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18日,記者跟隨國務院扶貧辦組織的中央媒體採訪團赴山西、內蒙古開展以“激發內生動力”為主題的採訪活動。採訪中,貧困農戶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通過自身奮鬥努力脫貧的精神面貌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讓我們來看看他們是怎樣從“要我脫貧”轉向“我要脫貧”,從而走向美好新生活的。
在脫貧攻堅戰中,産業扶貧既是促進貧困人口較快增收達標的有效途徑,也是鞏固長期脫貧成果的根本舉措。立足貧困地區資源稟賦發展特色産業、實施産業扶貧,不僅能夠有效提高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還能實現由“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
在山西和內蒙古的貧困地區,正是因為一個個産業的興起和紅火發展,為當地貧困戶脫貧提供了重要保障,使他們真脫貧、不返貧。
旅遊經濟,美了村莊富了村民
還不到上午10點,山西省陽曲縣的店子底村就開始熱鬧起來了。從城裏開來的大巴不斷地把客人放在村口,等候在這裡村民則一邊招呼著大家去看看村裏有著百年曆史的老建築,一面不忘提醒遊客嘗嘗自家收穫的土特産……如今見到城裏人,村民們臉上滿是自信的笑容,可要知道,在幾年前,這裡還是一個靠天吃飯的貧困村。
店子底村作為解放太原戰役的大後方,曾發生過許多可歌可泣的支前故事。2009年,店子底村建成了全國第一家村級“解放戰爭支前紀念館”。脫貧攻堅開始後,村裏確定了“紅色旅遊富口袋、紅色講堂富腦袋、紅色精神傳萬代、紅色藍圖新時代”的思路,採取“紅色教育+紅色旅遊+産業脫貧”的模式,完成了紅色講堂、停車場、旅遊廁所、支前餐廳、支前市場、窯洞民宿等基礎設施建設,並與陽曲縣和太原市的多家單位對接,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黨員教育基地。“我們來這裡可以參觀支前紀念館、重溫入黨誓詞、聽支前教育課、走支前路、吃支前飯,覺得很有新意也很有意義。”一位來自陽曲的遊客説。
“通過紅色旅遊項目,2017年,店子底村共接待遊客3萬餘人次,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50萬元。”店子底村黨支部書記石狗拴介紹説:村裏原有建檔立卡貧困戶72戶149人,開展旅遊扶貧後,支前市場的15個攤位,帶動貧困戶19戶36人增收;支前農家樂帶動貧困戶6戶12人就業;清理環境衛生帶動貧困戶4戶4人參與打工。“再加上其他扶貧措施,店子底村的貧困發生率已降至1.2%,並已實現了脫貧摘帽。”
在陽曲,和店子底村一樣通過發展旅遊經濟實現脫貧的,還有黃寨鎮的上安村。
曾經的上安村因地處偏僻,交通不便,基礎設施落後,造成村民生活水準低下,人口流失嚴重,每人平均年收入不足1500元,貧困人口達到90%,是典型的貧困村。2009年起,村裏採用“村企共建”的模式,與山西一家生態農業公司合作,通過發展特色鄉村旅遊,實現了精準脫貧。
今年58歲的王元大幾年前因病致貧,由於家裏孩子多,即使身體不好,他也只得外出打工。“在外面打工離家遠、工作累不説,還掙不到什麼錢。一家人靠十幾畝地和打工收入,根本入不敷出。”王元大説,這幾年村裏旅遊發展得越來越好,有採摘、有花田、有農場,還有民宿。看到不少外出的村民都回來了,王元大也動了心。回村後,憑藉自己的電焊工手藝,王元大找了個修理的崗位,妻子也被招聘到農家樂的客房部工作。“現在我一個月能拿4500元,妻子能掙1800元,這在當地絕對算是高工資了,就是比城裏人也不差。”
黃寨鎮黨委書記王凱明介紹,近年來,上安村和企業合作,通過“房屋土地掙租金、上班打工掙薪金、旅遊服務掙現金”的扶貧模式,基本實現了全村基本脫貧的目標。如今的上安村,貧困人口由原來的49戶143人減少到現在的5戶15人。2017年接待遊客9萬餘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7000余萬元,實現每人平均收入10560元。為實現精準脫貧,實現鄉村振興,走出了新路子。
農業産業化,為農民增收致富打基礎
初夏的陽光下,站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扎賚特旗好力保鎮五道河子村村委會的樓頂望去:近處是村幼兒園裏孩子們嬉戲玩耍的身影,以及擺滿了村委會廣場的大型農用機械;遠處則是連成一片的上萬畝水田和旱作田。一眼望不到邊的農田裏,綠油油的嫩苗剛剛破土而出,到處是一片滿是希望的勃勃生機。
