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加強體育社會組織建設推動全民健身”調研

發佈時間: 2018-07-31 13:25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胡俊

原標題:舞動健康中國前行的腳步——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加強體育社會組織建設推動全民健身”專題調研記略

人人健康,人人幸福,是時代的呼喚,也是百姓的期盼。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關心體育工作,親自謀劃推動體育事業改革發展,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也指出,要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

按照全國政協的統一部署,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組成“加強體育社會組織建設推動全民健身”專題調研組,于7月2日至5日赴福建開展紮實調研,為全民健身事業發展匯聚智慧和力量。

夏日的八閩大地,驕陽似火,熱浪滾滾。

由全國政協副主席李斌率領的專題調研組甫一抵達福州就開啟了緊張而又繁忙的調研活動。與炎熱天氣相應的是,調研組所到之處看到的是熱火朝天的健身場面——

福州天翔悅動天空球館,一座由廢舊廠房改造成的運動場館,20幾塊運動場地人聲鼎沸;

寧德霞浦游泳館,第十六屆福建省運會跳水項目預選賽正在進行;

惠安崇武西沙灣,一群來自各行各業、年齡不一的海泳人,秉承父輩的大海情結,走到一起,既中流擊水,也義務救生;

晉江老年人體育活動中心,揮汗如雨健身的老年人隨處可見。

……

在這些地方,調研組看到的是昂揚的精神面貌,聽到的是暢快運動後爽朗的笑聲。

■抓改革,激發活力增動力

跑步陣營日益壯大,廣場舞方興未艾,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登山等運動備受青睞……

放眼神州,健身熱潮涌動。近年來,群眾身邊的體育健身組織不斷壯大,僅2017年全國就成立各類體育社會組織5000余個,每年由各類體育社團組織的健身活動達數萬次,直接參與群眾達數億人次。

2016年,國務院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明確提出要推進體育社會組織建設,激發全民健身活力。體育社會組織對推動全民健身的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毋庸置疑。

記者從調研前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與有關部門召開的對口協商會上了解到,國家體育總局正牽頭穩步推進全國性體育協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改革試點,並積極探索奧運項目協會實體化改革。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也積極鼓勵和引導體育社會組織參與全民健身,群眾體育的社會化水準得到進一步提高,取得顯著成績。但與此同時,面對我國群眾運動健身需求的“井噴”之勢,我國體育事業發展客觀上還存在競技體育強、群眾體育弱的不平衡現象,我國公共體育服務供給仍然不充分,體育社會組織發展還存在數量較少、結構不合理、活力不足、治理結構不完善、承接政府服務購買能力較弱等突出問題,迫切需要有關部門出臺滿足公眾健身需求、符合當前實際、適應發展需要、發力更為精準的舉措,從而切實提升體育社會組織的發展品質和服務水準。

對此,李斌指出,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方面要求加快政府職能轉變,進一步簡政放權;另一方面則要求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改進社會治理方式。這也要求我們在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的同時,激發社會組織活力,適合由社會組織提供的公共服務和適合由社會組織解決的事項,交由社會組織承擔。

近年來,福州市堅持培育引導和規範監督並重,不斷加大體育社會組織管理改革力度,有力增強了體育社會組織的活力。目前,全市正常開展業務活動的體育類社會組織71家,早在2009年就實現了政社分開,管辦分離,走在全省前列。

“我們定期組織工作人員到各體育類社會組織,及時進行了解和引導,對名存實亡的協會,及時予以登出。每年組織一次公開透明的考核評定工作,對在評估中達到一定等次的體育類社會組織,適當給予一定的鼓勵經費,對有能力承辦一定規模和影響力賽事活動的體育類社會組織給予資金上的扶持。”福州市體育局局長張涵向調研組介紹了改革的經驗。

在推進體育社會組織改革中,福建還有一條顯著的經驗,就是抓黨建引領。據福建省副省長楊賢金介紹,福建省按照省委提出的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的要求,抓好體育社會組織黨支部組建和黨建工作指導員選派工作。截止到2017年底,省體育局主管的80個社會組織,共成立了43個支部,剩下沒有黨員的社會組織通過選派黨建指導員的方式實現了黨的工作全覆蓋。此外,開展“全民健身百村行”活動,通過“體育協會+品牌活動+基層黨組織”的聯學共建,為基層群眾送體育、送溫暖,與基層黨組織溝通交流,為農村體育探索了一條新路。

