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存良:以黨建推進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新發展

發佈時間: 2018-09-19 08:58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肖存良 | 責任編輯: 李培剛

新時代人民政協黨的建設要有更為宏觀和廣闊的視野。要從黨的工作的全局出發來認識人民政協黨的建設。

中共中央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關於加強新時代人民政協黨的建設工作的若干意見》是人民政協歷史上第一個全面系統闡述加強政協黨建工作的專門文件,對於指引和保障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的正確方向、指導和推動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實現高品質發展,意義重大。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人民政協作為我國政治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接受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這是從黨的領導的整體性和全面性出發加強人民政協黨建的政治邏輯,也是政協黨建的一般性邏輯。此外,加強人民政協黨的建設還與人民政協和中國共産黨之間的內在關係密切相關,包括黨的領導的實現,黨的長期執政能力的提高,以及整個國家協商政治生態的形成,這是政協黨建的特殊邏輯。

人民政協黨建的政治基礎

第一,黨的領導與人民政協。中國共産黨團結廣大黨外力量的重要方式就是建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統一戰線以中國共産黨為核心,把各方黨外力量凝聚在中國共産黨周圍,形成以中國共産黨為核心的政治同心圓結構。一方面中國共産黨需要與黨外力量合作協商,以凝聚共識,匯聚力量,形成合力,完成使命。另一方面黨外力量接受中國共産黨的領導,自覺自願跟共産黨走,共同建設現代國家。人民政協作為統一戰線的組織形式及其制度化結構,是中國共産黨實踐和發展統一戰線的平臺與載體。所以中國共産黨、統一戰線與人民政協之間具有內在邏輯關係,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使中國共産黨團結凝聚黨外力量有了渠道、載體和平臺。

人民政協是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實現方式和制度結構,所以人民政協性質表述的第一句話就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形式,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這是黨的領導與人民政協關係的第一個層面。

我國政治體制的本質特點就是黨的領導。人民政協是統一戰線的組織形式,中國共産黨的自覺意識越強,越重視統一戰線,對黨外力量的凝聚力量越強,統一戰線就越強大。人民政協作為統一戰線的組織形式和制度載體,其職能實現程度也與中國共産黨的自覺意識密切相關,與各級黨委的重視程度和領導能力密切相關。各級黨委越重視,黨的領導越強,人民政協職能作用發揮就越好。這是黨的領導與人民政協關係的第二個層面。

第二,黨的長期執政與人民政協。中國共産黨作為執政黨,要實現長期執政的目標,需要有穩定的監督機制,要求自身得到監督,實現黨與黨外、黨與社會之間的有機平衡。各黨派團體、各族各界人士通過人民政協這一政治平臺開展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活動,對中國共産黨進行監督。所以人民政協作為統一戰線組織、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重要機構,作為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一方面自覺接受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另一方面發揮協商、監督作用,以支援中國共産黨長期執政,科學執政。因此,人民政協作用發揮得越好,一方面意味著黨領導的統一戰線得到了擴大與鞏固,另一方面意味著黨的執政從各方面獲得切實支援和監督。從這個意義上看,中國共産黨長期執政、治國理政能力的增強,都與黨加強對人民政協的領導、發揮人民政協的作用緊密相連,也與政協履行自身職能緊密相連。黨的長期執政需要人民政協發揮自身的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職能。

人民政協與黨的領導的兩個層面,人民政協與黨的執政的內在邏輯關係,形成了人民政協黨的建設的政治基礎。

人民政協黨建的三個場域與四個維度

人民政協黨的建設有三個場域:第一個場域是人民政協自身,通過黨的建設發揮人民政協中黨員個人的先鋒模範作用,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政協黨組的領導核心作用。第二個場域是人民政協之外的各級黨委層面,通過人民政協黨的建設加強各級黨委對人民政協的領導,更好地實現人民政協的職能。黨委要把是否重視人民政協工作、能否發揮好人民政協職能作為檢驗自身領導水準和執政能力的一項重要內容,作為自身實現領導職能和長期執政的政治基礎。在這個場域中,人民政協黨的建設的加強就意味著黨對人民政協的領導的加強。第三個場域是通過黨的建設在地方和基層建構一種有利於人民政協發揮自身職能的協商政治生態。如在某一行政區域建立一種黨的領導和執政得到充分加強、協商民主和人民當家作主得到充分實踐的相得益彰的政治生態,這是人民政協黨的建設一個重要場域,這個場域也是人民政協黨建的重要目標。

從三個場域來討論人民政協黨建之時,我們就可以發現人民政協黨的建設維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三個維度,而是四個維度,除了一般意義上的黨員、基層黨組織和政協黨組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維度即各級黨委維度。

