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政協開展“深化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委員視察紀實

發佈時間: 2018-10-15 10:44 | 來源: 聯誼報 | 作者: 陳紅威 周大彬 | 責任編輯: 胡俊

據聯誼報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74歲的張越明屏氣凝神,落筆有力,不一會,一張書法作品便新鮮出爐。

“寫得真棒!練了多長時間了?”有人問道。

“練了4年,有了文化禮堂就經常在這裡練。”張越明笑著説,“我退休前是食品公司殺豬的,沒怎麼練過書法。4年前開始學,文化禮堂建起來後,幾個書友相互切磋一起練,現在越寫越有信心。”

這是10月9日,記者隨省政協“深化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委員視察組,在紹興市上虞區道墟街道雲裏村看到的一幕。

鄉村振興離不開鄉村文化的振興。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已連續6年將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工作納入民生實事項目。上個月的中國首個農民豐收節期間,全省第10000家文化禮堂——建德市三都鎮鎮頭村文化禮堂正式啟用。6年間,從一到萬,從盆景到風景,各具特色的農村文化禮堂已成為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推進鄉村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對鄉村文化傳承、繁榮發揮了重要作用。

服務和助推農村文化禮堂建設是省政協今年的重點履職工作。10月9日至10日,省政協副主席吳晶、馬光明分別帶領政協委員,赴紹興、寧波和嘉興、湖州開展視察。看到農村文化禮堂的蓬勃發展,委員們不住地發出讚嘆。

“手心手背都是肉——十佳好婆婆”“報得三春暉——十佳孝子女”“讓我告訴未來——十佳好少年”……上虞區崧廈鎮祝溫村圖文並茂的好人榜,引得委員們駐足觀看。

曾經有段時間,鄉村文化生活貧乏,村民閒暇時主要娛樂就是打牌、搓麻將,鄰里和睦、守望相助的優秀美德也在漸漸流失。上虞區崧廈鎮祝溫村黨支部書記杭蘭英説,建了文化禮堂後,這兩年村裏情況有了很大改觀,注重提升村民的業餘生活品質,同時通過典型引領,讓大家見賢思齊。

“家鄉是村門口/那棵老樟樹/上面總挂著彎彎的新月;家鄉是在家時/父母慈愛的眼神/鄰居爽朗的笑聲……” 考察了文化禮堂裏的創業文化陳列室,祝溫村文化禮堂外墻上的一首小詩,讓省政協委員、杭州植保土肥總站科長洪文英感嘆不已,她連忙拿著手機將其拍下。

“文化禮堂潛移默化影響了村民的思考和生活方式,這是文化育人的生動實踐。”洪文英説,她已想好框架,明年的提案就往這個方面寫。

脈脈的斜暉,聳立的古建築,笑逐顏開的老人……走進寧波余姚市低塘街道黃湖村文化禮堂的茅氏宗祠,宛如走進一幅正徐徐展開的美麗畫卷。

始建於康熙年間的茅氏宗祠敬愛堂,2015年由321位茅氏後人自發捐資修繕。作為文化禮堂的一部分,這裡成了許多老人的精神家園。“家裏冷清,我每天都要到這裡來,在這裡不孤單,很開心!”92歲的老人茅忠煊坐在敬愛堂內,和幾個同村老友正聊得火熱。

為避免農村文化禮堂在建設中出現千篇一律的現象,余姚市大力推進特色場館建設,根據地域特點、産業特色、人文特質等,指導推進富有鄉土氣息、彰顯立村理念的特色展館建設。

低塘街道歷山村素來就有“舜耕福地”的美譽,幾年前,歷山村以“舜耕歷山、孝德福地”的人文元素為主題,依託文化公園、村落文化宮等已有陣地設施,以新建、改建等形式,投入500多萬元推進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工作。

之後,歷山村又投入80萬元,在虞舜紀念館旁建起了農耕文化展示館。一大批過去使用過的傳統農具、農村生活用具等分類擺放在展示館的櫥窗內,以此生動地呈現村史村情、鄉風民俗。

省政協委員、浙江榮盛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裁潘雲峰感慨地説,文化喚起了鄉愁和鄉憶。他建議:“‘輸血’更要‘造血’,要充分發揮群眾的主人翁意識,拓寬籌資渠道,讓他們在禮堂建設和運作過程中有參與感、獲得感。”

