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綠色康養美 “參政議政巴渝行”採訪團走進石柱

發佈時間: 2018-08-01 09:21:11 | 來源: 重慶政協報 | 作者: 程卓 | 責任編輯: 張正朋

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的深切關懷和期望。近年來,石柱縣政協圍繞“風情土家、康養石柱”的總體形象定位,在保護好一方山水基礎之上,為提升人文精神之美、産業素質之美積極建言獻策。7月24日,市政協組織“參政議政巴渝行”採訪團走進石柱,感受石柱人文、産業的蛻變升級。

為人文內涵找歸路

因鹽興鎮、因商建鎮的西沱古鎮是巴鹽運輸的起點,也是“千里鹽道”的重要轉机站。伴隨西沱古鎮的修復,人文內涵如何融入的問題亟待破解。目前“巴鹽古道”文化面臨著資源流失、氛圍營造不夠、缺少文化品牌、文化底蘊挖掘和推廣力度不夠等不容忽視的問題。

“西沱古鎮打造起步晚,要從全國古鎮中跳出來,還需要挖掘本土文化、突出自身特色。”石柱縣旅發委副主任、縣政協委員馬麗在參加西沱古鎮文化植入的評審中提出的意見也得到了專家和委員們的認同。經過三四次討論後,古鎮文化形成了一個系列方案。馬麗説:“最後方案裏不僅包括巴鹽古道文化、西沱古鎮歷史文化,還有因商建鎮的商業文化等等,對於每一類文化的植入也進行了詳細的梳理。”

助力石柱提升人文精神美,不是馬麗一個人在行動。早在去年8月,石柱縣政協就組織60余名委員重走巴鹽古道,挖掘並傳承巴鹽古道文化。

“要從整體和全局上著眼,推動古道沿線鄉鎮協調聯動發展,奏響鹽道上的文旅融合‘交響曲’”“文化是旅遊深度發展的靈魂。我縣擁有厚重的歷史人文底蘊,要加強對古道文化的宣傳行銷和産品包裝,並加強市場化運作,努力扮靚文化品牌”“重視民族文化尤其是優秀文化的普及和教育,提高少數民族傳承本土文化的自覺性和歸屬感”“將巴鹽古道文化元素融入旅遊基礎設施規劃建設中,探索文化資源的多次開發、多重産品,策劃推出具有石柱土家特色的文化産品”……委員們圍繞“轉型康養,綠色崛起”的發展主題,緊扣“文養”關鍵詞,為巴鹽古道、雲梯街、土家民俗等傳統文化的打造傳承積極建言獻策。

同時,石柱縣政協倡導全體政協委員通過提案、社情民意資訊等形式為“康養石柱”積極建言獻策、獻智出力。“加快康養設施建設、高標準打造特色康養縣城和冷水特色康養小鎮”“加快康養‘六養’支撐元素建設,真正把‘康養石柱’打造成為觀養的山水畫卷、住養的世外桃源、動養的競技樂園、文養的心靈駐地、食養的風味長廊、療養的健康福地”等金點子,為康養石柱建設集聚了智慧和力量。

為生態産業找出路

在能見度不小于50釐米的清澈水質中,似迷你蓮葉的莼菜眼下正處於採摘期,産品已遠銷日本等國;以黃連為主的中藥材産業也發展迅速,正積極探索建設與經果林、蜜蜂養殖等種養套作新模式;以“中醫藥與康養經濟”為主題的“中國·重慶石柱首屆康養大會”又將石柱康養産業推上了更大的舞臺……

憑藉獨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石柱圍繞“風情土家、康養石柱”的總體形象定位,確定了發展以“觀養、住養、動養、文養、療養、食養”為重點的大康養産業。在構建産業生態化、生態産業化、發展綠色低碳迴圈經濟過程中,處處都有石柱政協人的身影。

在市政協四屆五次全會上,石柱縣政協就結合現有農業特色和生態資源優勢,提交了《關於在渝東南地區大力發展生態康養産業的建議》提案,建議市政府以“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出臺為契機,把發展生態康養産業作為支援渝東南少數民族地區穩定脫貧長效機制建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舉措來落實。

這一提案在大會聯組討論上引起大家的共鳴,並確立為2017年市政協重點提案予以督辦。

作為“中國·重慶石柱首屆康養大會”的牽頭籌辦單位,石柱縣政協充分利用智力密集、聯繫廣泛的優勢,邀請了8名國內知名專家、教授、企業精英,為“康養石柱”發表主旨演講,併為下一步發展提出了“打造全民健康示範縣”“打造旅遊4.0版”“康養石柱數字化”“康養石柱體系化”等理念。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縣政協不僅為石柱“轉型康養、綠色崛起”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援,也為康養産業持續發展搭建起了合作與交流的重要平臺。

2017年11月6日至8日,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齊續春一行來石柱調研。石柱發展康養經濟的做法得到了齊續春的充分肯定,隨行的國家相關部委也表示要大力支援石柱康養産業發展。

按照縣委安排部署,今年石柱縣政協還將繼續牽頭籌辦以“運動與康養”為主題的“中國·重慶石柱第二屆康養大會”,為剛入題的石柱康養經濟持續獻計出力,助推“六養”産業共用其美。(記者 程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