堅戰,要一鼓作氣,重點解決好實現“兩不愁三保障”面臨的突出問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要堅守陣地、鞏固成果,聚焦做好打贏藍天保衛戰等工作。

雲南省政協主要領導在昆明政協脫貧攻堅工作專報上批示指出,昆明市政協組織市縣兩級政協組織、廣大政協委員開展脫貧攻堅,措施有力,成效明顯。明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之年,希望昆明市政協再接再厲,按照省委的部署要求和昆明市委的工作要求,發揮政協優勢,在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中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為全省政協系統開展助推脫貧攻堅行動提供更多的經驗。

12月24日召開的昆明市政協黨組會議和主席會議再次提出,要聚焦市委中心工作和改革發展大局,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協商議政,為打贏打好三大攻堅戰多謀發展之計、多建睿智之言、多獻務實之策。

昆明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熊瑞麗指出,下一步,市政協將以“助力打贏打好三大攻堅戰、推動高品質發展”為履職主線,針對突出問題,打好重點戰役,為保護碧水、藍天、凈土,為人民群眾生活全面進入小康,舉全市政協之力,匯集各方力量,下好“繡花”功夫、做好“精準”文章,久久為功,不斷發力,為打贏打好三大攻堅戰作出政協新的更大貢獻。

凝心聚力寫好“脫貧文章”

昆明作為雲南發展的火車頭和排頭兵,提出了“到2018年,全市貧困人口全面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昆明市政協把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首要政治任務,作為履行職能、服務大局的主攻方向,深入貫徹落實省委主要領導對全省政協系統開展脫貧攻堅助推行動的批示精神,貫徹落實省政協關於全省政協系統開展脫貧攻堅助推行動的要求和昆明市委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結合昆明實際,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目標任務,從“精準扶貧”到“精準脫貧”,主動作為,全力助推,為昆明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一盤棋、一股勁,牽頭幫扶靶向發力

東川區作為國家級深度貧困縣區,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按照中共昆明市委的安排部署,市政協牽頭66家市級單位掛鉤東川區脫貧攻堅定點幫扶工作。市政協切實擔當起政治責任,黨組書記、主席熊瑞麗主持召開黨組會議、主席會議、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定點幫扶工作,掛鉤單位顧大局、重協作、講奉獻,全力以赴做好幫扶工作。2016年以來,向掛鉤幫扶的8個鄉鎮(街道)129個貧困村投入幫扶資金4.51億元,援助物資折款708.7萬元,幫助實施村組道路、水利設施建設等“七個一批”項目359個,參與結對幫扶貧困戶黨員幹部5525人,幫扶貧困戶10287戶,幫扶貧困家庭學生3759人,為東川區脫貧攻堅提供了強大助力。

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市政協黨組成員、主席班子成員率先垂范,充分發揮“關鍵少數”帶頭作用,不斷加大走訪頻次和幫扶力度,深入貧困鄉鎮(村)、貧困戶家中摸情況、查實情,拉家常、講黨課,研究指導工作、協調解決問題。市政協機關黨委與阿旺村黨總支開展“雙聯共建”活動,通過黨建扶貧“雙推進”,引導貧困戶破除“等、靠、要”思想,樹立“自強、誠信、感恩”意識。機關黨員幹部與貧困戶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學習,激發了貧困群眾主動脫貧的內生動力,幫助解決了生産生活中的一批實際困難。截至目前,市政協主席班子成員和機關幹部結對幫扶的63戶貧困戶已脫貧62戶,幫助貧困戶穩定達到脫貧標準。

特別是今年以來,市政協緊扣脫貧攻堅品質導向、問題導向,著力精準施策,聚焦提質增效,聚集各方力量,加大助推力度,市政協主席分別率市政協班子成員、兩級政協委員、66家掛鉤單位負責人三次到東川大力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深化定點幫扶工作,深入東川區8個鄉鎮、16個貧困村,召開座談會24次,走訪貧困群眾80余人,提出了壓緊壓實東川區“三級書記”脫貧攻堅主體責任、強化精準施策各項措施、增加幫扶力量等六條工作建議,市委主要領導、市委副書記要求有關部門逐項落實。

