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鐵軍:張謇辦實業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值得借鑒

發佈時間: 2018-11-10 09:09:02 |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 作者: | 責任編輯: 李培剛

  ▲張謇(資料片)

3月7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遼寧代表團審議時強調,“不論經濟發展到什麼時候,實體經濟都是我國經濟發展、在國際經濟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根基。”

透過歷史維度我們能看到,強國須振興實業,也是100多年前張謇等一大批民族實業先驅者的不懈追求。

在家鄉南通,張謇開創了“父教育母實業”智民強國的宏大事業,共創辦了20多個“中國第一”:中國第一家民營紗廠(大生紗廠)、第一所民營師範學校(南通師範學校)等,在中國近代史上留下了濃重一筆。

作為我國近代著名的實業家、教育家和民族工業的先驅者,張謇曾受到毛澤東同志的肯定。張謇強烈的愛國熱忱、“敢為天下先”的實幹精神、開放的視野和系統的實踐,隨著時代演進,也在不斷煥發出新的價值。在3月17日江蘇南通舉行的“張謇大生論壇”上,與會者從各個側面深入揭示“張謇精神”的時代意義,共商在新時代如何推動實業興國,遠離泡沫經濟,塑造中國特色商業文明。以下發言根據錄音整理。

張謇辦實業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值得借鑒

溫鐵軍

整個20世紀,中國人都在追求産業資本和工業化。這是一個把自己的資源如何自我資本化的過程,其中就有張謇先生的“在地化”發展模式。與西方伸手掠奪別人完成工業化不同,我們只能依靠自我完成原始積累,利用本地資源完成資本化,形成收益。形成收益後怎麼辦?張謇的先進之處就在於,在本地資源的資本化過程中形成産業資本,又把資本收益用於本地社會建設。

不過,這些資本收益能否足夠支付在地化的社會建設,是有疑問的。像西方實行高福利制度,走到今天出現了高負債。從當年張謇的實踐看,他後來也捉襟見肘。用在地化所産生的資本效益是否可以支付在地化社會發展,乃至文化教育全方位發展的開支,這大概是張謇當年面臨的難題。

隨著時代變化,當西方頻繁地遭遇經濟、社會危機時,西方人開始往回找,開始説企業不再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為目標,變成什麼?叫作Social Enterprise,社會企業。企業家們開始強調成為Social Entrepreneurs,社會企業家。社會責任的一個體現,就是公司如何對當地需求有貢獻。而從強調追求利潤最大化到強調社會性,追求社會綜合收益最大化,恰恰早在1895年張謇創辦大生係時,他就樹立了這個目標。

張謇提倡村落主義,激活地方自我治理和發展的活力。他不是一個簡單的實業家、教育家,他其實是有一種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是治理專家。

當時抱定發展鄉村、推行地方治理,來實現實業救國、教育救國綜合試驗的人大有人在。他們是本土化綜合發展的一批先行者。其中和張謇幾乎齊名的,也被毛澤東高度肯定的,還有盧作孚。但早期鄉村建設的大家,無論是梁漱溟、晏陽初、盧作孚、黃炎培、陶行知,還是張謇,第一個真正把鄉村發展實踐和地方發展結合在一起的,是張謇。

張謇的村落主義是他發展南通實業的一個重要指導思想。為什麼?是因為一個地方的綜合發展不可能離開對本地資源的開發。怎麼使當地的原材料生産能夠符合當地産業發展的需要?張謇的思路是構建産業鏈,從原材料的生産到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再到農村綜合發展。如果只想佔有,就像今天的一些“土豪”企業家,只把農民趕走,談何社會責任?而張謇是要發展農村,讓農民得利,實現地方綜合開發,讓大家共用收益。在這種村落主義的指導下,張謇的事業發展起來,也沒有産生面廣量大的社會衝突。

張謇提倡的村落主義,是根據當時的中國國情而提出的一種綜合性的、在地化的一種發展模式——社會企業家加村落主義,實現在地化。村落主義在地化是張謇的畢生目標。現在,與全球化並行的還有一個理論叫Glocalization,全球在地化。可見張謇思想是具有超前意識的。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入不敷出的情況還是出現了。張謇曾説:“二十六年來,謇之得于實業而用於教育、慈善及地方公益者,凡二百五十七八萬,仍負債六十萬有奇,叔兄所出亦八九十萬不與焉。”也就是説,在地化的産出資本收益不足以支付在地化的社會文化教育管理開支。他的理念和經驗,對我們今天的社會現代化仍然有借鑒意義,也就是説,我們怎樣才能夠形成適度的收益,用於適度的社會建設。(作者係三農問題專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