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祥山:我是深圳創業者也是建設者收穫者

發佈時間: 2018-09-29 09:25 | 來源: 深圳晚報 | 作者: 程安逸 | 責任編輯: 王靜

深圳發展到今天已經進入第36個年頭了。這36年來,能夠看到深圳從一個小農村到今天這樣的一個大都市,對於跟我同年齡的人,或者和我來深圳時間差不多的人來説,這是一種欣慰。因為與大多數來深圳發展的人不同,我們是從頭至尾地見證了它的發展,也參與了它的發展。于我個人而言,首先我是一個見證者、一個保衛者,同時也是一位建設者、一個創業者,更是一位收穫者。

歐陽祥山

從參軍到創業,輾轉幾次,我與深圳有著很多的巧合。好像有種深圳捨不得我、我更捨不得深圳的感覺。剛來的時候,深圳這個地方的人也就是幾萬人,現在已經是人口即將要達到2000萬的一個大都市。無論是人口、經濟,還是城市的規劃、建設,深圳已經走在前列,這是作為我們老一輩深圳人感到非常欣慰的事情。

每次快輪到我的時候,部隊請假時間就到了……我就只好放棄,又沿著鐵路跑回部隊,這樣連續花了四個星期天才順利照到了相

參軍入伍來深圳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農村,誰家的孩子要是能當兵去,那就是件萬分光榮、光宗耀祖的事情,這意味著,這個人從此就改變了身份。在參軍入伍前,我從未想過會來到深圳這個地方。那一年我們家鄉招的兵去向是五個地方,有到戈壁灘的,有到北京衛戍部隊的,有到西安的,有到廣東的,還有到海南島的。讓人沒想到的是,我正好被分配到了廣東。當時分配的時候我們部隊來的老鄉大多都分到了韶關,只有10個人被帶到了當時的寶安縣,我就是其中之一。

1978年3月4日下午兩點半,我從老家湖北坐了三天三夜的“悶罐”車到達了新兵營所在地的深圳(原寶安縣)平湖站。我的部隊是廣東省軍區獨立師,我被分配到步兵三團新兵營四連一排一班。剛來的時候,整個深圳都看不到一座城市的樣子,完全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不過,那時正值三月開春,到處都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樣子,青綠的山、淺綠的水、嫩綠的草,還有一身的“國防綠”。

在新兵連裏待了一個多月,我就被調到團部的特務連,在布吉。那時候想給家裏寄一張照片,我還得專門請假沿著布吉的鐵路一直跑到解放路的照相館。當時只有兩條街,一條是解放路,一條是人民路。照相館只有一家,當兵的、老百姓等各種照登記相的人比較多,照個相都要排很長的隊。每次快輪到我的時候,部隊請假時間就到了。因為那時候邊防管得非常緊,只要超過了請假時間,就得受處分。因此每次時間一到,我就只好放棄,又沿著鐵路跑回部隊,這樣連續花了四個星期天才順利照到了相。

1983年,歐陽祥山(右)在布心二線巡邏與同事合影。

那個時候,我從一名普通戰士,到副班長、班長、排長,一直到我當連長的時候,一直在二線關上

建設與守衛二線關

1979年國家實行了改革開放,第二年在深圳正式成立了經濟特區。沒多久,我們接到命令——部隊裁軍100萬,這對我們來説是個巨大打擊。看著戰友們一個個地離開部隊,僅剩少數留守的戰士,我十分茫然與失落。正在這時,我被告知調到了武警部隊。

改革開放初期,深圳這個地方的人口是非常少的,加上國家的經濟形勢不好,大多數年輕人包括一些內地人都選擇去香港,多是一些老弱病殘的人留在各自村裏,因此堵截外逃就成了我們的任務。當時我們部隊有兩個團,一個六團是守一線的,我們三團在第二線。

