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張謇故鄉南通 實地探訪濠南別業與大生紗廠“前世今生”

發佈時間: 2018-11-14 11:29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和海佳 | 責任編輯: 和海佳

中國網北京11月14日訊(記者 和海佳) 由中央社會主義學院主辦的“張謇精神的時代意義2018年度論壇” 日前在江蘇南通舉行,記者跟隨採訪團實地探訪了張謇建造的濠南別業與大生紗廠,近距離感受散發著南通文化烙印的歷史遺存。建於1914年的濠南別業是張謇在南通城裏的第一所住宅,是我國近代吸收西洋建築藝術的經典作品,1926年張謇在此與世長辭。

濠南別業門前,有兩株張謇先生當年親手種植的紫藤花,東邊一株是紫藤紫花,寓意紫氣東來,西邊一株是紫藤白花,至今已有百年,每年春季3、4月盛開,吸引眾多遊客。中國網記者 和海佳攝

濠南別業的主題是一座四層英式建築,坐北朝南、風格別致、氣宇軒昂,二層中間大廳為議事廳,懸張謇親書對聯。中國網記者 和海佳攝

初冬已至,濠南別業後院依然樹木挺拔,綠意靜謐。中國網記者 和海佳攝

江蘇大生集團(其前身為大生紗廠)前門院內,百年紅磚鐘樓依然挺立。中國網記者 和海佳攝

實業是張謇一生事業的主體,以“大生紗廠”為中心,先後創辦了通海墾牧公司、大達輪船公司、復新麵粉公司等多個企業,並投資江蘇省鐵路公司、鎮江大照電燈廠等企業,為我國近代實業貢獻了畢生精力。(中央社會主義學院供圖)


江蘇大生集團院內。中國網記者 和海佳攝

如今的大生紗廠已今非昔比,江蘇大生集團已進入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時代。記者在智慧紡紗車間看到,紡紗車間裏技術工人稀少,百年前的手工機械紡紗已升級成今天的智慧化電子設備操作。中國網記者 和海佳攝

一百多年前,大生紗廠清花車間。(中央社會主義學院供圖)

在智慧紡紗車間,江蘇大生集團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未來大生集團將進一步加強人工智慧化紡紗生産。中國網記者 和海佳攝

江蘇大生集團智慧紡紗車間。中國網記者 和海佳攝

坐落在大生集團院內的大生廠史陳列館記錄著大生紗廠的百年榮光。2018年1月27日“大生紗廠”入選“中國工業遺産保護名錄”。中國網記者 和海佳攝

大生廠史陳列館裏的相片墻向來客展示著企業發展歷程。中國網記者 和海佳攝


       推薦閱讀:

       如何讓“張謇精神”留下來走出去? 圓桌對話觀點碰撞引觀眾打call

       潘岳:張謇精神充分體現家國擔當、實業興邦的中華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