改革發展就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調研組了解到,在體育社會組織改革實踐中還存在一些待解的問題,如:體育協會職能存在上下脫節,國家級協會承接了總局運動管理中心國家隊建設和奧運備戰的工作,而省級協會目前基本不具備承接運動隊的建設和管理能力;目前,國家層面缺少統一的體育社會組織法,配套制度仍以“雙重管理體制”“預防制”為主,日常運作不夠規範、規章制度不夠健全,網路登記管理平臺還不夠完善,制約了社會組織的管理與服務工作效率;造血功能不強,不同程度存在從業人員年齡老化、行業代表性不強、服務會員功能弱、號召力不強、公信力不夠等“通病”,社會影響力有限。

■走市場,提質增效上水準

福建山地資源豐富,便於開展登山活動。

朱韶標,福建登山協會會長。在7月2日召開的調研座談會上,他介紹協會歷史時,神采奕奕。因為登山協會是一個光榮的協會,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曾擔任過名譽會長。“習總書記説,‘其他名譽會長我從來不當,登山協會名譽會長我要當。我當名譽會長,可以推動全民登山運動,運動可以給百姓帶來幸福。’他還勉勵我,希望經常組織登山愛好者開展將登山與社會公益事業于一體的活動,為推動全民健身活動和開展公益事業做出新的貢獻。”朱韶標説,登山可以讓亞健康的人康復,相當於開了許多醫院,登山活動在福建影響力很大,平均每天有2萬人參與。

隨著參與人員的增多,迷路的情況時有發生。2002年,登山救援隊成立。截至目前,救援隊一共救了800多人,未收一分錢。

“我們不是軍人,但隨時待命;我們不是醫生,但救死扶傷;在登山愛好者心目中,我們甚至比消防隊員救援還專業。”

“我們的隊員是可愛可敬的:參加救援時,有的家人正在生病;有的新婚將近;有的父子、兄弟齊上陣;有的救援一宿,第二天一早還要繼續上班。”

“救援隊沒有收入,救援也沒有報酬。雖然艱難,但為了總書記的囑託,我們會一直默默堅守前行,為登山者護航。”

……

朱韶標這段飽含真情的講述,深深地感動了大家,也引起了關注。

“你們的人員編制和運作情況怎麼樣?”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駐會副主任叢兵發問。朱韶標回答説:“只有一個半人。為了避免在救援中發生意外,我們要經常進行訓練,提高專業化水準。運作經費,除財政支援過30萬元外,其他主要由我個人提供,懇請財政能繼續給予保障。”

在當天的座談中,以及隨後幾天的調研中,呼籲政府給予扶持的聲音不絕於耳。2017年4月福州市開展的全市社會團體專項調查也顯示,政府補助收入僅佔社團總收入的6.5%。有些社團甚至表示,由於沒有資金來源,連年審都困難。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李穎川表示,隨著管辦脫鉤,政府扶持社團的方式不能是撥款,只能通過政府購買。這就意味著,體育社會組織要想成為公共服務的供給主體之一,就必須不斷提高自身能力。

談到政府購買服務,全國政協委員、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組委會體育部副部長王艷霞也特別提出,為了規範發展,政府購買還是要從直接委託走向招投標,在門檻設置上倒是可以偏向具有帶動效應的體育社團。

在寧德,企業冠名運動館很普遍。寧德老年人體育活動中心內,“天安乒乓球館”“大不同多功能館”“聯信氣排球館”等標識隨處可見。

在泉州,特別是晉江,體育社會組織的資金來源也很豐富,這與當地爭取僑胞和體育企業等社會各界的贊助分不開。

但儘管如此,他們都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傳統的捐贈機制和政府扶助機制難以成為持久有效的資源,實現體育社會組織的社會效益和效率,市場化是必由之路。

他們的思路是:首先,形成市場化服務模式,根據自己的特點,打造出特色項目,形成品牌,對接社區、政府、企業等,通過購買等形式獲得資金支援;其次,與體育製造企業合作,結成長期聯盟,不僅可以獲得企業在資金和物品方面的支援,還可以借助企業專業團隊進行活動策劃,而企業則可在活動中得到充分宣傳和展示形象;最後,加強合作爭取場地資源,借助企業、學校、社區現有的場地優勢開展培訓和賽事活動,從而推動體育社會組織的發展。

■貼民生,規範專業強指導

火車快不快,全靠車頭帶。體育社會組織是健身群眾自己的組織,是引導群眾有序參加健身的組織保障。因此,要不斷適應健身群眾所需,在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提供專業指導服務等方面充分發揮龍頭示範作用。

