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淑真:比較視閾中新型政黨制度的結構關係

發佈時間: 2018-04-25 08:39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周淑真 | 責任編輯: 李培剛

今年是中共中央發佈“五一口號”70週年。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十三屆一次會議期間,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新型政黨制度”的政治概念,它與世界各國既有的即“舊”的政黨制度是什麼關係,結合政黨制度的普遍性和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特殊性,本文從政黨制度在政黨—國家政權、政黨—政黨、政黨—社會的多重結構關係,分析在其盛衰成敗背後的因素和邏輯。

第一,在政黨與政權關係方面。在西方國家,國家政權是各個政黨競相爭奪的“標的”物,不論是總統制國家還是議會制國家,抑或是半總統半議會制國家,政黨必須按照國家憲政體制規定參加總統選舉或議會選舉,奪取政權輪流執政或繼續維持政權是政黨的根本目的。因此西方不少國家的政黨制度為政治選舉的強力所扭曲,遇到許多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一方面,各政黨都把爭取選舉的勝利看作是頭等大事,千方百計討好、迎合選民。國家、社會的整體或長遠利益被政黨和候選人束之高閣。另一方面,由於選舉時遷就選民或許下不可能兌現的諾言,政黨上臺執政後不負責任,執政黨軟弱無力,形象受損,老百姓不滿意,下次選舉中投票給口號更響的在野黨,政治走馬燈現象嚴重。在野黨對執政黨的決策總是為反對而反對,政府施政缺乏安定環境,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難以有效推進。

在中國,面對政黨與國家政權關係,中國共産黨的執政地位是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過程中形成和演進的,中國共産黨不僅是執政黨,還是對整個社會的方方面面實行領導的政黨。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對國家權力系統的運作起中心作用。在中國政治體制中,各政黨的地位只有執政和參政的區別。因此,執政黨作為國家和社會的核心力量,強大而穩定,擔負國家、民族發展的使命,施政既能著眼于當前,也能制定實施長期的戰略規劃;各民主黨派作為參政黨,其參政目的是為了保持政黨之間的政治張力,激活黨際互動的活力,以促進中國共産黨更科學、更有效地執掌好國家政權。

第二,在政黨與政黨關係方面。政黨與政黨的關係是政黨制度內含的重要政治關係。競爭是西方政黨關係的本質和主流,決定了政黨之間處於對抗對立的關係。這種相互競爭嚴重影響了政黨之間的團結與合作,為反對而反對成為政黨關係的常態,不利於團結全社會力量同心協力去解決社會和國家面臨的重大問題。政黨參選變成政黨之間的惡鬥,各個政黨或參選人用種種手段抹黑攻擊對方不遺餘力。即便選舉期過後,政黨為反對而反對的現象也普遍存在。在美國,通過近年來關於槍支管制、債務危機、政府關門等國會與總統對立的事例,人們可以看到背後的兩黨對立。

制衡和監督本來是民主的必要條件,但由於西方國家的制衡與監督是建立在政黨競爭的基礎上,就使這種制衡與監督帶有嚴重的政黨偏見,容易失去對事物判斷的客觀性和公正性,往往是“你贊成的我就反對,你反對的我就贊成”,致使制衡與監督變成了相互間的攻訐與掣肘,流變為政黨間互相攻擊、互相拆臺的工具。在多黨制擴散到的許多落後國家和地區,由於經濟發展的落後和民族矛盾、宗教派別、甚至語言、地域等政治亞文化的普遍存在,在各種社會勢力缺乏社會政治基本規則共識的條件下,選舉只是各政黨奪取權力的途徑之一,引發新的社會衝突和政治動蕩。在這些國家,政黨間的關係機制既不能為全體公民提供暢通的政治參與渠道,也不能為政權提供合法性來源,更無益於社會的穩定。

“多黨合作”是當代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具體形式,它的第一要義表明在當代中國存在著多個政黨,即中國共産黨和八個民主黨派;其次表明政黨之間是一種通力合作的友黨關係,而非如一般多黨制存在的對立、競爭和對抗關係。所謂合作,是個人與個人、群體與群體之間為達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種聯合行動。政黨之間成功的合作需要具備一些基本條件:一是一致的目標,二是統一的認識和規範,三是相互信賴的合作氣氛,四是具有合作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政治基礎。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成作為國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石。在中國政黨制度中,執政黨與參政黨以合作、非競爭、互利共贏、穩定發展為基本價值取向,政黨之間是一種合作、共存的友黨關係,是相輔相成的執政與參政的關係。

與西方政黨關係相比較,中國的政黨關係有如下優勢:一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突破了一黨制、兩黨制和多黨制的傳統政黨類型,創立了一種合作型的政黨制度形式;二是突破了以執政為目的、以競爭為手段的政黨政治模式,創立了在多黨合作基礎上的複合形式、立體結構的關係格局;三是創立了一種執政與參政有機結合、領導與合作內在統一的政黨執政參政方式;四是突破了以選舉為唯一形式的民主政治,創立了一種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互為補充、相輔相成的民主政治實現形式。

第三,在政黨與社會的關係方面。

這一問題實質上關係到政黨的社會基礎。社會基礎是政黨生存發展的基本要素,社會大眾的支援是一切政黨生存和發展的前提條件。不可否認,任何社會都是由不同的社會群體和社會階層所構成的,惟有不同的社會群體和社會階層,才需要不同的政黨去代表他們的利益和訴求。每一個社會階層都有相應的社會群體特徵,這種多元化多層次的社會結構所産生的社會關係、社會問題和社會矛盾日益複雜,同時由於近些年來逆全球化和極端主義的盛行,在經濟生活之外的宗教、文化甚至語言和地域的區隔和矛盾,都成為影響政黨社會基礎的重要因素。當部分群體缺乏通暢的利益表達渠道時,極右翼民粹主義的極端化政黨必然産生,極右翼政黨的快速發展為當代世界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應該説傳統上的政黨是社會力量的整合載體和工具,但現在西方國家政黨已經演變成社會分化的工具,這是西方國家政黨政治面臨的嚴峻問題。

在當代中國實行的多黨合作制,是以承認政黨的多樣性為前提的,即使是八個民主黨派,它們在歷史上和現實生活中所聯繫所代表的社會群體和界別也各不相同。承認差異,正視差別,用合作與協商方式去對待處理差異和差別,是政黨政治的應有之義。同樣不可否認,社會作為一個整體,在各社會群體和社會階層之間還有一致的共同的目標,在目標方向一致性和組織形式多樣性之間存在著的統一關係。首先,合作共贏是我國政黨制度的重要特徵。各政黨團結合作,群策群力,和諧相處,共同為實現全國人民的利益而奮鬥;同時又尊重差異、包容多樣,重視各階層人民的不同利益和要求,充分發揮各個政黨在共同維護人民利益中的作用。這樣的政黨制度有利於堅持全國人民根本利益與各階層人民具體利益的統一,實現各階層人民在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共同奮鬥中互利共贏,並且使各黨派在多黨合作中長期共存、共同發展。同時,這樣的政黨關係結構有利於協調社會利益關係,有利於促進政治團結和社會穩定;有利於凝聚社會力量,共同促進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

任何政治現象包括政治制度,都是相對照而存在,相比較而發展的。中國政黨和政黨制度是在世界民主政治、政黨政治發展的大潮中産生和成長的,面對世界政黨制度的歷史演變,中國産生和發展了新型的政黨制度,為人類政治文明作出自己的貢獻。(作者係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政治學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政黨理論研究基地副主任兼首席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