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早餐太缺蛋白質

發佈時間: 2018-11-06 09:48:39 | 來源: 人民網-生命時報 | 作者: 張 芳 | 責任編輯: 張正朋

受訪專家: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和公共衛生學榮譽教授、醫學系臨床營養研究小組組長 大衛·赫伯博士

在很多人眼中,早餐是一日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頓。最新調查數據顯示,80%以上的中國消費者已養成每天吃早餐的習慣;在食物選擇上,傳統的中式早餐排名第一,佔比達到63%,中老年人對中式早餐的偏愛程度更高。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和公共衛生學榮譽教授、醫學系臨床營養研究小組組長大衛·赫伯博士提醒,從營養平衡來看,傳統中式早餐裏的蛋白質比例偏低,應有意識地增加高蛋白質食物。

根據營養均衡原則,每頓飯中熱量的攝入分配應為50%碳水化合物、20%蛋白質和30%健康脂肪,再加上足夠的水分攝入,以促進人體達到最佳的健康水準。然而,傳統的中式早餐多以饅頭、煎餅、米飯、麵條、粥等為主,肉蛋奶比例較低,屬於典型的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質飲食。

赫伯博士解釋説,健康早餐中蛋白質的重要性體現在,相比其他營養素,它更能滿足人類的胃口。當蛋白質進入消化系統時,會向大腦釋放一定的信號,起到提振精力、改善情緒的作用,同時提供飽腹感。碳水化合物雖然也可以消除饑餓感,但其維持飽腹感的時間特別短,吃後不太久便又感覺饑餓,容易造成多次加餐的行為,最終導致熱量攝入超標。同時,蛋白質攝入的減少,也意味著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攝入會相應增加,如果多攝入的碳水化合物以面點、餅乾、粥等精白米麵為主,更不利於健康。

赫伯博士説,早餐最好安排在早起後的30分鐘內,如選擇中式早餐,可適量減少米麵的攝入,增加肉蛋奶的比例,再搭配蔬菜水果,以保證每日營養素的均衡攝入。此外,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都有“好壞”之分,建議多以全麥、粗糧等替代精白米麵,脂肪攝入則要多選深海魚等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健康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