福建省提出,要推動體育社會組織網路向鄉村延伸,壯大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社區體育俱樂部、社區健身團隊、基層體育協會等,優先發展和重點培育群眾廣泛參與的單項和綜合性體育社會組織,著力培養立足基層、服務百姓的項目型體育社會組織。以規範化、社會化、專業化、實體化、高效化為目標,切實加強體育社會組織的自生能力、自轉能力和服務能力。

寧德市老年人體育協會,以前只有12萬會員,現在達到22萬,覆蓋率從36%上升到54%。“組織建設是關鍵。在寧德,老體協實現了縣鄉全覆蓋,全市97%的村建立了老體協。”寧德市老年人體育協會主席范世堯介紹説。但與此同時,他也指出,與老年人旺盛的健身需求相比,老體協還是存在發展不充分的問題,其中瓶頸之一就是資金不足。

鄧啟輝是福建心之奧體育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回望企業發展歷程,他笑稱是,“被虐千百遍,愛她如初戀。”一路經歷了註冊難、場地難的他,現在最憂心的是人才難。“好不容易培養一個運營人才,就被一個薪酬更高的公司挖走。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公司的行業地位,但也暴露出發展的窘狀。”他介紹説,同樣是600平方米的場地,搞教育培訓可以盈利上千萬元,而做籃球館只有100多萬。同樣是發展學員,做教育培訓月收入輕鬆過萬,而體育不到一半。“所以,做體育培訓要有情懷,要有韌性,還要有包容心,這樣的人才太難得了。”鄧啟輝感慨道。

寧德,有著百餘年的足球發展史,也取得過好的名次。寧德市足協主席唐文彬清晰地記得,1988年獲得過全國第四名。不過,在此之後就一路開始下滑,名落孫山。從小喜愛足球的唐文彬看到此景,心急如焚。在從事了20年建築行業後,唐文彬帶著重振寧德足球雄風的使命,回到了那片情牽的綠茵場。經過苦心經營,踢足球的人從最少的七八人發展到現在的上萬人,成績也在2017年回到了全國第七。在他看來,發展足球運動,缺的不是錢,也不是人,而是一塊標準的場地。

“缺人、缺錢、缺地是我國體育事業發展長期存在的問題,現在帶到了社會組織發展中來了。在這個過程中,政府的作用如何發揮?我認為,建好體系很關鍵,梳理政策很必要,經費投入不能少。要對體育社會組織進行一次深入調研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和扶持方案,有經費給經費,有政策給政策,給予積極的指導,特別是要保持連續的推動力。”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國家體育總局原副局長馮建中聽完介紹後談了自己的感受。

福建有著優良的體育傳統和基礎,莆田是著名的體育之鄉,曾經一條街出了石智勇、何雯娜等四位奧運冠軍,漳州是女排的訓練基地,晉江則是體育産業名城。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體育大學校長池建表示,一定要繼承和弘揚體育傳統,促進全民健身事業發展。

“要少建場館,多建場地。”李穎川提出,場館建設和運作維護費用太高,使用率卻不高,而健身場地,更親民、實用。

發展體育社會組織,還要有網際網路思維。國家體育總局人事司副司長楊新利説,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新媒體正逐步成為提供多元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的重要力量。網際網路平臺,不僅可以為用戶提供一種更方便、更有趣、更科學的質感智慧運動方式,還可以進行賽事活動的通知、報名、宣傳、推廣等。因此,體育社會組織一定要把握機遇,創新方式,打通聯繫健身群眾、服務健身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全國政協委員、乒乓球奧運冠軍王勵勤所到之處,總會受到健身群眾的格外關注,簽名、合影、“過招”,讓他應接不暇。這既是明星的效應,也是體育的魅力。全國政協委員、軍事體育訓練中心副主任王戀英建議,要適時組織開展奧運冠軍全民健身志願服務活動,發揮奧運冠軍和優秀運動員對全民健身活動的引領和示範作用。

“全民健身是落實習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也是公民的權利,各級政府有保障的義務和職責。不僅如此,還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主任袁貴仁指出,從幼兒到老年人,都需要健身,好的身體是學習和工作的基礎。過去,舉國體制搞競技體育有必要,是愛國主義教育,可以增強民族自豪感;現在,全民健身很重要,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因此,各級政府要積極作為,給予保障。

對於體育社會組織的發展,袁貴仁提出,一方面要加強政府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自身要進行規範,向專業化,職業化、品牌化發展,積極弘揚體育精神,普及健身知識,提高指導水準,讓健身成為廣大群眾的一種習慣,從而充分發揮在全民健身中的引導作用。

8月8日,又一個“全民健身日”即將到來,健康中國又將向前邁出堅實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