1983年,在東起小梅沙、西至寶安的南頭安樂村,開始架設一條長達84.6公里、高2.8米的鐵絲網,這道80多公里長的鐵絲網將深圳分割成兩部分:被它“網”住的327.5平方公里的地方就是深圳經濟特區,外面則是1600多平方公里、與經濟特區無緣的寶安和龍崗區。“鐵絲網”以及配套的巡邏公路,共同構成了深圳經濟特區陸地管理線。沿線開設的同樂等9個檢查站以及多個供當地農民出入的耕作口,由武警邊防人員駐守,對進入經濟特區的人員和車輛進行檢查。1985年起,許多前往深圳的內地人必經這一關,憑“中華人民共和國邊境地區通行證”和居民身份證通過,這就是俗稱的“二線關”。

當時我們作為武警部隊一邊負責二線執勤,一邊參與到二線關的建設。二線關,在當時劃線的時候有一些是根據山脈,有一些根據地域,它的綠化、拉電纜和包括推土等很多工程都是靠人工來挖的。我們這個部隊起初有20個中隊,當時的生活非常艱苦,住的是茅棚,部隊的生活費一天也只有5毛幾分錢。二線關開始建設的時候我們整個部隊幾乎全部要上到二線上去挖土開路,逢水架橋,逢山辟路。事實上,這條線是非常艱難的,因為有一些地方山高路陡,從梅林到西麗這條線要過三級山,路非常難開。工程兵他們作為老大哥衝鋒在第一線,包括工程建設,尤其是硬體設施,都是他們建設的。我們部隊的任務是負責花草樹木、護坡、航道的疏通以及現場各工作口的守衛等。

當時我們的邊防執勤有16個執勤中隊,每個中隊少的兩三公里、多的接近十公里的防線,每天都要來回走。我們這個中隊裏我是隊長,執勤從布心到布吉這一段6.4公里的防線。這段防線上面,尤其是布吉火車站這個地方,是外逃人員比較集中的地方。當時內地往香港的人要經過我們這道防線,這樣才能進入經濟特區,再通過一線到香港,可以説,對於經濟特區的形成和對內的防範與堵截,這條線起到了重大的歷史作用。那個時候,我從一名普通戰士,到副班長、班長、排長,一直到我當連長的時候,一直在二線關上。最後直到去到教導大隊當大隊長以後我就沒有管二線了。

武警官兵為深圳維穩

改革開放初期,深圳經濟不足,設備也差,環境也差,各方面的條件都不成熟。那個時候,從市委、市政府,到各部門、各單位的執勤以及各種突發事件的處理工作,我們部隊幾乎都要參與,非常辛苦。

我在部隊的16年裏,深圳發生了很多大事,大大小小的自然災害以及事故非常多。其中的多次大水、多次山火,我們部隊都是第一時間參與救援工作。在我的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1993年的“八五”大爆炸,當時我在七支隊三大隊當副大隊長。那天下午,我正在檢查在西麗的十一中隊,突然聽到一聲巨響,當時沒有意識到是清水河發生爆炸,只知道我們的風扇和玻璃都已經被震得掉了下來,很快我就接到我們司令部參謀長打過來的電話,讓我們趕快組織部隊去現場搶救。那個時候我們有一個十二中隊就在清水河,我第一個電話就打到了十二中隊,再然後是十三、十四、十五中隊,陸續地緊急集合,向事故現場進發。在這場事故搶救中,我們這個中隊立了集體一等功,其中的一個中隊長還立了特等功。

還有一件事就是1992年的股票風波。1992年8月10日“股票認購證”進行第四次搖號,當時預發認購表500萬張,每人憑身份證可購表1張,時稱有“百萬人爭購”,不到半天的時間,抽籤表全部售完,人們難以置信。秩序就在人們的質疑中開始混亂,併發生衝突。銀行和金融機構首當其衝受到威脅,我當時任副大隊長,我們整個部隊所有人全部出動,連炊事班的同志都被派出去,負責守衛64家銀行和上百個金融機構。那天傍晚,數千名沒有買到抽籤表的股民在深南中路打出反腐敗和要求公正的標語,並圍攻深圳市委市政府和人民銀行。我們部隊作為特殊的保衛者,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指示,基本上整晚都在現場維持秩序。那個時候的事態十分嚴重,有一些戰士只能穿了便服進入市委。後來股票風波終於得以平息,我們部隊也受到表揚,在這件事情上,我們部隊也是出了相當大一部分力的。

