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物是弘揚革命傳統、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新形勢下如何讓革命文物充分發揮教育作用、弘揚光榮革命傳統、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7月5日,安徽省政協召開協商座談會,就加強大別山區革命文物保護與利用建言獻策。
會上,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介紹了大別山區革命文物保護戰略規劃,湖北、河南、安徽三省文物部門分別介紹各自大別山區革命文物保護與利用情況,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進行了交流發言。
“大別山區革命文物列入國家級、省級保護的佔比偏小,利用效率很低。”安徽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副主任、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程中才建議,加強革命文物承載的黨史軍史資料的徵集、研究工作,積累研究成果,為提高革命文物保護級別和利用效率、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援提供史料依據。
安徽省政協委員、省文物鑒定站副站長葉潤清認為,應科學謀劃革命文物與歷史文物資源的整合利用,使大別山革命文物資源與當地旅遊、文體産業深度融合,與區域協調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結合起來,以此不斷實現革命文物和歷史文物整合利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建議在本次會議基礎上,把統籌整合大別山區革命文物資源,深度挖掘大別山革命精神作為一個重要工作。”湖北省文物局文物處處長張曉雲建議,建立鄂豫皖三省聯動機制。對此,河南省文物局資源處處長張斌遠也認為,應建立協作聯動的長效機制,整合大別山區革命文物資源,講完整的故事,看完整的景點,形成區域資源優勢互補的精品紅色旅遊線路。
“希望與會同志認真總結吸納會議成果,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更實的舉措,共同推動大別山區革命文物保護與利用。”安徽省政協副主席李修松表示,大別山區地處山區,脫貧任務艱巨。並且由於生態功能區和庫區等定位,該區域無法大力發展對經濟帶動能力較強的工業門類。因此,大力保護並充分利用紅色資源,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實現鄉村振興,應為一條很好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