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政協:同河同策 合力治水

發佈時間: 2018-10-09 10:42 | 來源: 雲南政協新聞網 | 作者: 高月英 | 責任編輯: 胡俊

9月25日至27日,雲南省政協副主席喻頂成、省政協六大水系及牛欄江河(湖)長制工作督察領導小組成員喻頂成率督察督導組赴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和普洱市,開展瀾滄江水系(雲南段)河長制督察督導工作。雲南省政協提案委主任段麗元,省發改委、省水利廳等部門相關負責人參加了督察督導活動。

3天的時間裏,督察督導組一行沿江而上,先後調研了西雙版納州景洪市華能瀾滄江景洪水電廠、江南污水處理廠,普洱市信房水庫、箐門口水庫,在景洪市噶灑鎮曼景罕村小組,查看了農村生産生活污水排放處理情況,在普洱市思茅區思茅河,查看了思茅河水污染治理情況。調研期間,督察督導組分別在西雙版納和普洱市召開座談會,聽取情況彙報。

跨界聯合執法難 瀾滄江幹流在西雙版納州境內長178.1公里,有補遠江、南臘河、流沙河等8條主要支流匯入,從動臘縣出境流入緬甸。

“去年,河長制全面啟動實施,我跟隨省政協督察督導組來到西雙版納,從位於動臘縣關累口岸乘船沿江而上,一路上,看到瀾滄江江面漂浮著各種垃圾,場面令人噓唏不已。這次來到西雙版納,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江面的垃圾變少了,沿江兩岸的違章建築大部分被拆除,違法打撈現象明顯改觀。”站在景洪電站大壩上,參加此次督察督導的省發改委調研員饒洪惠和督察督導組成員交流起來。

聽到這樣的肯定,景洪水電廠黨委書記、副廠長何進雲介紹,自景洪電站發電以來,已累計投入清漂費用2060余萬元,今年已發生清漂費用約60萬元。水庫沿線共有13家需要徹底拆除的農家樂或佔用林地違法違章建築,目前已完成5家,還有8家正在推進中。

督察督導組了解到,為抓好瀾滄江水體保護,西雙版納州建立了各級河長巡河問題清單,建立了每月一次的瀾滄江巡航聯合執法制度,健全了河長組織體系,組織開展河道採砂清理整治、水源地綜合保護、鄉村“七改七清”、水域岸線保護、固體廢棄物專項整治等11項專項行動,登出關閉排污口15處,督促96家企業安裝了污水深度處理設施,河長制從“見河長”向“見行動”“見實效”轉變。

“要保持瀾滄江(西雙版納段)的治理成績,我們還面臨著跨界聯合執法難的問題。”西雙版納州副州長寸敏説,省、州(市)水利部門多次接到(待)群眾舉報和信訪,反映景洪電站庫區與普洱交界下游約2公里有船隻跨境違法採砂的情況,為此,西雙版納州高度重視,但由於距離太遠,西雙版納州執法隊伍到達現場至少要2個小時,管理有難度,期盼省級有關部門牽頭,組織普洱市、西雙版納州兩地開展聯合執法,及時取締非法採砂和網箱養殖,督促控制上游垃圾流入下游。

寸敏同時也反映,瀾滄江西雙版納段下游涉及30.37公里國際界河,存在境外採砂船在西雙版納管理區非法採砂行為,希望省外事部門介入,與緬方協商妥善解決非法採砂問題。

治河不同策不同步26日,帶著西雙版納州反映的治理瀾滄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督察督導組來到了普洱市。在普洱市了解到,目前,普洱市各縣(區)正加快推進河道採砂規劃編制,各縣(區)在10月底前可全部完成本轄區內的河道採砂規劃,屆時治理河道非法採砂工作將有規可循。今年,普洱市還以清河行動為抓手,流域內投入河道綜合整治人數1.24萬人次,投入整治資金2555萬元,清理河道長度840千米,打擊非法採砂點177處,整治非法種植面積1萬平方米,處理非法排污口42個。

普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胡國雲也坦言,普洱境內瀾滄江主幹流河長336.7公里,流域內監管執法涉及面廣,工作內容多,執法人員配置不到位,部門執法聯動有待進一步加強。加之,普洱市跨界河流、水庫眾多,國際河流6條,跨州市河流34條、跨州市電站水庫5座,涉及國際、州市之間協調,在庫區綜合整治上存在管理規定、執法標準、工作進度不一致等問題。

樹立“一條河”意識 結合督察督導發現的問題,督察督導組提出,儘快建立部門聯動、上下聯動機制,齊抓共管共護瀾滄江(雲南段);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築牢美麗西雙版納和美麗普洱的“底色”;要把全面實行河長製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全力推進。

“要樹立‘一條河’意識,做到同河同策、合力治水、聯合執法。”調研中,喻頂成強調,各級各部門要深刻認識全面推行河(湖)長制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樹立“一盤棋”觀念,強化統籌協調,推進互聯互通,密切配合聯動,形成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充分發揮省河長辦統籌協調聯動作用,進一步細化和實化各級河長責任,健全考核督察長效機制,確保重點任務落地見效。各地要堅持問題導向,因地制宜,解決好河湖管理保護中的突出問題,讓河長制工作真正“實”起來。加強宣傳引導,開展河長制進校園、社區活動,讓河湖管理保護深入人心,成為社會公眾的自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