文博宮初期景象。

1994年8月18日,我正式辭去部隊營職幹部,告別軍營,成為了廣東省第一個放棄公職、自謀職業的轉業軍官

轉業軍官意外下海

1994年我已經是營職幹部,按照當時的情況,應該説我還是很有發展預期的,一來畢竟還年輕;二來自己還是吃得了苦,也願意學習。當時轉業我本可以從建材集團副總經理、體改委、公安局這三個公職崗位中任選其一的,但我卻毅然放棄,選擇了自謀職業。

很多人聽説我要離開軍營,不要任何單位和組織的扶助“下海”,都覺得我瘋了。其實,離開部隊之前,我有過深思熟慮:如果在部隊繼續幹下去,即便是到將軍級軍官,可能也只是解決溫飽。但我的家庭非常貧寒,除了自己的一家三口,我還有年邁有病的父母、瞎子姐姐一家四口、哥哥姐姐幾大家子都要管,他們大多都養活不了自己,我算是家裏幾個兄弟姐妹中最好的,家裏有點事也都是由我來承擔和處理,因此我必須要承擔更多的責任,靠在部隊裏幹下去根本不能改變我一大家子的貧窮。在這樣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我只有選擇下海。就這樣,1994年8月18日,我正式辭去部隊營職幹部,告別軍營,成為了廣東省第一個放棄公職、自謀職業的轉業軍官。

1994年的深圳,已經發展得相當不錯了,該富的人也早都富了。而我當時初出茅廬,毫無經驗,拿著身上僅有的6500元轉業費,不敢有太多的想法。為穩妥起見,我的第一個項目選擇了開小賣部。那家小賣部是個鐵皮房,大概8平方米,在當時遠東大酒店斜對面的深南大道旁邊,大到一瓶礦泉水,小到一顆紐扣、一根牙籤,我都有賣。此外,為了招攬商客,我24小時營業,可以説是深圳最早的24小時便利店。我還買了擴音器,小賣部裏音樂聲24小時飄揚。就這樣,一個半月我賺了6000元。開業3個多月後,深南大道改造,小賣部就被拆遷了。

接著我開始轉行業,最早我開始做紙箱廠,再到印刷,然後到過膠、燙金、泡沫廠。那時深圳市的電子公司比較多,比如金華電子公司、南海電子公司、康佳等等都需要我的這種包裝。包裝行業在當時是比較好賺錢的,我也在這個行業賺得比較多、比較快。隨著發展,工廠不斷在轉型,我也不停地在換行業,從開始進入麵粉、鑄造、過膠、燙金、紙箱、印刷、泡沫廠、電子産品、貿易等行業之後,我前前後後做了43個行業。

1997年,我開始介入房地産,第一個項目是位於銀湖“中國腦庫”旁邊的“銀湖山莊”。當時,我投資了近60萬元與人合作,但由於樓房建得快、成本低,加上位置又好,因此房子只蓋到第三層就賣完了。初嘗到了房地産這塊蛋糕的滋味,我決定將公司發展的重點轉移到房地産的開發方面。2001年,我集中全部資金,推出龍華第一樓盤“美麗家園”;之後又陸續推出了“美麗365花園”、“美麗AAA花園”。

“美麗”系列推出以後,2005年,我整合了自己從事的行業,成立了美麗集團。直至今日,美麗集團已發展成為集投資、文化産業、商業地産等近十種業態為一體的綜合性大型民營企業集團。

