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鳴:推動我國經濟在實現高品質發展上取得新進展

發佈時間: 2018-04-24 08:53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王一鳴 | 責任編輯: 李培剛

高品質發展,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用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現階段,我們必須踐行新發展理念,有效應對和解決新挑戰、新問題,推動我國經濟在實現高品質發展上取得新進展。

著力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取得新進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主線。近兩年,“三去一降一補”取得積極進展,但要素市場發育滯後、價格扭曲和市場壁壘仍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制約因素。要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以處置“僵屍企業”為突破口,建立市場化、法治化退出通道,真正解決“退不出、死不了”的問題,切實提高市場效率。進一步放寬石油、天然氣、電力、鐵路、民航、電信等行政性壟斷行業的準入限制,通過打破行政性壟斷、促進市場競爭,降低實體經濟成本。

著力在提高供給體系品質上取得新進展。提高供給體系品質是高品質發展的主攻方向。要以企業為主體,加強全面品質管理,推廣應用先進品質管理方法,形成全過程全方位品質管理體系。完善市場監管,建立消費品品質溯源體系。降低教育、醫療、養老、體育、文化等服務業準入門檻,促進市場公平競爭,增加優質服務供給,同時降低服務成本。通過提高産品和服務品質,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中國品質”與“中國速度”一樣享譽世界。

著力在推動科技創新上取得新進展。創新是高品質發展的動力源泉。要加強市場導向的科技創新,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完善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技術成果向企業轉移機制,加大對中小企業、微型企業創新的扶持力度,促使企業擺脫對資源和要素消耗較多的加工製造環節的過度依賴,更多地依靠研發、設計、標準、供應鏈管理、品牌建設和無形資産投資,推進傳統製造向以研發為基礎的新型製造轉型,滿足消費結構升級的高端化和個性化需求。

著力在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上取得新進展。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底線要求。當前,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在重要位置,把控制企業杠桿率和地方政府隱性債務作為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重點,以市場化法治化方式推動去杠桿,依法依規對“僵屍企業”實施破産清算,切實有效降低企業債務水準。按照“開前門”“堵後門”的原則,加強對地方政府債務的法治化管理,推進對債務資訊公開和債務風險的動態監管。加強對影子銀行、網際網路金融等薄弱環節監管,堅決打擊各種違法違規金融活動。

著力在污染防治上取得新進展。高品質發展必須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重點要打贏藍天保衛戰,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提高污染排放標準,強化排污者責任,健全環保信用評價、資訊強制性披露等制度。深化環境監管體制改革,完善環境監管法律法規,優化監管組織結構,增強專業性和監管能力,提高環境監管有效性,使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逐年減少,生態環境品質不斷改善。

著力在建設高品質發展制度環境上取得新進展。進入高品質發展階段,原有體制機制難以適應“品質追趕”目標的要求,必須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作用,確立競爭政策的基礎性地位,通過促進市場競爭提高産品和服務品質、推進産業轉型升級。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有效維護市場秩序,加強市場監管,保障公平競爭。淡化經濟增速指標,加快建立健全高品質發展的指標體系和政策體系,用先進的標準促進品質提升。同時,建立健全高品質發展的績效評價體系,把品質效益、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生態改善等作為考核內容,用全面的考核引領高品質發展行動。(作者係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