受市委、市政府委託,市政協牽頭專題研究“東川區脫貧摘帽所需資金列入2018年市級財政預算”和“解決東川區脫貧攻堅幫扶政策”兩個重大問題,研究意見形成了市政府會議的紀要,確定了對東川區脫貧攻堅戰的資金支援、政策支援原則和標準。對促進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建議,受到省市領導的高度肯定。

大團結、大聯合,齊力幫扶聚集合力

市政協組織動員兩級政協組織、31個界別、全市3000多名政協委員及其他社會力量,發揮優勢、各展所長,按照全省政協系統脫貧攻堅助推行動開展助推産業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科技扶貧、文化扶貧“六個助推”和“九個一”活動,市政協結合昆明實際開展的深化定點幫扶、合作幫扶、結對幫扶“三個幫扶”,聚焦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圍繞産業扶持、就業促進、技能培訓、送醫送藥、捐資助學、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開展了“燭光行動”教師培訓、“萬企幫萬村”結對幫扶、政協委員“光彩事業行”等各具特色的幫扶活動。

實施安全飲水工程和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為東川、祿勸和尋甸三個國家級貧困縣區培訓教師1500多名,輔導學生1700多名。幫助東川區貧困村修建村組道路9.2公里;幫助種植花椒600余畝,解決12萬隻“茶花土雞”銷售難題;實施安全飲水工程和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等,先後投入幫扶資金1.42億元,各類幫扶項目300余個,幫助實施了一大批基礎設施、種植養殖、技術培訓、醫療衛生項目,援助物資折款659萬元。組織24名民營企業家政協委員結對幫扶東川區10個深度貧困村,投入資金530萬元,開展産業扶貧和基礎設施建設,有力助推了全市脫貧攻堅工作。

市縣兩級政協組織為確保各項助推活動有序開展、高效推進,分別成立了黨組書記、主席任組長,主席會議班子成員任副組長的領導小組,把助推行動融入同級黨委、政府脫貧攻堅總體部署中,定期聽取工作進展情況報告,定期研究部署,定期督促檢查,定期總結考評。

引外力、借外腦,攜手幫扶傾心傾力

投資協議6個、捐贈協議6個、對口幫扶合作協議8個、規劃設計協議2個……這是北京市朝陽區政協和昆明市政協攜手助推東川脫貧攻堅簽訂的合作協議明細。朝陽區政協將積極整合各類資源,對東川的教育、醫療、基礎設施建設等各方面工作進行全力幫扶。

2016年5月,北京市朝陽區和昆明市兩地政協達成對東川區合作幫扶協議。兩年來,兩地政協先後11次深入東川區開展幫扶活動,在兩地政協的大力協調、推動下,朝陽區相關部門與東川區共簽訂22個幫扶合作協議,捐贈資金1.2億元,解決就業崗位360個。以對口幫扶引入的遠洋地産4900萬元深度扶貧資金為例,不僅有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的投入,還有支援特色産業發展和就業扶貧的定向資金。

朝陽區政協專門撥款50萬元實施“百名骨幹鄉村醫生赴北京技術培訓”項目,培訓衛生院院長10名、鄉村醫生106名;3次組織醫療專家團隊赴東川區培訓醫療技術骨幹148名、基層醫務工作人員300余名,為貧困群眾義診600余人次,指導幫助東川區通過“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國家級評審考核。

經兩地政協大力協調對接,昆明市政協辦公廳、市文産辦與北京服裝學院簽訂了“民族刺繡産業發展幫扶合作協議”,對石林、祿勸等少數民族地區的民族刺繡産業進行幫扶。目前,北京服裝學院已為昆明市免費培訓少數民族“繡娘”98名,並確定在石林建立“中國生活方式設計研究院民族刺繡傳承創新體驗中心”,全面提高昆明民族刺繡産業發展水準。