長興縣龍山街道渚山村的文化禮堂自建成以來,共已接待各種考察團隊近400批次,僅今年上半年就有100多批次。

“來我們村裏參觀的客人特別多,今天上午就有四批。這些客人來自全國各地,最遠的來自新疆。”渚山村村委主任王佳自豪地説,“如今我們村的文化禮堂和‘浙江森林人家’,已經成為吸引外地遊客的兩張金名片,也是鄰近村莊的學習榜樣。” 據介紹,為更好地用好用活文化禮堂,渚山村建立了文化禮堂理事會負責制,由6人組成,理事會成員帶頭成立了舞蹈隊、象棋隊、舞獅隊、籃球隊和戲曲隊5支文體團隊,各個團隊均建立了微信群,方便活動的組織開展,使村民的業餘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貼近群眾、接地氣。

“作為一名醫生,以前農村雖然經常跑,但還是第一次走進農村文化禮堂,感到很震撼。如今,鄉村非常乾淨整潔,這些禮堂人氣也很旺,農村物質與精神雙提升,相信未來會更好。”省政協委員、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內科主任王真説。

群眾是管理者和使用者。在禮堂的管理和使用上,怎麼管、怎麼用、效果怎麼樣,群眾最有體會,最有發言權。省政協委員,省紅十字會專職副會長、黨組書記陶競説,文化禮堂的生命在於活力和引力,要讓老百姓從“要我來”到“我要來”,使文化禮堂成為全村百姓的精神高地。同時,可借助文化禮堂,加強健康衛生方面的教育。

素有“大運河畔,楊園故里”之稱的桐鄉市烏鎮楊園村,是明末清初著名理學家、農學家、教育家楊園先生的故鄉。

“人不飲食,則饑渴隨之;不親書冊,則義禮日遠。這是楊園先生留下來的訓誡,已成為我們楊園村文化禮堂的文化精髓。”楊園村黨支部書記沈曉華一邊指著墻上的標語一邊説,“我們村的楊園先生,可有名了,他可是清代入祀孔廟的九位大儒之一,著有《補農書》《訓子語》等,其精神操守和學術成就深為後人敬仰。”他的臉上洋溢著自豪。

楊園村于2013年建成文化禮堂,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內設文化長廊、楊園講堂、社團之家、春泥活動室、楊園書吧、村民禮堂、文化茶館等場館設施,還有燈光球場、村民舞池等室外場地,形成了一個多功能、綜合性的文化陣地。

沈曉華説,村裏的文化禮堂著重做深做透鄉賢文化。自2014年以來,以傳承楊園先生耕讀文化為主線,村裏對文化禮堂進行改造升級,建成了以“務本堂”“正義堂”“合議堂”三堂為主的特色場館。同時,堅持以“鄉賢文化、潤澤鄉風”為主題,構建鄉風網格培育管理模式,探索文化禮堂在弘揚傳統文化、推動移風易俗方面的積極作用,先後開展了學齡孩童“開蒙禮”、重陽節禮儀、新兵“壯行禮”等禮儀傳習活動。

“農村文化禮堂整合了基層文化資源,豐富了村民文娛生活,也凝聚了村民的歸屬感。”省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教授趙愛民説。

看場館、訪群眾、察民情、聽民聲、建真言……兩天時間,委員們兵分兩路、馬不停蹄,共視察了12個村的文化禮堂。

委員們認為,農村文化禮堂已成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平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載體、基層黨組織溝通聯繫農民群眾的橋梁紐帶,也是彰顯浙江文化特色的“文化地標”。

近日印發的《浙江省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實施綱要(2018-2022年)》,為今後5年文化禮堂的建設明確了目標和任務。在返程路上,委員們還在熱烈地討論文化禮堂的深化建設,努力讓各地的文化禮堂都能更好地用起來、活起來、火起來,對文化禮堂的未來發展充滿新的期待。

“農村文化禮堂建設要因地制宜,突出‘一村一色’‘一堂一品’,切豈貪大求洋,千村一面。”

“要把鄉愁鄉情再深化、再挖掘,提煉獨具本村特色的歷史文化,厚值文化底蘊,把文化禮堂打造成承載鄉愁、展現鄉風的‘鄉村客廳’。”

“與時俱進充實新時代的文化內涵,既展示村莊形象、傳承傳統文化,又普及科學知識、培育鄉村新風,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和文化人走進文化禮堂。”

“要用好用活文化禮堂,完善配套設施,拓展功能區塊,不斷提升文化禮堂的使用率和農民群眾的參與率。”

“文化禮堂是個凝聚人心的好平臺,要運用這個平臺調動群眾參與公共事務積極性,深化村民自治。”

“希望地方部門加強日常指導和動態監管,積極探索創新文化禮堂的長效運維機制,使它煥發出持續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