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京津冀大運河“文脈記憶” 建口述史影像庫讓非遺文化薪火相傳

發佈時間: 2018-09-14 10:27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和海佳 周菊珍 | 責任編輯: 和海佳

中國網北京9月14訊(記者 和海佳 實習記者 周菊珍)“保護‘物’是一個方面,但保護‘人’更為重要,要讓大運河非遺文化的傳承人走到前臺,使北京文化建設不僅光在四合院等‘物’裏存活,還要讓文化傳承者與市民參與其中。”日前,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楊利慧建言京津冀大運河保護,呼籲創設“京津冀大運河口述史影像數據庫”,運用現代影像技術讓大運河文化得到廣泛持久的傳播與傳承。

                                                                        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楊利慧。

記者了解到,9月7日至13日,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重點提案督辦調研組赴北京、天津、河北開展實地調研,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楊利慧認為,目前京津冀大運河保護主要聚焦于對地圖、河道、閘口等實物的蒐集和整理,而缺乏對於大運河的建設者、享用者和文化傳承者主體的充分關注,“那些蘊含著人的智慧、情感和生命體驗的有溫度的故事,正日漸離我們遠去並消失在歷史深處,或許永遠無法追回。”

楊利慧表示,當前實物蒐集與“文化詞條”的編纂出版固然重要,但是形式略顯陳舊,缺乏對現代資訊技術和影像記錄手段的充分運用,使得其預期成果缺乏長遠的可利用性。

“非物質文化遺産對現代化城市建設至關重要,有助於塑造城市的地方性特色。如果傳統文化消失了,城市文化會趨於均質化。”楊利慧説,北京中軸線申遺中,四合院等物質文化遺産與茶藝等非物質化遺産是缺一不可並相互融合的,“物質文化遺産都涉及到非物質化遺産,非物質化遺産體現出人的生活經驗智慧,蘊含著人文力量,它是物質文化遺産背後的靈魂。”

2017年9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年)》提出,要大力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目前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已納入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整體戰略佈局,北京有關部門也組織專家調查整理大運河文化遺産與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挖掘大運河的歷史文化內涵,制定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傳承重點項目清單以及2018年度摺子工程。

今年年初,楊利慧在北京市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上提出《關於搶救性建設“京津冀大運河口述史影像數據庫”的提案》,為京津冀大運河的保護與發展建言獻策。

楊利慧形容“京津冀大運河口述史影像數據庫”建設已“迫在眉睫”:“目前,富有深度和溫度的‘搶救性工作’亟待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開展,特別是一些當事人正在逐漸老去,現代化城市進程改變著大家的傳統生活方式,這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楊利慧建議,北京、天津與河北可協作開展“京津冀大運河口述史影像數據庫”建設,有關部門對於該數據庫建設需給予政策與經費支援,設立重大委託項目。

楊利慧進一步介紹,由於牽涉地域和人員的範圍廣泛,需要諸多專業力量聯合推進,開展調研工作也需要持續較長時間,因此“京津冀大運河口述史影像數據庫”可先在京津冀地區率先投建,“如果以後條件成熟了,再逐漸擴展到所有相關省市。”

“這個數據庫既可用於當前和未來的國內外大運河研究,也可用於公共教育服務,為普通百姓所觀賞和運用,推助大運河文化廣泛持久的傳播與傳承。”楊利慧表示,“京津冀大運河口述史影像數據庫”將成為具有國際標準、運用現代影像技術、傳諸後世的大運河口述史影像“博物館”。

另外楊利慧認為,非物質化遺産應與當地旅遊相結合,構建“發展+保護”的雙贏模式,“比如北京歷史文化資源和地方傳説都很豐富,可以製作一些生動有趣、參與性強的北京民俗文化主題演出,採用京劇、京韻大鼓、相聲等有地方特色的表演形式。這樣的演出,不僅有利於廣大市民和遊客參與到表演和觀賞的隊伍中,對北京的歷史文化也起到展示和傳播作用。”


推薦閱讀:

海外華人華僑熱議“僑代會” 力推“一帶一路”建設共築中國夢

全國政協常委會議聚焦污染防治:走好“綠色路”守護藍天碧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