“村裏今年種植水稻7000畝、旱水稻3000畝、大豆3000畝、甜葉菊7000畝、其他作物2000畝。只要好好管護,一定又是一個豐收年,村民的收入還能漲。”説起村裏22000畝土地的種植情況,五道河子村黨支部書記杜文義不僅如數家珍,還充滿了自信。
杜文義的自信來源於五道河子村的農業産業化。一直以來,村裏採取“支部+合作社+農戶”的引領機制,實現了農業生産的規模化、集約化和現代化。村裏以農牧專業合作社為全村的産業發展主體和平臺,現有大小農機具150台套,帶動本村及周邊農戶700余戶,通過對內入股、對外流轉等形式,流轉土地22000余畝。2017年,實現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3萬元。
“這幾年,隨著村裏優勢産業和特色産業比例大幅提高,村民的收入不斷增加,貧困戶也逐步脫貧。”杜文義説,為了幫助1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村裏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和産業發展意願,依託現有産業資源,幫助發展庭院水稻種植,生豬、土雞養殖。目前已有4戶實施了産業到戶,其餘9戶實施資産收益。同時,還安排了1名衛生保潔員,1人到養殖大戶家做飼養員。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流轉其土地,鼓勵他們參與勞動生産,按勞動量大小分配工資。對沒有勞動力的,則採取土地流轉和政策兜底。“正是因為實現了農業産業化,農民增收致富、貧困戶脫貧才有了基礎。”
五道河子村貧困戶依靠村集體農業産業脫貧,只是烏蘭浩特市産業脫貧中的一個縮影。還有更多的貧困戶正在依靠自主發展産業,實現著擺脫貧困。
在烏蘭浩特市義勒力特鎮義勒力特嘎查,59歲的貧困戶包要斯圖每天都要和妻子一起精心管護家裏的65隻羊羔。“我和妻子身體不好,不能幹重活。2014年女兒因病去世,又欠了一大筆債。這些羊是用政府給的産業補助資金買的,政府還給建了羊舍,配了獸醫。去年我家靠這些羊有了2萬多元的收入,一下子就脫貧了。”包要斯圖説。
近年來,烏蘭浩特市創造性地實施了由政府制定功能表、貧困戶點菜、幫扶部門提供配菜、政府買單的“功能表式”扶貧方法。共制定脫貧産業發展、住房安全保障、適用技術培訓3大項55小項功能表,供貧困戶選擇。以義勒力特鎮為例,全鎮560戶貧困戶中,就有320戶選擇了自主發展産業,佔貧困人口總數的57%。其中産業涉及葡萄、大棚蔬菜種植,以及養牛、養雞等多種類型。
開展技術培訓,助力産業脫貧
要想通過産業實現脫貧,沒有技術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為此,各地各級政府也想盡各種辦法開展技術培訓,通過讓貧困戶學習技術來助力産業脫貧。
在烏蘭浩特市興安家政公司的培訓室裏,今年50歲的王青霞正在專注地學習如何護理剛出生的嬰兒。王青霞來自居力很鎮紅髮村一組,家裏因丈夫和婆婆患病而致貧。來興安家政學習之前,一家人僅靠種幾畝薄田生活,一年收入還不到7000元。在得知興安家政可以免費培訓家政技能後,王青霞毫不猶豫地報了名。“我現在參加的是育嬰師、月嫂培訓,學成之後在家門口就能就業,每個月可以有3600元左右的工資,我特別有信心做好這個工作。”王青霞説。
“這些年,我們已經培訓了5萬多名學員,其中低保、建檔立卡貧困戶就達到了30%。對於貧困群體,我們都堅持免費培訓。”興安家政公司總經理李冬梅介紹,為配合脫貧攻堅行動,興安家政今年又主動承擔了興安盟90個深度貧困嘎查村和烏蘭浩特市61個村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的定向家政技能培訓,希望能夠儘快提升他們的技能水準,使他們快速就業、穩定脫貧。
類似的培訓機構在烏蘭浩特還有很多。例如,烏蘭浩特市職教中心圍繞脫貧攻堅入村到戶,實現“零距離”對接,先後走進烏蘭哈達鎮、太本站鎮、衛東工業園區、葛根廟鎮、義勒力特鎮的20多個村,開辦了興安俗廚、砌築工、庭院經濟、中式面點、中式烹調等26個短期培訓班,1346人享受到了培訓的實惠。
大面積“送訓下鄉”還提高了農牧民的技術水準。通過培訓,砌築工實現了從原來的“力工”到“大工”的換代升級,每天工資提高40元以上;掌握了面點、烹調技術的貧困戶,可以走出家門到飯店實現就業;學習了種植、養殖技術培訓後,貧困戶認識到庭院經濟也是致富的門路,足不出戶就可以發家致富,對生活也有了新的期待和盼頭。
從無技術無門路到有技術能就業,眾多貧困家庭不僅通過培訓實現了就業零的突破,同時也為産業脫貧打牢了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