引入外力、借助外腦參與脫貧攻堅,已成為昆明市政協履職的特點、亮點和優勢。“朝陽區政協不僅給東川帶來了項目、資金,還帶來了脫貧攻堅的好思路、好舉措、好資源。”熊瑞麗説,昆明市政協將進一步加大與朝陽區政協的合作力度,為東川脫貧攻堅貢獻力量。

當前脫貧攻堅已進入決戰決勝的關鍵時刻,市政協將圍繞市委提出的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以高度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突出重點和特色,切實增強助推實效,集中優勢力量,全力以赴,助力全市打贏脫貧攻堅戰。

擔當作為繪好“生態畫卷”

《昆明市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實施綱要(2017—2030)》明確提出,要著力打造藍天永駐、碧水長流、綠潤昆明、花香滿城的世界春城花都,努力把昆明建設成為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示範城市、“美麗中國”典範城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昆明市政協堅持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履職重點,紮實調查研究,深入協商討論,開展民主監督,全力助推昆明生態文明建設,凝聚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正能量。

發揮職能 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認真踐行綠色發展觀,切實擔負起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進一步增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熊瑞麗多次強調,市政協要推進全方位履職、全過程建言、全員共同努力,為全市生態文明建設貢獻政協力量。

開展調研視察,助推生態文明建設。兩年來,市政協圍繞“五採區”治理、全面深化河長制、主城區道路綠化等開展了4次重點調研視察、8次專題協商和8次民主監督。其中,推進“五採區”治理的調研報告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已經轉化為滇池流域“五採區”治理的工作方案。參與全國政協、省政協等就昆明市生態文明建設工作進行的專題調研和視察,為生態文明建設建言獻策。

通過提案建議,建言生態文明建設。市政協每年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提案都在40件以上,內容涉及河流治污、建築工地揚塵治理、生態植被恢復、濕地建設、工業節能減排、農村面源污染等方面。“有的提案已經轉化為政府部門的具體工作,有的正在辦理之中,對推進昆明的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 市政協提案委主任張麗瓊説。

“民盟昆明市委、市政協城環委《關於加快深化落實河長制 譜寫高原水生態文明新篇章的建議》的重點提案,提出重新梳理河渠湖庫、建立河道保護管理聯合執法機制等建議為昆明市全面深化河長制工作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借鑒。”市水務局局長儲汝明説,提案建議均被採納。

同時,聚焦生態文明建設,積極協商議政,進行民主監督。在政協全會、議政性常委會、界別聯組發言等重要協商工作中,將加大滇池保護治理力度、打贏昆明藍天保衛戰、推進昆明高原綠道建設等作為重點內容予以安排部署。開展立法協商推動全市生態文明建設的法制化進程,兩年來相繼開展了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城鎮綠化等12個規章制度的立法協商並形成《協商意見》,助推了相關工作。開展昆明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協商工作,對昆明市城市總體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7個專項規劃進行協商,提出建議210余條,為全市生態文明建設獻良策,協商意見得到採納。

擔當作為 全面深化河長制工作

滇池保護治理是昆明轉變發展方式的一面鏡子。多年以來,昆明市始終把滇池保護治理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著力點和突破口:2008年,昆明在全國率先探索推行河(段)長負責制,開啟了以河道治理推進滇池治理的新局面;全國印發《關於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後,昆明又迅速制定出臺了《昆明市全面深化河長制工作實施方案》;昆明還積極探索建立水環境區域補償機制,滇池流域34條河道及支流溝渠已全面實行生態補償機制。

按照昆明市委、市政府全面深化河長制的部署,市政協強化組織領導,細化責任分工,建立了由主席、副主席擔任市級河長,相關專委會負責人擔任協調人的工作機制。此外,市政協主席、各位副主席還分別擔任新運糧河、老運糧河、古城河、洗馬河(倘甸段)、蝦壩河、姚安河、小清河、撈魚河(含梁王河)、螳螂川(富民段)9條入滇河道的市級河長。

