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傑:二十年躬耕熒屏繪彩虹

發佈時間: 2018-09-29 09:41 | 來源: 深圳晚報 | 作者: 曾惠怡 | 責任編輯: 王靜

我來深圳30多年,只做了一件事情——宣傳深圳,為經濟特區的建設鼓與呼、為經濟特區的發展樹碑立傳。在電視臺工作時,我用錄影機鏡頭表現熱土面貌的變遷;在監察崗位上,我用文墨紙筆歌頌城市廉政思想的建設。

李傑

我的人生故事很平凡、很普通,既未下過一次海、也沒炒過一天股,但我始終不曾離開過鏡頭和毛筆,既記錄了城市表徵和思想內涵的變革,也見證了這座南海邊小鎮的崛起騰飛。對於深圳,我盡心盡力、問心無愧。

這裡就像一個大工地,挖掘機、打樁機24小時不間斷地發出單一重復的噪音,説好聽的是熱氣蓬勃的改革開放前沿,但對拓荒者和建設者而言,就釋放了一種現狀不穩定、前景未明晰的資訊

從剪報中初識深圳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在蘭州的郵局偶然發現了《深圳特區報》,那是一張繁體字、豎排列的油墨紙,在內地的鉛字報中顯得獨特出眾,乍一看以為是港臺的報紙。那時候的《深圳特區報》一週出刊一期,在全國各地都有發行,我每期必追。當時深圳不為內地城市所熟悉,就連“圳”字很多人都叫不出來,我就將有關深圳的報道剪裁下來,積攢了厚厚一本冊子,這才了解中國有一個深圳,深圳是一個經濟特區。

那個時候的深圳建市不久,百廢俱興,到處調幹招攬人才。我對深圳很嚮往,已年屆40歲的我在甘肅電視臺工作十餘年,卻平庸無奇、碌碌無為,我堅信自己的才華還未充分施展、才能還有發揮的餘地,而深圳是值得投資青春時光、志氣才情的地方,於是想趁不惑之年拼搏一把,産生了到深圳看看的想法。

隨後我給深圳市人事局寫了一封信,表達了我的意願,很快就收到了回復。我憑著熟練的編導視技術和豐富的電視工作經驗,順利通過系列考試、重重篩選,工作調令在1983年就發下來了。但由於種種原因老東家沒同意讓我離開,深圳人才稀缺催得緊,通過各方協調,我也給深圳這邊打過兩次電報積極溝通,最終於1984年春夏之交來到這裡。

荒涼熱土讓我不安惆悵

我懷揣著一紙調令、滿腔熱忱隻身闖深圳,現實潑了我一盆涼水。當時我坐了兩天一夜的火車,從蘭州到廣州,再倒一趟車前往深圳,抵達時是白晝,下了火車一看,站臺簡陋破舊,四週儘是黃泥土路,僅車站門口用水泥澆築了一級一級的臺階。我坐在臺階上連續抽了三根煙,初來乍到不知方向,便找人打聽去市電視臺的路。

當時深圳電視臺坐落在羅湖區怡景路東的一個小丘陵上,滿目荒涼蕭條、雜草叢生,最深處的野草竟長得比人還高。我報到當天,被安排住進了一間招待所。在招待所整整三天我未曾下樓,吃食皆是老家帶來的乾糧,直到三天后外出拜訪從蘭州來的老鄉,這才在他家裏吃上了來深圳後的第一碗米飯。

南方炎熱的氣候讓在大西北生活數十年的我很不適應,那時深圳還是發展的起步階段,到處是黃泥土地、塵土飛揚,周圍儘是芭蕉樹林和坑洼水塘,馬路修到上海賓館就沒了。這裡就像一個大工地,挖掘機、打樁機24小時不間斷地發出單一重復的噪音,説好聽的是熱氣蓬勃的改革開放前沿,但對拓荒者和建設者而言,就釋放了一種現狀不穩定、前景未明晰的資訊,讓我感到不安和惆悵。一連七天過去了,調令和組織關係一直在我身上保留著,是去是留,拿不定主意。

深圳電視臺于1983年籌建,1984年元旦才開播,我算是最早的一批工作者。那會兒電視人才從全國山南海北匯聚而來,很多人都待不住,陸陸續續就離開了。我的內心打了退堂鼓,這時老伴力勸我既來之則安之,我只好咬著牙關堅持下來。

現代文明堅定了留深決心

約大半年後,我對深圳有了刮目相看的認識。那時深圳萬眾矚目的地標建築是國貿大廈,雖仍在施工狀態,但“三天一層樓”創下的深圳速度讓人印象深刻。國貿旁邊還有一個友誼商店,裏面擺放著琳瑯滿目的商品,陳設著精心設計的櫥窗,讓人感覺耳目一新,這在過去的內地老家從未見過。

