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説雞湯、肉湯更滋補,可以只喝湯不必吃肉。還有人説喝湯根本不能滋補,蛋白質和鐵都在肉裏。喝湯和吃肉到底哪個更滋補?
這兩句話正確與否,要看用在什麼人身上、什麼情況下。
無論雞湯還是肉湯,湯裏的蛋白質含量遠不及肉塊本身。肉類中的可溶性肌漿蛋白和氨基酸、肽類等容易進入湯中,但大部分肌纖維成分很難溶出。一般來説,雞湯、肉湯中的蛋白質含量僅有1%~2%,而肉塊中的蛋白質含量為15%~20%。那些不能溶于湯中的蛋白質,並非不能被人體吸收。健康人的胃酸能夠消化未溶解的大分子蛋白質,使其變成小分子的氨基酸,然後吸收入血。所以對於絕大多數消化吸收能力正常的健康人來説,每天只喝雞湯、肉湯,而不吃成塊的肉,所得到的蛋白質總量就太少了。
不過,僅用蛋白質含量來比較湯與肉的價值,對某些情況來説不夠準確。雞湯、肉湯中有很多營養物質,比如游離氨基酸、小肽、谷氨酸、谷氨酰胺、肌酸、B族維生素等,病後虛弱、消化不良者可以快速吸收利用,起到改善食欲、提高消化能力的作用。
谷氨酰胺和谷氨酸都是非必需氨基酸,看似可有可無,但可以作為腸道細胞的快速能源供應,對健康有著積極作用。在營養不良以及手術、病後虛弱的情況下,腸道細胞能源供應不足,人會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症狀,嚴重時甚至會發生腸梗阻,如果能補充這些成分,對患者會很有幫助。
對於病弱者來説,雖然完整肉塊的蛋白質含量更高,但因為消化吸收能力和肝腎處理功能低下,他們無法充分消化吸收其中的蛋白質,甚至可能造成消化系統和肝腎的負擔。這就好比説一個不足6個月的嬰兒只能消化吸收母乳中含量很低的蛋白質(人類乳汁蛋白質含量僅為1.1%~1.2%,約為牛奶的三分之一)。如果給嬰兒直接吃蛋白質含量超過20%的醬牛肉,不僅不能補充營養,反而會吃出病來。身體虛弱、消化不良者不宜吃牛肉也是一樣的道理。
從這個角度説,體弱者喝雞湯、肉湯,可快速吸收一些含氮物,讓其短時間內精神好一些,這就是古人認為的“滋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