1997年,歐陽祥山(中)以“深圳市銀山實業有限公司”名義傾資開發了第一個樓盤——“銀湖山莊”。

經過新的概念設計,賦予它新的生命,用了3個月零10天的時間,日夜奮戰,修建成了深圳橫跨七個朝代倣古建築群——文博宮

改造和修建文博宮

幾年前,我留意到位於清水河附近鳳儀山南麓的“中國飲食文化城”,它曾是華南地區最大的一座倣古建築群,被一些人戲稱為“阿房宮”。當時我認為,其實這座倣古建築群並不適合做餐飲行業,且一直爛尾了七八年了,雜草叢生。但這個唐宋明清風格的建築群在深圳市這樣一個現代化的城市裏是個獨具一格的建築群體,如果建成一個具有文化特色的地方,也算是深圳的一個亮點。另外,從個人的角度來講,我也非常喜歡中國的歷史,因此也願意為深圳的文化産業貢獻一些力量。2010年的時候我將這裡收購,經過新的概念設計,賦予它新的生命,用了3個月零10天的時間,日夜奮戰,修建成了深圳橫跨七個朝代的倣古建築群——文博宮,我也由此進入了文化産業。

經過5年的時間,文博宮成為了中國單項面積最大的書畫、珠寶、瓷器、雕刻等藝術品的展銷中心、鑒定中心和拍賣中心——文化藝術品交易中心,成為深圳市文化産業新的亮點。文博宮,自從2011年順利申請為第七屆深圳文博會分會場,已經連續五屆在文博會上取得驕人業績。尤其是在第八屆深圳文博會上總成交額超過20億元。

2011年5月13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同志參觀考察文博宮,對文博宮在傳統文化保護方面所做出的貢獻給予高度評價,並對文博宮在文化産業發展道路上摸索的成績給予肯定。同年,我個人也獲得了“深圳百名行業領軍人物”的榮譽稱號。文博宮被譽為“中國文化産業第一園”,劉雲山、汪洋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省、市主要領導也分別到文博宮進行考察和調研,均給予較好的評價。

無論是個人也好還是企業也好,從中央,省、市,到我們區、鎮、街道都給予我們很多榮譽。實際上,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講,我也不斷地在反思自己,想以自己的能力和企業的發展趨勢,盡可能地為深圳、為社會多作一點貢獻。深圳是我的第二個故鄉,到今天為止,我在這裡已經待了39年的時間了,無論是出於對這片熱土的深愛,還是深圳人民、市委市政府對我們的支援和幫助,都是我們應該且值得去感懷的。而作為企業來説,美麗集團能有今天,得益於改革開放的好時代,經濟特區的創業環境和氛圍。深圳這塊土地,應該説是適合創業的。它很有激情,很有活力,當然它還很年輕。

在全世界我已經走了83個國家了,但我沒有看到哪一個國家的任何城市有深圳這麼大的活力,有像深圳這樣的一個移民城市所展現出來的和諧氛圍,也沒有看到哪一個城市的人這樣有激情地生活、工作、學習、創新。深圳的發展趨勢也表明,深圳未來有更輝煌的篇章,等待著年輕的深圳人去創造。

歐陽祥山

湖北雲夢人,美麗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廣東省政協委員、深圳市政協委員、深圳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深圳市工商聯(總商會)副主席、廣東省湖北商會名譽會長、華中科技大學兼職教授。1978年入伍,1978年至1994年先後在廣東省軍區、深圳武警邊防七支隊,轉業時主動放棄公職成為武警系統軍轉幹部自謀職業第一人。從拿著6500元轉業費轉業至今,先後跨行業從事過43個行業,獲得過數十項全國及省、市各種表彰和榮譽稱號。個人曾獲得“中央統戰部光彩事業特別貢獻獎”、2011年“深圳百名行業領軍人物”等多項榮譽;美麗集團則獲得2010年“深圳經濟特區30週年30家傑出貢獻企業”殊譽、2013年“深圳品質百強”獎,多次被評為“深圳百強企業”等。

口述時間

2016年6月15日上午

口述地點

龍崗區布吉西環路88號文博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