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動搖地堅持我國基本經濟制度

發佈時間: 2018-09-14 09:38:36 | 來源: 中華工商時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王靜

歷史洪流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但在歷史發展的一些節點上,總有個別人會跳出來,發表一些聳人聽聞的言論,或為擾亂視聽,或為謀求出名,甚或懷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在全國上下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謀劃如何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的時候,所謂“私營經濟已完成協助公有經濟發展的重大階段性歷史重任,應逐漸離場”就是一例。此言一齣,不免讓人內心一驚。輿論一致聲討:這是要幹什麼?  

稍有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産黨的歷史選擇,也是全國人民的共同願望。十年文革,中國的國民經濟已經到了崩潰邊緣,過去那一套“窮過渡”,“一大二公”,“割資本主義尾巴”等做法,不僅違背中國國情,也違背歷史發展規律。歷史已經證明,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讓貧窮落後的中國變成社會主義強國。而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是實現這一偉大目標的不二選擇。  

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先後出臺了一系列非公有制度經濟重大理論政策,從“允許”到“必要補充”,再到“重要組成部分”,推動非公有制經濟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中共中央在《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明確指出:“一定範圍的勞動者個體經濟是公有制經濟的必要的補充。”肯定了正在蓬勃發展中的個體經濟。黨的十三大進一步明確:“私營經濟一定程度的發展,是公有制經濟必要的和有益的補充”。七屆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把“私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國家保護私營經濟的合法權利和利益”的條文寫進憲法,確立了私營經濟的法律地位和經濟地位。黨的十五大首次明確提出“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確認“非公有制經濟是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隨之,全國人大九屆二次會議再次修改憲法,確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黨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援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十屆人大二次會議又把“國家保護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寫進了憲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深謀遠慮,對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對待非公有制經濟必須“堅持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莊嚴重申:“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同時,再次重申“兩個毫不動搖”,並首次提出了“兩個都是”重要論斷: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2016年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政協民建、工商聯界委員聯組會上發表重要講話。講話向全世界宣示: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共産黨確立的一項大政方針,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要求。講話鄭重宣示:“我們黨在堅持基本經濟制度上的觀點是明確的、一貫的,而且是不斷深化的,從來沒有動搖。中國共産黨黨章都寫明瞭這一點,這是不會變的,也是不能變的。”並堅定地強調“三個沒有變”: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變,我們毫不動搖鼓勵、支援、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沒有變,我們致力於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沒有變。在這之後,黨中央又先後發出兩個重要的文件,一個是《關於完善産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産權的意見》,一個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為非公有制經濟的健康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今日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人民生活已從短缺走向充裕、從貧困走向小康,這其中,非公有制經濟功不可沒。實踐證明:非公有制經濟是穩定經濟的重要基礎,是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是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是金融發展的重要依託,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數據顯示,非公有制經濟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就業、90%以上的新增就業,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非公有制經濟與公有制經濟一樣,是中國經濟起飛的兩翼,如果讓非公有制經濟離場,就等於要折斷中國崛起的翅膀,讓中國重新回到改革開放之前,這是全體中國人民決不答應的。  

在3月4日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表示:“我國非公有制經濟,是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共産黨的方針政策指引下發展起來的,是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開闢出來的一條道路。”的確如此,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偉大歷程,就是一部黨的非公有制經濟理論政策不斷探索創新完善的歷史,也是一部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廣大民營企業家堅決聽黨話、堅定跟黨走,爭做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努力創造財富、為國家和社會做出重要貢獻的歷史。誰要是否定非公有制經濟,誰就是否定中國共産黨的一項大政方針,否定非公有制經濟的憲法地位,否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制度。任何想否定、削弱非公有制經濟的觀點,都是不符合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都是不符合我國改革發展方向的,也都是非常錯誤的。這不是一般的學術爭論,是一場嚴肅的道路之爭、制度之爭,決不能允許這樣的錯誤言論氾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