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強實體經濟 讓宏觀經濟“滿盤皆活”

發佈時間: 2018-07-15 16:48:46 | 來源: 團結報 | 作者: 蔣天羚 | 責任編輯: 和海佳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發展實體經濟,在不同場合多次就發展實體經濟作出重要指示。中共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品質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品質優勢。

7月10日,全國政協“發展實體經濟、提高供給體系品質”專題協商會在京召開。為開好此次專題協商會,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和全國工商聯組成調研組,深入山東、江蘇、重慶開展實地調研。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發展實體經濟、提高供給體系品質”專題調研組組長尚福林介紹,從調研情況看,制約實體經濟發展的問題依然存在。集中表現為現有發展經濟的制度安排、法律法規、政策體系、考核指標體系、人才機制等大都是在經濟高速增長階段形成的,經濟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後,這些制度政策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同時一些與高品質發展不相適應的問題仍然存在。本次專題協商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們用通俗易懂的比喻、直指問題核心的敏銳視角為發展實體經濟、提高供給體系品質建言。在他們眼中,破局的關鍵有哪些?

與市場需求緊密結合的才是好職教

在與實體經濟高品質發展不相適應的問題中,“人才支撐不足”被廣泛關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作為一個製造業大國,我們的人才基礎應該是技工。”而現實情況是,技能勞動者短缺、技能水準不高、供給與需求不匹配已經成為困擾製造業發展的三大難題。“據統計,全國高級技工缺口近1000萬人,近年來,我國技能勞動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以上。而且,技能人才的穩定性只有30%左右,流動性非常之大。”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發言中舉的這一串數字引人深思。

熱門技能(如第三産業)培訓飽和,而工業技能培訓不足;公共財政多投資提供製造業所需的中低端通適性技能培訓,而少有企業或行業所需的專業技能培訓……這種技能勞動者供給與需求的不匹配、職業教育體系所供給的技能類型與生産的需求錯位,都不利於職業教育真正幫助實體經濟實現高品質的轉型發展。朱永新建議:“將市場競爭引入職業教育領域,以市場資訊調節職業教育的供求。鼓勵職業學校與市場化職業培訓機構合作,提高課程品質以及與市場需求的相關性。”

“均值高”“方差小”人才現狀須改變

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是創新,而創新最關鍵的要素是創新型人才。

百年大計,教育為先。經濟發展層面的討論終究離不開對當前教育現狀的反思。

面對各行各業,尤其是實體經濟求賢若渴的現實需求,學生整體水準高、突出人才少——這兩個中國教育的突出優勢和突出弱點顯然不利於中國經濟的高品質發展。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用了兩個統計學術語來刻畫這樣的特徵,叫做“均值高”“方差小”。

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能力是創新能力基本要素,這是科學界和企業界的共識。“我們的學生缺乏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能力,也缺乏與之相關的寫作與溝通能力,寫不好是因為想不清。”對此,錢穎一特別強調要更加注重對學生這兩種能力的培養。此外,他表示,當前教育部門對大學的各種考核越來越量化、越來越一刀切,這不利於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目前學科評估已經成為高校的指揮棒,容易導致追求短期成果,學科畸形發展。全社會都要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功利主義,在價值取向上要有更高的追求。”錢穎一説。

錢穎一認為,當前技術進步,特別是人工智慧帶來的衝擊使得提高培養創新型人才的能力更加緊迫。我們的學生靠死記硬背和大量做題獲得知識,這正是機器學習的原理,而且機器有絕對優勢。“人要做機器不能做的事,那就是跨學科的、創造性的工作。”

要想經濟不“虛胖”還須有好“代謝”

現代化市場經濟必須有良好的新陳代謝,即新企業進入快,低效企業退出也要快。“否則供給品質低下,出現‘虛胖’、‘浮腫’、‘脂肪肝’,宏觀經濟一定不健康。”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李稻葵説。

低效企業退出慢,造成新企業、好企業融資貴、融資難;打價格戰拖累好企業業績;土地、勞動力等生産要素被佔用,降低經濟生産率……低效企業退出慢,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要想對症下藥,首先得找到“病”在哪。李稻葵總結了低效企業退出慢的原因:第一,地方政府有為難情緒,企業退出或重組後,地方政府須處理一些善後工作,與招商引資相比這是“臟活累活”;第二,商業銀行也不願意面對歷史決策失誤;第三,相關互保企業也不願意看到重組,因此遊説地方領導和銀行儘量觀望、拖延。

從以上三個角度出發,李稻葵給出了他的“藥方”,建議在中央層面成立一個企業退出基金,交給地方政府專門用於安置企業退出過程中的各項費用,用這筆費用去交換億萬不良資産的重組,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同時,正面激勵商業銀行,靈活處理歷史上相關銀行工作人員的貸款考核,減輕歷史包袱,輕裝上陣。很重要的一點,即要打破企業間的互保“怪圈”,打掉資産重組的攔路虎。銀保監、法院,地方政府協同商業銀行,應樹立典型,在全國範圍內推廣。

“我們有理由相信,一旦抓住不良資産處理這個牛鼻子,中國經濟新陳代謝加快,實體經濟供給側‘虛胖’‘浮腫’‘脂肪肝’的問題會得到有效解決,中國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將會更加牢固。”

鼓勵創新成果轉化的錢花在刀刃上

目前我國科研總投入是世界第二,從事科技工作的人數和專利論文數量已經達到世界第一。但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和自主創新成效與科技強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其中一個突出表現就是在每年評出的眾多應用型技術成果中,國家投入很大,産業化率卻很低。“國家為鼓勵科技創新投下去的科研經費絕大多數都落到了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項目多、帽子多、牌子多’等現象仍較突出,僅僅産生了很多論文和成果,並沒有實現産業化。”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陳志列拋出了他的觀點。

陳志列表示,先進技術成果在實體經濟上的落地效果並不好。其中一個原因便是國家資助的科技項目評審中,作為評審的專家大都來自高校和科研院所,他們理論水準高,長期從事科學研究,但對市場需求不熟悉,不了解科研成果産業化的要求和流程。在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産力方面不是行家。“建議大量增加高科技民營領軍企業中既有成功的産業化經驗、又有豐富的市場和技術背景的專家。在關鍵環節強化項目可産業化的定位和評審,通盤考慮項目系統在上下游企業協作實施中的標準化、相容性和可靠性。”

“深圳90%的創新企業是本土企業,90%的研發機構創建在企業,90%的研發人員在企業,90%的科研經費投入來源於企業,90%的專利申請來自於企業,90%以上的重大科研項目、發明專利來源於龍頭企業。”發言中,陳志列連用6個“90%”舉例介紹了深圳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的獨特模式。陳志列認為,國家財政鼓勵的應用型科技創新和産業化科研項目的經費投向,應該明顯向高科技領軍企業傾斜,把錢花在刀刃上。“這些企業已經練就了一整套技術創新和成果轉換機制,他們最知道如何將有限的錢變成源源不斷的好産品,也最能做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