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北京8月31日訊(記者 和海佳 胡俊 張正朋 實習記者 周菊珍)“兒童是祖國的希望,只有把兒童的身心健康保障好,體能素質搞上去,國家的未來發展才會有人才保障。”在第十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召開之際,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解放軍總醫院內科臨床部腎臟病科名譽主任陳香美表示,國家醫療制度改革正向前推進,需要不斷加強兒科醫生隊伍建設,推動國內醫學人才培養。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解放軍總醫院內科臨床部腎臟病科名譽主任陳香美日前獲得“中國僑界傑出人物”榮譽稱號。中國網記者 張正朋 攝
近年來,隨著“二孩政策”全面落地實施,由於兒科醫生短缺,全社會對兒科醫生的需求明顯增加,“兒科醫生荒”現象已成為社會關注點。
陳香美表示,兒科大夫與其他成人科醫生不同,他們要了解兒童發育階段的心理特點,根據每位患兒自身的病程、病理變化以及臨床表現來問診施藥,“兒科醫生要比其他科的醫生更加精益求精,更要有愛心和耐心,要有母親般的寬容胸懷與善良之心,做到這些很不容易。”
如何培養兒科醫生以緩解“兒科醫生荒”?陳香美建議,有關部門要從教育制度、教育體制、教育方式等方面科學開展兒科醫生隊伍建設。
陳香美認為,應逐步落實分級診療制度,在醫學院校與醫療機構重新設立兒科系或兒科專業班,學成畢業後根據綜合素質直接進入不同等級的醫院,這是培養兒科醫生的有效途徑。
“關鍵還是要醫術高明,要有堅實的醫學基礎,要在臨床上去對每一個患兒去積累經驗,將教科書、國外文獻以及自身臨床經驗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當一名在臨床醫學方面有所建樹的科學家型兒科醫生。” 陳香美説。
在軍事醫學人才培養方面,陳香美表示,目前中國軍隊的醫務人員平時為人民服務,戰時則為軍隊服務,為打贏戰爭提供有力的後備保障,“這些是我們作為軍隊醫務人員和地方醫務人員的不同點,所以我們除了要能夠處理一些疑難危重的疾病,還要時刻關注戰士們的衛生勤務情況。”
陳香美稱自己剛從祖國邊防調研歸來不久,“我看到祖國邊防哨所的很多戰士非常需要我們的衛勤服務工作,醫務人員既要具有國際醫療水準,能夠‘走出去’,站在國際醫療舞臺上平等對話,更要為邊遠地區哨所戰士們提供好的醫療服務。”
“今年8月19號是我國首個‘中國醫師節 ’,這説明黨和國家充分肯定了醫生為十三億人民健康服務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在這樣的精神感召下,我們醫務人員説心裏話,既有幸福感,但責任壓力也非常大。” 陳香美表示,將向有關部門提出較為完善的相關建言,改善軍隊邊防哨所戰士們的醫療條件。
轉載請註明:中國網政協頻道(《議庫》APP客戶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