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是一場從理念到體制的深刻變革。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要求,在“放管服”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工作整體上還比較滯後,一定要增強緊迫意識,搜尋差距、正視不足。”今年5月,內蒙古自治區政府主席布小林在自治區政府推進“放管服”改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發出動員令。
內蒙古“放管服”改革有何獨到之處?制約改革的難點、痛點和堵點何在?近日,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常軍政率領委員視察團來到包頭市、鄂爾多斯市一探究竟。
“通過掃描二維碼,市民足不出戶就可以實現辦事指南、諮詢投訴、網上預約、線上申報、進度查詢等功能,享受全天候政務服務。”政務大廳醒目排列的二維碼服務矩陣吸引了委員們的目光。
“彙報材料中提到的容缺預審是指什麼?有何好處?”交換意見會上,楊林委員留意到一個細節。
“群眾大老遠來了,如果因為材料不全辦不了,心裏肯定不痛快,所以我們探索推行只要主件材料齊全,就先行受理預審辦理,允許申辦人在以後環節中補齊容缺材料再核發許可證。”據悉,包頭市已有15個部門的32個事項可實現“容缺預審”。
“這大幅度提高了群眾辦事效率。”委員們為該模式點讚的同時,也建議要嚴防被允許容缺的審批程式蔓延至規劃、環評等實質性影響環節。
以前的“不敢想”之所以能變為現實,背後是包頭市行政審批事項的迅速“瘦身”。
“我們的目標是審批最快、收費最低、效率最高、服務最優。”包頭市副市長胡正兵充滿信心地説。
視察調研中,常軍政指出,要做到馬上辦、一次辦,還需增強基層政務服務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實現問題發現在一線,矛盾解決在一線,服務就近提供。
在鄂爾多斯市康城社區便民服務代辦點,委員們感受到改革重心下沉、服務前移帶來的便利。“我們推行‘瘦街道、強社區、去機關化’改革,將區級衛生計生、民政等部門承擔的便民事項直接下放社區辦理,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一站式服務。”社區負責人介紹道。
“社區為居民提供這樣的服務真的特別好,辦事快了,需要本人攜帶的資料也少了很多。”一位辦事群眾道出了切身感受。
如何“扶開工、送一程”?委員們在視察調研的基礎上,結合所思所想與相關部門共商推進改革舉措。“在放管結合方面,還是存在監管轉型滯後於審批改革的問題,監管缺位、檢查任性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鄂爾多斯市副市長金武毫不避諱地指出工作中遇到的困惑。
楊林委員建議,“寬進”後要更加注重“嚴管”,要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最終實現企業自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政府監管的共治格局。
“改革的最終目的是造福百姓,建議在企業和居民層面展開抽樣調查,了解改革實際效果,以免産生工作誤差。”趙雲平委員指出,要進一步提高放權含金量,同時做好“放”和“接”的銜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