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聰生:把企業家當稀缺資源來對待

發佈時間: 2018-07-06 08:27:14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李兆元 | 責任編輯: 王靜

企業家是全社會最寶貴最稀缺的資源。稀缺資源就是大熊貓、丹頂鶴這樣的。一個優秀的企業家可以帶動一個行業、一個地區的發展。

中國應該把企業家當作稀缺資源來看待,要像尊重科學家一樣尊重企業家,營造一種鼓勵創新、允許試錯、寬容失敗的氛圍,讓企業家真正在社會上有地位,在經濟上有實惠,在事業上有成就。

營商環境就是一雙鞋,這雙鞋穿在企業家腳上。如果營商環境好,他可以走得很快,甚至可以跑起來、飛起來。

改革開放40年來,民營經濟逐漸發展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的重要力量。作為全國工商聯原專職副主席,現年64歲的莊聰生,幾乎見證了中國民營經濟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曲折歷程。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今天民營經濟在國家經濟社會當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用‘四五六七八九’來形容。”在全國工商聯履職近10年的莊聰生,談起民營經濟時總是神采奕奕。他進一步闡釋了這些抽象的數字:“民營經濟用40%的資源,創造了50%的稅收、60%的GDP、70%的技術創新和新産品開發、80%的就業崗位以及90%的新增就業崗位。”

談及民營經濟對改革開放40年的貢獻,莊聰生感慨道,民營經濟是改革開放最大的一道亮麗風景線。他用了六個詞語來概括民營經濟的特點:強國、富民、創新、活力、開放、擔當。

資本驅動民營企業發展壯大

莊聰生的故鄉晉江,是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一個典型樣本。

1954年,莊聰生出生於福建省泉州市下屬的縣級市——晉江市。這個以運動鞋和服裝為支柱産業的東南沿海小城,可謂是觀察中國民營經濟變遷的窗口。

談及家鄉在民營經濟方面發展的經驗,莊聰生顯得頗為自豪。他説,晉江最早改革開放是利用“三來一補”,利用了很多在國外的華僑、僑眷、僑資來辦企業。晉江人自古以來的基因裏面就流淌著一種“愛拼才會贏”的基因。

“十幾年前我回老家的時候,晉江當地的領導都跟我講,1985年的晉江假藥案在全國引起很大的轟動,在那之後,晉江就搞了一個打造‘品牌之都’的活動,很注重培育品牌。所以這一二十年下來,晉江真的成了品牌之都了。”莊聰生回憶。

據2016年泉州市金融工作局數據,泉州上市公司已經突破100家,其中49家來自晉江。莊聰生介紹道,“晉江的民營經濟非常發達,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這些民營企業能夠到資本市場IPO,直接去融資。不管是在境內還是境外融資,絕大多數對企業的發展都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1998年12月,恒安國際在香港上市,揭開了晉江企業進軍資本市場的序幕。據莊聰生回憶,恒安國際上市融資之後,回來就買了國外最先進的生産衛生巾的設備,聘請了最好的管理人員,用恒安集團創始人許連捷的話説,“企業脫胎換骨。”

2007年7月,國産體育品牌安踏在香港上市。15天后,公司市值達209.16億港元,超過李寧,成為中國市值最大的體育用品企業。此後,361度、喬丹、德爾惠、貴人鳥、金萊克等晉江運動鞋品牌紛紛崛起,在晉江形成一個休閒運動鞋産業集群。

在談及安踏上市的經驗時,莊聰生再次強調了資本的作用:“安踏體育處於一個競爭最激烈、産業附加值最低的行業。丁世忠(安踏體育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他們通過IPO融資來發展企業,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動作用。”根據安踏體育年報,其2017年收益增長率為25.1%。在莊聰生看來,“現在做服裝鞋帽的傳統産業,能有20%以上的發展是一個奇跡。”

2007年以前,晉江僅有恒安、鳳竹、七匹狼等5家上市公司。在安踏體育上市的2007年,晉江企業迎來了第一個上市高峰。截至2011年底,晉江已有境內外上市公司37家。

除了資本力量的驅動,莊聰生認為,晉江民營經濟的繁榮發展離不開當地政府的推動。

“這幾年泉州市政府、晉江市政府專門成立了一個上市辦公室。哪些企業要上市,他們都在全市進行摸底,對企業進行輔導。這也是泉州和晉江有那麼多上市公司的重要原因之一。”他還表示,這種專門的上市辦公室值得各地學習和借鑒推廣。

民企要自己在市場風浪中搏擊

中國改革開放40年,造就了一大批民營企業和企業家,這些成長在不同階段的企業家,被打上了鮮明的時代烙印。

莊聰生對民營經濟的發展歷程記憶尤為深刻。他向網易財經講述改革開放後出現的四次創業浪潮:第一次是改革開放初期,大量洗腳上岸的農民和返城的知青進行創業;第二次是鄧小平南方談話之後,大量國企下崗職工和黨政機關幹部去創業了,中國迎來民營企業的春天。

談到第三次創業浪潮,莊聰生指出,2000年前後隨著網際網路興起的海歸創業,成就了如今在中國市場上叱吒風雲的網際網路企業家。現在中國進入了第四次創業浪潮,特別是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後,使得中國的市場主體像井噴一樣,涌現了很多基於網際網路創業的獨角獸。

2014年9月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總理髮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此後,他在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國務院常務會議和各種場合中頻頻闡釋這一關鍵詞,中國由此掀起了新一輪的創業浪潮。

