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生生不息沒有中斷地延續至今,始終保持了自己的民族的認同和完整的歷史記憶,而且不斷更新和創造著自己新的未來。馮友蘭先生在抗戰勝利時寫下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的碑文中所簡要談及的有關世界文明的表述,直到今天看來仍然意味深長:“蓋並世列強,雖新而不古,希臘、羅馬,有古而無今。惟我國家,亙古亙新,亦新亦舊,斯所謂‘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者也。”中華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的不同,正是這種“亙古亙新”的歷史特點。
這其實就是對於中華民族歷史的連續性的描述,也是中華民族具有的歷經劫難、百折不撓、不斷進取的精神的描述。中華文化的連續性正是我們彌足珍貴的歷史遺産,也是構築民族精神的基礎。
中國民族精神當然有非常豐富的表徵,但最重要的可以説是一種堅韌不拔的“韌”的精神,一種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內在的精神氣質。中國在漫長歷史的苦難和艱難中展現了堅忍和頑強的“韌”的性格,創造了輝煌而燦爛的文明。這種“韌”的性格正是現代中國人在民族危機中追求希望的性格原點。李長之曾經用對孔子的描述來表達他對於中國民族精神的感受,我覺得概括相當精當:“孔子的真價值,卻無寧在他那剛強,熱烈,勤奮,極端積極的性格。這種性格卻又有一種極為特殊的面目,即是那強有力的生命力並不是向外侵蝕的,卻是反射到自身來,變成了一種剛強而無害於人,熱烈而並非幻想,勤奮卻依然從容,極端積極而絲毫不計成敗的偉大雄厚氣魄。”而由此他提到中國文化中獨特的對“玉”的崇尚,他提出“玉”是中華文化品格的最高境界:“玉所代表的美感是頗高等的,不稚弱,不瑣碎,不淺薄,不單調,不暫時,不變動不居,不死滯不前。在人格上能與之符合者,也恐怕只有孔子而已。玉和孔子代表了美育發達的古代中國。”這也是對於許慎的《説文解字》中對於玉的“五德”生動的詮釋。《説文解字》指出:“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絜之方也。”這裡的仁、義、智、勇、潔正是中國精神的象徵。這種精神追求的連續性正是貫穿于整個中國歷史的。我們今天常常概括和歸納的,中國有崇仁愛、重民本、守誠信、講辯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正揚善、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傳統美德,都是這種民族精神的具體的體現。而這些正是中國發展的內在精神資源,也是中國人不懈追求的內在的精神動能,也是中國社會的內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展現。
正是這種文化連續性給了中國人在現代的民族危亡的時刻一種堅定的力量和信念,自己的民族不可能在危機中沉淪,一定能夠迎來一個民族復興的輝煌的未來,也必然為人類的文明的發展作出新的貢獻。中國人在十九世紀中葉之後的奮起,其實正是這種精神的具體而生動的體現。現代中國的歷史雖然艱難困苦,但留下了追求富強、不甘沉淪的寶貴的經驗,也留下了中國人在追求富強的過程中與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的歷程。和一些國家所具有的殖民主義的歷史完全不同,中國的“現代化”的進程沒有侵略和掠奪他人,也沒有擴張和佔領,而是這個民族在追求自身崛起的路上也在表現出自己崇高的情懷。中華民族在自己的漫長髮展歷程中積澱了豐厚的文化,其“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價值觀,也已經成為人類精神的珍貴思想資源。現代中國“與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的博大情懷也體現了中國精神的深厚內涵。中國的發展其實不僅僅是這個民族本身的發展,也是中華民族期望的對於人類作出貢獻,參與世界的共同發展和繁榮的努力,也會為人類的共同價值添加來自中國的資源。
中華民族在追求繁榮和富強的路上曾經遇到的艱難和挑戰,曾經遭受的挫折和痛苦,都豐富了這個民族的精神。正是在艱難中的奮起和挑戰中的堅韌讓中國人有了今天的發展,今天遇到的很多挑戰和問題不會阻止中國融入世界、在對話和溝通中豐富人類的共同價值的意志和決心。相反,它會使中國人更加團結,也會更加努力地為人類作出貢獻。(作者係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