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到安徽舒城調研

發佈時間: 2018-06-26 14:16:58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秦金月

6月2日,安徽舒城縣千人橋鎮鵬翔生態園裏遊客滿園,熱鬧非凡。

全國政協副主席馬飚率隊的全國政協“加快大別山綠色發展助推革命老區精準脫貧”重點提案督辦調研組到達時,60歲的除草工嚴善富正在泥濘的草叢中剷除雜草雜物。

“在這裡工作一個月多少錢?”

“2000多元。”

“你家裏有多少耕地,還種什麼糧食嗎?”

“4畝,都流轉出去了,一畝給我們600元。”面對調研組的詢問,建檔立卡戶嚴善富顯得並不拘謹。

“年收入有2萬多,長期做下去也能脫貧。”全國政協委員黃利鳴與其他調研組成員邊走邊合算著,他突然轉頭詢問鵬翔生態園經理趙春艷:“她是長期合同工嗎?”得到了肯定答覆後,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兩年,我們與附近村民簽約流轉土地,擴大園區規模,還雇傭貧困戶來園裏工作,基本上解決了他們生活困難。”趙春艷告訴調研組,生態園簽約雇傭50多個貧困村民,幫他們實現了不出遠門就能找到工作的願望。

不過,有了工作並不等於致富。

調研組在生態園遇到貧困戶余學金,了解到另外一個資訊。熟悉種植瓜果技術的余學金告訴調研組,他在生態園工作一個月收入4000多元,是嚴善富的2倍。

“同樣都是貧困戶,在一個地方工作,沒技術的月收入2000多元,有技術的收入4000多元。”調研組欣慰之餘,也向地方政府建議多在人才技術上做文章,就地培養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徹底幫助他們脫貧致富。

舒城縣政協主席趙強向調研組介紹,鵬翔生態産業園通過“公司+基地+農戶+旅遊+電商+連鎖超市”的産業模式,吸納當地農戶以土地入股、工資入股和訂單種植、訂單養殖等形式,幫助263戶貧困戶實現脫貧致富。

“去年以來,舒城縣結合當地實際,以實施生態農業、度假觀光、休閒旅遊為載體,推動産業與扶貧融合發展,成效明顯。”在萬佛湖鎮調研時,舒城縣委書記金德元向調研組介紹説,2014年以來,舒城縣脫貧23438戶74196人,實現了62個貧困村出列,貧困發生率從12.44%降到4.19%。下一步,將探索擴大産業扶貧覆蓋面,全面推廣“四帶一自”産業扶貧模式(園區帶動、企業帶動、農民合作社帶動、種養大戶帶動和貧困戶自主種養),促農增收、助農脫貧。

“以生態農業、生態旅遊為重點,把治窮與治山治水結合起來,盤活綠色資源,打開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之門。”全國政協委員任啟亮感嘆説,只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産業,貧困戶都能實現家門口增收脫貧。

“農業産業是龍頭,‘主體+基地+貧困戶’是模式。讓産業園區和新興農業經營主體與貧困村、貧困戶連接,幫帶貧困戶脫貧致富。”全國政協委員張昌爾表示。

脫貧攻堅,群眾內生動力是基礎,各方參與是合力。舒城縣應充分發揮社會多方力量,構建産業扶貧、社會扶貧合力攻堅,形成全社會廣泛參與脫貧攻堅的格局。據全國政協機關在舒城挂職扶貧幹部介紹,舒城縣組織倡導27萬在外創業者助力家鄉脫貧“摘帽”,開展政策、勵志、感恩、科技知識、文明禮儀教育活動,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

“扶貧是一場攻堅戰、持久戰。扶貧工作隊到了這裡,思想也要紮根在這裡,心也要留在這裡。”調研期間,馬飚一行在看望慰問全國政協機關挂職幹部時,勉勵大家要下沉基層一線,與貧困家庭形成親密的幫扶關係,全心全意為當地貧困戶脫貧致富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