我保持著讀書人的習慣,每到一個地方就尋找當地書店,某次偶然走進東門老街一家書店——博雅藝術商店,發現這裡藏書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專業之精、種類之全,都超出我意料之外。我不禁驚嘆這裡的讀書氛圍,如果説當時的深圳是個文化荒漠,那這兒則是一片綠洲。當給老家故親舊識介紹後,很多搞美術創作的朋友都托我購買資料郵寄回去。

深圳的現代化文明、科技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撫慰了我搖擺不安的心,這才把經濟特區是改革開放窗口的口頭標語與現實挂上千絲萬縷的聯繫,仿佛看到了希望,對未來發展樹立了信心。

上世紀80年代的深圳,福田香蜜湖一帶。

為了一個高空俯拍市容市貌全景的鏡頭,我們借用企業的大型直升機,從老機場起飛,向東繞著深圳轉了一個圈;為了凸顯城市現代化的特徵,我們在馬路邊上等候了一個多小時,抓拍住一輛雙層巴士

上天下海拍攝深圳

深圳電視臺當時還在廣播插轉站的舊址辦公,那是一棟4層高的農民自建土樓,後來還加建了兩排鐵皮房。設備方面,已經配置了幾臺錄影機、剪輯器;架構方面,已有新聞部、專題部、電視劇組等,播出節目以新聞為主;團隊人員方面,彼此都在磨合適應中。

1985年的深圳不為眾人所識,市政府部門招商引資、引進人才就需要一些基礎宣傳資料,這個任務落實到了電視臺。當時我被分配到專題部,負責《今日深圳》欄目,自然而然地承擔起執行這項宣傳片製作的責任。

那時我們通宵達旦地翻閱資料、撰寫腳本,初稿獲得時任市委常委鄒爾康批准通過,就立即邊拍攝、邊補充,逐步完善腳本內容。拍攝該影片時,我們幾乎跑遍了經濟特區327.5平方公里地域。為了一個高空俯拍市容市貌全景的鏡頭,我們借用企業的大型直升機,從老機場起飛,向東繞著深圳轉了一個圈;為了凸顯城市現代化的特徵,我們在馬路邊上等候了一個多小時,抓拍住一輛雙層巴士。當時這輛雙層巴士是從香港運過來的,內地城市還沒有見過。為了一個新穎的角度,我們借用一條漁船,在大鵬灣一帶從海面上拍攝深圳的景致。後因拍攝效果不理想,遺憾未剪輯編入影片中。

大概花了一個多月時間,影片製作完成,片長30分鐘,片名借用國家領導人胡耀邦為經濟特區題的字——《前進中的深圳》。一經播出,廣受好評,各省市駐深辦事處紛紛來臺要求複製,隨後還翻譯成英文、日文向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既滿足市領導外出招商的需要,又起到了對外全面介紹深圳經濟特區的作用。

隨後影片在中央電視臺播出,于1985年榮獲全國專題節目評比特別獎,這是深圳市電視臺正式播出後,第一個獲得全國性大獎的紀錄片。該影片的解説詞手稿被深圳市博物館收藏。後來,有一個同事對我説,他是看過這個紀錄片後才決定來深圳的。

往後的日子裏,我先後受命拍攝了《中國深圳經濟特區》《朋友,深圳歡迎你》等專題紀錄片,都成了《今日深圳》專欄的重要節目,給全國電視觀眾留下新鮮又深刻的印象。

1990年,李傑在市監察局拍攝電視宣傳片。

我們所製作的黨課電教片曾大放異彩,因此接收到監察局的邀請。由於工作需要,該局領導極力鼓勵我前去工作,我被對方求賢若渴的姿態所感動,于1990年調往市行政監察局

紀實廉政思想的建設

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深圳經濟建設步子邁得快,引來猜忌、質疑,甚至有人説,經濟特區除了紅旗是紅的,其他都變了樣。我記得在1985年8月15日,中央電視臺來到深圳香蜜湖拍攝一齣中秋節晚會,邀請了全國表演藝術家、歌星演員前來,也包括了香港的著名演藝工作者。晚會舉辦得非常圓滿、成功,但出於謹慎考慮,擔憂過於華麗的陳設造成不良影響,最終沒有在央視播出。

在這樣的環境下,市委市政府在抓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著力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為了加強特區黨組織建設和黨員思想建設,1986年市委組織部、宣傳部、市委黨校、市直機關工委和市電視臺等6家單位聯合拍攝黨員《黨課電化教育片》,我受領導指派參與該項任務全過程。

