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轉折處的張謇精神

發佈時間: 2018-11-16 15:01:45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和海佳

張謇,字季直,晚號嗇庵,江蘇南通人,末代狀元。同時,張謇又是中國近代著名實業家、政治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

張謇常言,天之生人也,與草木無異。若遺留一二有用事業,與草木同生,即不與草木同腐!

什麼是張謇精神?

簡而言之,即張謇在100多年以前以一己之力,推動了一個相對系統的綜合性“社會實驗”,這一實驗最終形成了張謇精神。

強烈的愛國熱忱!

張謇是中國傳統士子的傑出代表,“先天下之憂而憂”是其突出的人格特質。在史料中有一個簡單好量化但不一定精準的説法,即在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之後,康有為選擇了變法,孫中山選擇了革命,張謇選擇了實業,終極目標都是救國。

張謇不僅僅選擇了實業,張謇一生,心繫家國,知難而進,雖迭遭挫折,但報國之心從未有絲毫減損。

“敢為天下先”的實幹精神!

張謇是科舉史上第一個“下海”狀元。創新加實幹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他創辦了中國第一家民營企業、中國近代第一所師範學校、第一所民間博物苑、第一所紡織學校、第一所刺繡學校、第一所中國人辦的盲啞學校和第一所氣象站,在20幾個第一中均領一時風氣之先,成為名副其實的社會改革者和國家建設者。

當代學者章開沅認為,在中國近代史上,很難發現另外一個人在另外一個縣辦成這麼多事業,産生這麼深遠的影響,而至今在這個地區仍然到處可以感受到他的存在。張謇的名字已經與近代名城南通融為一體,並將以其開拓近代化道路的光輝業績而永遠為後世所緬懷銘記。

開放的視野和系統的實踐!

張謇從來沒有滿足於大生棉紡業的成功,而是將其發展成為一個涉及墾殖、運輸、金融的資本集團;從來沒有孤立地從事企業經營,而是以實業為母,以教育為父,系統推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充滿人文傳統的現代企業家意識!

張謇始終強調中國本土企業家一開始就應具有社會責任、群體意識和家國觀念。他反對唯利是圖、見利忘義與金融投機,將經商視同齊家、治國之大事。

張謇摯友劉厚生説,張謇一生似乎是一個結束兩千年封建社會封建舊思想,最最殿後,而值得注意的一個大人物。同時也是走向新社會、熱心為社會服務的一個先驅者。

張謇是一個承前啟後的歷史人物,他的精神對於當代,仍有巨大價值。在此,我們回望張謇——100年前中國現代化事業的先行者,他身上集合了中國傳統士大夫與當代中國精英所應具備的諸多品質,我們能夠從張謇身上找到有益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