為推動全市河(湖)長制工作由“見河長”向“見行動”“見成效”轉變,市政協結合工作方案對擔任市級河長的9條河道開展常態化巡河工作,認真履行河長職責。在巡河過程中,各位河長通過實地檢查、召開現場會、聽取工作彙報等方式,推動解決責任區域內的重點、難點問題。

“兩年來,共開展巡河工作36次,召開協調會36次,聯合會議4次,共發現問題40余個,提出整改意見60余條。”市政協城鄉環境保護委員會主任焦延田如是説。市政協主席熊瑞麗在巡查新運糧河過程中,統籌協調河道工程與地鐵四號線建設問題,監督指導污水處理廠除磷提標項目的實施工作。

既要當好入滇河道保護的“戰鬥員”,又要當好滇池流域外河道保護的“監督員”。 市政協負責對滇池、陽宗海流域外富民、東川等10個縣(市、區)全面深化河長制實施情況進行督察。為確保督察工作有效推進,市政協及時召開工作會議,印發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市政協主席任總督察、各位副主席為副總督察的市政協督察組,負責滇池、陽宗海流域外130條河流、127個水庫的河長制落實情況的督察工作,並採取集中督察、專項督察、日常督察、隨機督察等多種形式開展督察工作。

2018年上半年,市政協主席、各位副主席分別召開了責任轄區內四級河長聯席會議,就河長制工作的進一步深化、量化進行安排部署,並按照“精準分析、精準量化、精準防控”的原則,與區級河長簽訂了46份河湖治理保護目標責任書,對“一河一策”的水質目標、控制單元污染負荷削減、污染削減措施、河道治理工程等實行目標管理,進一步壓實了責任。

“為高起點、高標準推進河湖保護治理工作,市政協還專門邀請專家就河長制工作進行專題培訓,並從政協委員和相關專家中選出18名專業人士,組成河長制督察專家組,為督察工作提供技術支撐,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依據。”焦延田説。截至今年7月,共開展督察活動28次,發現問題70余個,提出“多種形式深入開展督察、嚴格落實河長制考核、加強分類指導、發揮河長制資訊平臺的作用、多渠道籌集河道管護資金”5個方面共40余條意見。

加強合作 攜手共建區域生態文明

滇中是雲南發展的“龍頭”,也是雲南生態環保形勢最為嚴峻的地區。雲南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需要滇中地區進一步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展現出更大的擔當和作為。

面對共同的時代課題,今年7月,昆明市政協承辦的“滇中五州市政協合作機制”第十次(昆明)會議,以“推進區域生態保護,共建滇中綠色生態家園”為主題,圍繞推動滇中生態文明建設一體化發展進行交流研討,推動形成了“共建、共治、共贏、共用”的發展理念,五州市將樹立“一盤棋”思想,以整體思維寫好滇中“綠色文章”,繪好滇中“生態畫卷”,打造“綠色滇中”品牌,為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

熊瑞麗在會上交流時表示,滇中五州市生態環境依存度較高,只有加強州市間的協調與合作,才能解決好共同面臨的生態環保問題。滇中五州市在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方面可開展的合作很多,在水污染防治、空氣污染防治、生態林帶建設、森林防火、工業污染減排等領域都可大膽嘗試和探索,共同推動滇中生態環保建設一體化發展。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共中央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臺頻度之密、監管執法尺度之嚴、環境品質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中共十九大更是將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熊瑞麗提出,五州市應共同編制區域性大氣污染防控規劃,建立滇中大氣污染聯防聯治機制,在淘汰落後産能、污染企業跨區域遷移、超載貨車整治等方面,實行統一政策,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在生態建設方面,可開展樹木病蟲害防治、森林防火、經濟林帶建設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進滇中生態文明建設。

許紹忠 黃艾玲 茶志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