第一,各級黨委維度的人民政協黨的建設。黨的領導的強弱決定著人民政協職能的實現程度。各級黨委作為黨的領導的實踐者,對人民政協領導的強弱就決定著人民政協職能實現和發展狀況。因而各級黨委對人民政協工作的全面領導就成為了人民政協黨建的一個重要維度。各級黨委按照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原則,把人民政協工作列入全局工作計劃,進行統一研究,統一部署,統一落實,統一檢查,就能夠加強黨對人民政協的領導,改善人民政協的工作,從而加強人民政協黨的建設。

進入新時代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委在加強黨對人民政協的領導、促進人民政協黨建方面創造了大量新做法新舉措。如從2013年開始實施黨委領導制定年度協商計劃。在地方各級黨委會同政府、政協制定年度協商計劃,並列入黨委年度工作要點。又如上海市委規定,市委、市政府負責同志和市高級法院院長、市檢察院檢察長每年到市政協通報情況、聽取意見不少於一次;黨委召開的有關重要會議可安排政協負責同志參加。這些規定都是從中共中央和各級黨委角度加強人民政協黨建的重要舉措。但還需要建立更多更好的制度和體制機制來實現和加強各級黨委對人民政協的領導,使各級黨委對人民政協的領導更為具體化和制度化。

第二,政協黨組維度的人民政協黨的建設。政協黨組是同級黨委的派出機構,在同級黨委領導下開展工作,代表同級黨委在人民政協各項工作中起領導核心作用,對於實現黨對人民政協的領導具有重要作用。新時代以來,中共中央逐漸加大了政協黨組建設力度,通過加強全國政協黨組建設來加強政協黨建工作。一是從2015年開始,要求全國政協黨組每年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彙報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對全國政協黨組年度工作提出具體要求。二是完善全國政協黨的領導體制,在9個專門委員會設立分黨組,加強政協黨組對機關黨組和各分黨組的領導,從組織體系、制度機制上確保了中共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在政協的貫徹落實。在地方層面,各級黨委都加強了對政協黨組的領導,健全完善了政協黨組向黨委請示報告制度,黨委安排專門時間聽取研究政協黨組工作報告制度等。在制度創新方面,有的基層政協在專委會設立分黨組,或設立政協黨組專職副書記,以進一步加強基層政協黨組工作,有的基層政協制定了政協黨組關於加強自身建設的意見和政協黨組工作規則,推進政協黨組織工作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等等。總之,進入新時代以來,政協黨組工作得到了顯著加強,從進一步加強人民政協黨建工作出發,還可以在政協黨組方面進行新一步的制度創新。

第三,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維度的人民政協黨的建設。人民政協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政協委員、機關黨員黨的建設包含兩個層面,一個層面是與其他部門一樣的對於全體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共性要求,如加強政治建設、思想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制度建設等方面。另一個層面是具有人民政協自身鮮明特色的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要求。對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共性要求與人民政協職能實現相結合,就形成了具有人民政協特色的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要求。如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是黨對全體黨員的共性要求,但在人民政協之中,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體現為“人民政協中的共産黨員要發揮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真心實意同黨外人士交朋友,努力做合作共事的模範、廉潔奉公的模範、發揚民主作風的模範。”就是要處理好黨與黨外的關係,與黨外人士建立融洽的合作共事關係,交摯友、諍友,這是人民政協語境中發揚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具體內容。

人民政協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既要包含具有共性的一面,又要包含具有人民政協自身鮮明特色的個性的一面。但是從目前全國各地人民政協基層黨建的實際情況來看,人民政協基層黨建主要還停留在第一個層面,即共性層面,尚未大量進入具有人民政協鮮明特色的第二層面,或者這一層面強調得還不夠。還應當從黨與黨外建立更為良好的關係、建立協商政治生態出發而進行基層政協黨建工作。

結論

新時代人民政協黨的建設要有更為宏觀和廣闊的視野。要從黨的工作的全局出發來認識人民政協黨的建設,人民政協黨的建設涉及到黨的長期執政和科學執政。要從黨與黨外關係和諧穩定的視角出發來認識人民政協黨的建設,人民政協黨的建設要使黨與黨外的關係更為融洽,相得益彰。要從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的視角出發來認識人民政協黨的建設,創造一種讓協商民主能夠得到持續生長的協商政治生態。

新時代人民政協黨的建設要協調好黨建與統戰、黨建與政協履職、黨建與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之間的內在關係,以黨建促政協履職,以黨建促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以黨建促協商政治生態建設,以黨建創造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新發展。(作者係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復旦大學統戰理論研究基地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