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八成受訪青年直言:父母把想法強加給自己

發佈時間: 2018-11-30 08:40:00 | 來源: 中國青年報 | 作者: 孫山 | 責任編輯: 和海佳

父母總把孩子視為自己的希望,不少家長會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甚至希望孩子替自己實現曾經的理想。然而這種做法往往會限制孩子的發展空間,對孩子的成長帶來不利影響。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2名18~35歲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4.9%的受訪青年坦言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把他們的想法強加給自己。在學習(51.2%)方面,父母最容易把想法強加給孩子。59.4%的受訪青年建議父母合理設置預期,不要苛求孩子,56.7%的受訪青年建議父母給孩子樹立榜樣。

受訪青年中,男性佔51.1%,女性佔48.9%。來自一線城市的受訪者佔26.4%,二線城市的佔45.5%,三四線城市的佔23.6%,縣城和鄉鎮的佔3.4%,農村的佔1.1%。

84.9%受訪青年坦言父母把想法強加給自己

韓瑩(化名)在江蘇連雲港做教師,她坦言父母總想讓她按照他們的想法生活。“我去年找工作時,父母覺得現在的工作穩定,適合女孩子。但我並不這麼想,完全是為了他們才選擇現在的工作”。

在北京某事業單位工作的黃雲(化名)回憶説,他幾乎就是按照父母設定的路線長大的。“我爸是重點學校畢業的,所以我從小到大聽到最多的,就是考個好大學有多必要。我父母覺得只有學習好才是唯一的出路”。

調查顯示,84.9%的受訪青年表示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會把他們的想法強加給自己。進一步調查發現,孩子童年時期(41.5%),父母最容易強加他們的想法。然後依次是青少年時期(39.5%)、幼年時期(9.2%)和青年時期(8.0%)。

在湖南某高校讀大一的林曉(化名)説,他的一個好朋友曾因為選專業的問題,和家人發生了很大爭執。“他沒考好,報志願時他想學數學,家人卻讓他選師範專業。那段時期他情緒很低落,最後家人決定讓他復讀一年再説”。

黃雲説自己小時候選興趣班,也是按照父母要求選的,“他們覺得女孩子應該文文靜靜的,就讓我學古箏、學書法。我一個同學學西洋棋,我也很想學,覺得這更有意思,我父母就覺得根本不用上興趣班,自己玩就可以了”。

調查顯示,在學習方面(51.2%),父母最容易把想法強加給孩子,然後依次是工作方面(46.3%)、婚戀方面(43.6%)、興趣愛好方面(41.3%)、生活方式方面(28.7%)和人際溝通方面(25.7%)等。

為何父母會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70.2%的受訪青年認為是家長的管控欲強,認為孩子要按自己設定的路走;60.3%的受訪青年覺得是因為父母是過來人,希望避免孩子走錯路;40.6%的受訪青年歸因于家長的溺愛,過度關注和保護孩子;27.5%的受訪青年指出是因為孩子缺乏自我判斷能力,依賴父母。

倫敦大學學院心理學博士、國際教育學專家陳志林分析,父母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一方面是源於父母對孩子的認知偏差。“有的父母會無意中把孩子當成工具、附屬品,他們教育子女時,忽略了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加之代償心理作祟,就會強化父母的控制欲”。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在生活中父母認為自己有某種特質,孩子也應該有同樣的特質,然後會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質投射和強加到孩子身上。

59.4%受訪青年建議父母不要苛求孩子

“我知道,在父母眼中我們始終都是孩子,但我真的不喜歡他們把想法強加在我身上。”韓瑩説她對未來有自己的規劃,而且時代不同了,父母不能用以前的想法來規劃現在年輕人的生活。

對於父母強加想法給孩子,53.5%的受訪青年認為這樣會導致孩子人格不獨立,52.7%的受訪青年認為這樣限制了孩子更多的發展可能,52.4%的受訪青年覺得這會導致孩子的真實需求得不到關注。受訪者認為父母把想法強加給孩子的其他影響還有:孩子沒有主見(35.3%)、孩子過度依賴父母(35.0%)、孩子不能做想做的事情(25.2%)和孩子叛逆反叛(16.4%)等。

陳志林認為,出於個體存在的本能,父母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時,孩子將會包裹並封閉住內部那個自由、自在、自主的自己。“父母把自己的意願投射到孩子身上,往往會事與願違。比如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從小依照大人的意願去學習,然而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的是,孩子不能或者不願按父母規劃好的人生道路走下去。更嚴重的,就是會讓孩子變得屈從而缺乏鮮活的生命力,叛逆,反抗,甚至影響人格健全”。

黃雲覺得父母應該和孩子好好溝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可以引導、給建議,但不要事事替孩子決定。

對於父母把想法強加給孩子的現象,59.4%的受訪青年建議父母合理設置自己的預期,不要苛求孩子;56.7%的受訪青年建議父母身體力行,給孩子樹立榜樣;55.7%的受訪青年建議父母適度放手,不要過多干預孩子的成長和選擇;44.2%的受訪青年建議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讓孩子學會為自己負責;20.3%的受訪青年建議多宣傳科學健康的家庭教育理念。

陳志林認為,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是學會尊重孩子、尊重他們獨特的思想,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選擇,而不是給孩子找到一條自己認為寬闊平坦的大路,讓他們按部就班地行進。“在整個教育過程中,父母需要明白孩子和自己是平等的。父母有權給孩子必要的建議、引導、支援,而孩子同樣有權採納或者拒絕。做到這一點,親子間的矛盾就會少很多。父母絕不能主觀地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在非原則性的問題上,父母也不必強求孩子,應該儘量尊重孩子自己的意願,賞識和尊重孩子的想法。這不僅可以進一步鍛鍊孩子的思考意識和表達能力,還可以通過傾聽孩子的觀點,發現和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從而糾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一些錯誤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