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侖:不辜負老一輩實業家百年前的努力

發佈時間: 2018-11-10 09:09:02 |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 作者: | 責任編輯: 李培剛

  ▲張謇(資料片)

3月7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遼寧代表團審議時強調,“不論經濟發展到什麼時候,實體經濟都是我國經濟發展、在國際經濟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根基。”

透過歷史維度我們能看到,強國須振興實業,也是100多年前張謇等一大批民族實業先驅者的不懈追求。

在家鄉南通,張謇開創了“父教育母實業”智民強國的宏大事業,共創辦了20多個“中國第一”:中國第一家民營紗廠(大生紗廠)、第一所民營師範學校(南通師範學校)等,在中國近代史上留下了濃重一筆。

作為我國近代著名的實業家、教育家和民族工業的先驅者,張謇曾受到毛澤東同志的肯定。張謇強烈的愛國熱忱、“敢為天下先”的實幹精神、開放的視野和系統的實踐,隨著時代演進,也在不斷煥發出新的價值。在3月17日江蘇南通舉行的“張謇大生論壇”上,與會者從各個側面深入揭示“張謇精神”的時代意義,共商在新時代如何推動實業興國,遠離泡沫經濟,塑造中國特色商業文明。以下發言根據錄音整理。

不辜負老一輩實業家百年前的努力

馮侖

作為民營企業家的標誌性先驅,張謇與那個時代同樣重要的其他一些民族企業家,給今天的我們帶來了很多精神上的營養。此外,我也有兩個疑問,或者是兩個遺憾的地方。

第一個遺憾,是為什麼這樣一批有創造性、有貢獻的企業家,他們個人卻沒有多少財富?張謇在企業中的股份很少,他自己、後人沒有什麼財富,這在世界企業家歷史上也不是很多見的。

第二個遺憾,是我們有這麼好的企業家,企業也做到了相當高度,為什麼這些企業沒能留下呢?還有一些海歸回來的民營企業家,在上世紀30年代就已經打敗了當時知名的跨國公司,也促進了那個時代的科技進步,但是這些民族企業都不見了。

150年來,民營企業發展最好的時期,就是最近40年。在1949年以前,民營企業發展歷史最長的,也只有15年左右。我們現在要探討的問題就是,怎麼讓今天的優秀企業家把企業變成百年民族企業?

除了社會環境外,企業家也要從自身找問題。我個人認為:企業家自身還沒有真正變成企業家的時候,過程常常就中斷了。我覺得我們特別慶倖生活在這40年,有時間讓我們從一個完全不知生意為何物的人,最後逐漸能演變、蛻變,成為一個現代的企業管理者。

改革開放40年以來,民營企業已經做了兩件相對比較重要的事情。第一件,就是真正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家經濟發展有益。這解決了與國家的關係。第二件事情,是民營企業已經成為社會公益的一個重要的力量。全國一年募集的公益捐款有1000億元,80%來自於個人和民營企業。全國有四五千家公益基金會,80%是民營企業建立的。以此來看,民營企業又完成了一個很大的工作,就是解決了和社會的關係問題。

民營企業還面臨第三件事情,就是解決好和未來的關係。我們要吸收張謇和盧作孚等企業家的精神和智慧。一是民營企業家要把公司治理和傳承這件事情做好。只有傳承下去,我們才能解決好和未來的關係。二是科技進步。民營企業應該更多地參與到科技創新中來,併發展有創造性的商業模式。只有在科技進步當中,民營企業才能推動中國經濟到更大範圍的競爭舞臺上發展。三是處理好政商關係,就兩個字,第一是親,親密,親切;第二是凈,要乾淨,要清爽。

只有當我們民營企業解決好和未來關係的時候,我們才能夠發展出超越老一輩實業家的事業,才能在這個時代保持活力與進步。如此,也才能不辜負老一輩企業家在100多年前的努力,無愧於後人。(作者係萬通集團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