這次黨課電教片的錄製過程耗費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最終製成6集系列電教片。1986年,在全國黨課電教片觀摩評比中,榮獲全國評比二等獎,受到中央領導的充分肯定。同時,給電視新聞和專題節目的改革創新提供了借鑒、參考,受到同行的好評。

邁入監察哨崗

大約是在1988年前後,社會上逐步出現一些腐敗現象,影響惡劣,引起市領導重視,於是率先成立了深圳市行政監察局(後更名為“深圳市監察局),比中央監察部要早數月。監察局是做什麼的?當時很多老百姓並不了解,誤以為是整治、監管大街上小商販的擺賣行為,實際上是針對領導幹部的思想教育、廉政監察。

當時監察局的領導注重宣傳工作的建設,我們所製作的黨課電教片曾大放異彩,因此接收到監察局的邀請。由於工作需要,該局領導極力鼓勵我前去工作,我被對方求賢若渴的姿態所感動,于1990年調往市行政監察局。

我在監察局負責電視宣傳報道工作,監察局當時已經配備了基礎攝影攝像等器材,有專門的剪輯房。最初幾年我們做了《監察前哨》系列節目,在市電視臺大力支援下,開辦專欄播出,針對社會上逐步出現的官員腐敗、行賄受賄現象及影響進行披露、展示,也對清廉行政的單位、官員進行表揚讚頌。時任中央監察部部長尉健行到深圳來,看到局裏的宣傳設備和代表作後,給予充分肯定,隨後我被監察部宣教司借調去北京數月,參與宣傳報道經驗交流和指導工作。

由於年事漸長,後幾年我被調到《監察哨》雜誌社,負責編採工作。《監察哨》是一本行業雜誌,一月出版一期,在全國各地的紀檢部門內部發行,發行量約每月1萬份。在我擔任雜誌總編輯前,已有兩任總編輯操過刀,雜誌辦刊宗旨是“弘揚正氣、揭露腐敗、指導工作、交流經驗”,政策性、原則性很強。同時,我們揉進去一些與廉政、監察有關的故事,還刊登美術攝影作品,拓展了素材選擇的類型、充實了雜誌版面形式,讀起來更有趣味性、審美性。當時雜誌在行業內頗有名氣,影響力增大,有的老同志回憶起來都知道這本刊物。

不能説是兒子繼承了我的事業,但因興趣使然兩代人走在了同一條路上,都做了宣傳深圳、對外推廣深圳、為深圳的建設與發展樹碑立傳的事情

子承父業記錄深圳

2003年我退休了。退休後,我重新將國畫專業的興趣愛好撿拾起來,在老領導張偉雄的帶領下,活躍在中國國風書畫研究院深圳分院——深圳清風書畫研究院。前兩年舉辦一場公益書畫活動——清廉頌,對全市群眾開放展覽;去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又舉辦了一個專題展——《和平風》,深受群眾歡迎。

我的兒子李硯偉在我常年潛移默化的影響下,也成為一名攝影師。他花了十年工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對深圳紀實拍攝。2013年,經由市文體旅遊局廣泛徵集篩選,他拍攝的6幅全景圖被選中,編製成為第一批城市旅遊風光明信片。這套圖展示了深圳主城區發展至今的城市風貌,地王大廈、京基100等地標建築清晰可辨。明信片向全世界發行,截至2014年,已在深圳旅遊景點區發放了100萬張套。這點我頗感欣慰:不能説是兒子繼承了我的事業,但因興趣使然兩代人走在了同一條路上,都做了宣傳深圳、對外推廣深圳、為深圳的建設與發展樹碑立傳的事情。

我記得市電視臺原副臺長陳學標在電視紀錄片《前進中的深圳》結尾寫下一段話,“我們一定會把深圳經濟特區建設成世界萬商雲集的現代化城市,為國家四化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最初看到“萬商雲集”四字,我心想這是過譽的虛話。然而今天的深圳無不證實陳臺長高瞻遠矚、眼界過人。如今回顧熒屏,三十年風雨、三十年奮鬥,躬耕不輟、酸甜苦辣盡在往事風塵,無悔終生。

李 傑

1943年生於河南濟源。上世紀60年代初就讀于蘭州藝術學院美術系,後投身軍旅,1970年初調甘肅電視臺工作;1983年調到深圳電視臺,從事編導、記者工作,負責文化生活等專欄節目;1990年調往深圳市監察局,歷任正科、副處、正處級幹部,及《監察哨》雜誌社總編輯等。于2003年退休。

口述時間

2016年5月9日下午

口述地點

福田區上步中路1004號深圳市政協貴賓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