根據莊聰生提供的數據,2017年中國每天要誕生6.6萬個市場主體、1.6萬個企業。國家工商總局2017年發佈的數據顯示,2014年商事制度改革以來,中國企業數量每年以20%左右的增速增長。截至2017年9月底,全國實有企業總量共2907.23萬戶,較2012年9月底增長116.5%。

伴隨著創業高潮的,是中國數字經濟的到來,眾多科技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年過花甲的莊聰生尤其關注科技企業的發展。他提到,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基因工程等新技術革命的出現,民營企業在很多新産業和新模式方面走在前列。

“現在中國高新技術園區裏,70%以上的高科技企業都是民營企業。我們國人現在引以為豪的中國新四大發明,除了高鐵之外,其他的電子商務、網路支付、共用單車都是民營企業做的。”

但他也提到,經過改革開放40年,中國創業的背景發生了變化。現在網際網路創業的門檻比過去高,除了投入的資金量大,還要有技術含量,現在技術迭代是非常快的。他調侃道,過去説“李杜詩篇萬口傳,各領風騷數百年”,現在説“三星蘋果很前沿,各領風騷就半年”。技術迭代現在是論月,甚至論周,非常快。

另一點莊聰生認為的創業要素,則是資本的力量,也就是技術累積到一定程度之後,風投資金和天使投資基金的進入。他舉例説:“現在企業融資規模有多可怕?1990年美國打海灣戰爭用了150億美金,今天滴滴出行和蔚來汽車融資就達到了150億美金。資本對助推企業爆炸式發展往往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然而,市場競爭往往是殘酷的。與成功的獨角獸們相比,創業場上更多的是民營企業經營失敗的案例。在莊聰生看來,小微企業的資金少、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大量企業因為各種原因經營不下去。

“民營企業本身就是路邊的小野草,靠你自己到市場的風浪當中去搏擊。有的人遊著遊著就變成游泳健將了,但也有很多人嗆幾口水就淹死了。這是企業生態的自然規律。”

莊聰生提出,企業生産經營的重要要素之一就是融資。改革開放40年來,國家採取了很多措施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各個銀行也成立了服務中小微企業的金融部門。但中國小微企業數量太多,資源有限,這一問題始終成為困擾小微企業發展的瓶頸。

要像尊重科學家一樣尊重企業家

近年來,黨和政府特別重視國內營商環境的建設。李克強總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不斷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營商環境就是一雙鞋,這雙鞋穿在企業家腳上。如果營商環境好,他可以走得很快,甚至可以跑起來、飛起來;如果營商環境不好,最後企業家只能把這雙鞋甩掉。”莊聰生以一個詼諧的譬喻説明瞭營商環境與企業家的關係。

在莊聰生看來,近幾年中國營商環境改善主要有幾個原因:一是“十八大”以後加大了反腐力度,對過去存在的一些不良政商關係嚴厲打擊;二是從國務院到各級政府大力推進簡政放權,國務院部門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的比例超過40%;三是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從過去的“先證後照”改為“先照後證”。

“中央這幾年一直在説,我們要為民營企業‘鬆綁解套’。這些改革措施使得捆在這些企業身上的腳鐐和枷鎖能夠得以打破,釋放了市場主體的活力。”莊聰生提到,這幾年各級政府也在簡化辦事程式,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取消多種收費,減免稅收。

不過他也坦言,營商環境雖然總體向好,但還有一些不盡如人意之處。他舉例稱,2018年初,黑龍江亞布力陽光度假村董事長毛振華控訴亞布力滑雪旅遊度假區管委會,稱其在當地投資的23萬平方米的土地被非法侵佔,該事件引起了輿論對東北營商環境的激烈討論。

對於中國的營商環境問題,莊聰生認為:一是一些政府官員不作為,不敢和企業家打交道;二是企業反映“辦事難,辦事繁,辦事慢”;三是新官不願理舊賬,一些地方政府不講信用,不守法規;四是基層仍有一些“吃拿卡要”的問題;五是有些企業家仍然留戀“潛規則”。

除營商環境之外,政商關係也成為影響民營企業發展的重要一環。2016年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民建、工商聯界政協委員聯組討論時,就構建新型政商關係做了闡述。他指出,新型政商關係,概括起來説就是“親”“清”兩個字。

據莊聰生回憶,在習總書記講話距現在的兩年間,各地都採取了很多措施來構建“親”“清”的政商關係,現在“親”的氛圍正在形成,“清”的環境也在逐步形成。很多黨政幹部跟企業打交道確實是講規矩、守分寸的,企業家也能夠自覺地遵紀守法辦企業。

此外,他提出,中央對企業家精神也給予了高度重視。“企業家是全社會最寶貴最稀缺的資源。稀缺資源就是大熊貓、丹頂鶴這樣的。一個優秀的企業家可以帶動一個行業、一個地區的發展。”

莊聰生指出,中國應該把企業家當作稀缺資源來看待,要像尊重科學家一樣尊重企業家,營造一種鼓勵創新、允許試錯、寬容失敗的氛圍,讓企業家真正在社會上有地位,在經濟上有實惠,在事業上有成就。

在訪談的最後,莊聰生還對年輕一代企業家建議:企業家要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關鍵是怎麼把握機遇,怎麼面對困難。“今天我們儘管有這樣那樣的困難,但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的機會還是無限的。希望未來會有更多的企業家像雨後春筍一樣不斷地成長起來,為改革開放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