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政協雙週協商座談會聚焦京津冀污染治理
區域聯防聯控聯治協作升級協同發力
人民政協報記者 張原 李寧馨 實習記者 魏天權
“生態環境仍然是京津冀協同發展需要儘快補齊的短板……” 10月18日,天津市政協圍繞“持續推進京津冀地區污染聯防聯控聯治,加快建設生態宜居城市”召開雙週協商座談會。委員們與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天津市發改委、建委、農委、規劃局、環保局、水務局、海洋局等有關部門負責人面對面交流,探討如何更加有效地推進京津冀地區污染聯防聯控聯治。
資料圖 新華網
天津市政協多年來持續關注生態環境建設,今年將“持續推進京津冀地區污染聯防聯控聯治,加快建設生態宜居城市”納入年度協商計劃,選定為雙週協商座談會議題。會前,在副主席趙仲華的帶領下,市政協人資環建委精心籌備,做了大量週密細緻的工作,聯合民革天津市委、農工黨天津市委等,組織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先後深入市環保局、南開區清新空氣指揮中心等單位開展調研,多次召開座談會聽取有關部門情況介紹,並前往北京、河北兩地考察,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資料,形成了一批高品質的發言材料,為座談會的召開打下了堅實基礎。
“京津冀區域聯防聯控,協作升級、協同發力,才能打贏藍天保衛三年攻堅戰。”民革天津市委提出,構建三地聯防聯控長效協同機制,建立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生態環境保護的市場化機制,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建立協作小組共用資訊平臺,會商和預警資訊及時發佈,同時利用天津市作為國家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的政策先機,快速形成京津冀區域統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場,以加強京津冀高碳排放和燃煤資源的有效遏制。
“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已成為制約京津冀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改善的重要因素之一。”張潞委員建議,科學規劃生態空間內的水利工程設施,在加強生態補水的同時,以自然恢復為主改善河湖生態環境,綜合考慮區域與上游水環境本底,制定能夠達到的跨界水質考核標準,並根據治理成效動態調整,重點加強對水源涵養區的保護和補償。
“公交車和計程車因出行運轉率高、路程長、能耗多,更是治理的重中之重。”王毅齋委員呼籲,以迴圈經濟思維,科學處置新能源車的報廢動力電池,實現動力電池再利用或梯級利用,加速充電樁建設,從數量與分佈上保障電力新能源車的正常運轉。推行電、氣並行,開發液化天然氣、沼氣等新能源多元化並行,持續帶動新能源車發展,助推京津冀綠色交通體系建設。
“健全區域監測網路,加強監測合作,建立預警體系,提升治污技術水準。”
“強化餐飲油煙污染綜合整治,全面推動污染治理。”
“突破‘一畝三分地’思維和行政區劃限制,統籌區域污染防治,發展區域迴圈經濟。”
……委員和專家學者從多個方面提出建議。
“建議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強”是副市長孫文魁的由衷感受。他要求委員和專家學者意見建議涉及到的部門,要儘快採納落實到工作中。
“推進京津冀地區污染聯防聯控聯治,是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重要內容。”市政協主席盛茂林不時與大家互動交流。他要求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快建設綠色發展示範城市作出政協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