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唐薇) 為推動龍泉山從“生態屏障”向“城市綠心”轉變,早日建成全球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園,近日,成都市政協組織召開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建設民主監督專題座談會。
建設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是成都市委、市政府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成都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城市、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要求採取的重大舉措。對這一既涉及成都經濟佈局又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亮點、熱點生態系統工程,市政協委員高度關注。
會前,委員們深入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青白江片區杏花村房車營地、龍泉驛片區萬興鄉大蘭村、茶店鎮寶倉灣、高新片區丹景臺景區等地開展監督式視察。在前期視察的基礎上,委員們踴躍建言,積極為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建設把脈獻策。
吳勇委員是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地下水科學研究與開發中心主任。他與成都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李煒、四川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何磊等委員經過深入研討,認為龍泉山生態環境脆弱,需要做好水土資源保護,築牢森林公園生態本底。具體操作上,可考慮實施橫坡耕作、坡改梯工程、植物籬,因地制宜退耕還林,依地貌特徵修建蓄水池、沉沙凼等坡面水系工程。針對森林資源總量和種類不足,建議優化森林結構、注重生物多樣性,培育近自然森林生態系統;利用景觀生態規劃,建設具有環保功能的生態河濱帶;開源節流並舉,實施人工增雨,堅持科學論證選址水利設施。
律師界委員王勁夫、王春生等呼籲完善立法,提出立法保護要充分考慮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規劃建設實際,以及山區自然風貌、歷史文化、水文特徵、風土人情和經濟現狀,設立不可逾越的紅線,統一執法尺度。胡海玲委員就明確管理主體、有效發揮管委會職能職責提出了具體建議。
龍泉驛區萬興鄉黨委副書記周蘭委員來自基層。她建議釋放活力,創新投入機制,打好公園投資産業組合拳。按“景觀化、景區化、可進入、可參與”理念,打造四季不斷親民主題活動、青少年教育活動,建設康體、坐憩等功能性設施,開展馬拉松、徒步走、騎行穿越、音樂會等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形成具有城市森林公園特色的共建共用“活動圈”。
西南民族大學民族研究院副教授田茂旺、西南交通大學地球科學與環境工程學院環境系主任趙銳等委員呼籲,充分挖掘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深厚歷史底蘊,提升公園品質綜合價值。他們認為,城市森林公園規劃設計應將自然、歷史與人文並重,開展歷史文化資源普查,成立天府文化研究機構,對園區內的龍泉湖摩崖文化、沱江文化、客家移民文化、古驛道文化等進行充分發掘,全面提升“城市會客廳”品質。同時,創建國家級環保科普基地,加大宣傳力度,凸顯生態建設的實效性和公眾參與共建的開放性。
成都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林永宏委員則將關注的目光投向可持續發展的人才體系建設上,呼籲重視人才,尤其是高度重視林業、農業等相關業務方面的人才,為城市森林公園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
市政府相關領導,市發改委、市國土局、市建委、市規劃局等7部門及森林公園管委會負責人到會聽取意見。目前,委員們的意見建議經分類整理後,已上報市政府供決策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