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重慶市經信委成立國內首個人工智慧處,同年11月,重慶市科委啟動人工智慧重大主題專項。這一年,重慶新增人工智慧相關企業近100家,産業規模近200億元,位居全國前列……但在市政協委員、西南大學電腦與資訊科學學院副院長肖國強看來,要抓住先機,搶佔人工智慧高地,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今年1月舉行的市政協五屆一次會議期間,肖國強圍繞重慶如何加快人工智慧高地建設提出建議。他建議根據國務院2017年7月發佈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由市經信委牽頭制定重慶市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希望市政府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出臺政策支援人工智慧産業發展,如採取對人工智慧相關企業實行稅費減免等措施,同時加大引進人工智慧相關企業的力度。
“誰掌握了標準,誰就能搶佔市場先機,掌握行業話語權。”肖國強還建議,建立和完善人工智慧技術標準,特別是要加快推動無人駕駛、服務機器人等應用領域的標準制定。
近年來,無人駕駛汽車成功應用案例的出現,使人工智慧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中亦多次提及“無人系統”。市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慧技術研究院機器人項目辦主任何國田介紹,目前重慶長安汽車、魯班機器人公司、中科院、重慶大學等單位在無人系統領域已研製出無人機、智慧無人轎車、無人車間或智慧工廠、空間機器人等産品,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已成為重慶未來經濟新的增長點。他建議進一步落實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推動重慶市智慧無人系統創新發展。
“在突破核心共性技術、開創産業新領域和聚集資源、培育自主無人系統全産業鏈基礎上,要著重建立支撐體系,完善支撐功能。”何國田強調,應協調無人産業各方資源,加快技術成果轉移轉化,優化資源配置與産業佈局,紮實推進智慧無人裝備的融合應用。他建議充分發揮高校、科研機構的前沿技術研究能力和龍頭企業的行業帶動能力,加快核心技術轉化應用,推動重點領域智慧産品、應用和服務創新,積極培育智慧無人系統新興業態。“還要推進傳統産業智慧化升級,推動無人系統與各行業融合創新,在製造、農業、物流、金融、商務、家居、軍民融合等重點行業和領域開展應用試點示範。”
“人工智慧高端人才隊伍建設是重中之重。”市政協委員、西南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涂濤説,與重慶人工智慧産業迅猛發展極不相稱的是,人工智慧基礎層,如演算法、機器學習、GPU、智慧晶片等方面的人才缺口形勢非常嚴峻。“統籌資源,建立助推重慶市智慧産業發展的人工智慧人才培養體系迫在眉睫!”他在提案中大聲疾呼。
涂濤認為,在戰略層面,要統籌規制重慶市未來二十年人工智慧人才培養發展行動方案。在操作層面,一方面要儘快完善學科佈局,統籌協調高校學科資源,加快建立“智慧科學與技術”課程體系;另一方面,要建立業界學界智慧産業人才共建共用聯盟,充分利用重慶市政府與百度等重點龍頭企業戰略合作契機,搭建産教融合、校企合作、校際協同發展的平臺,建立長效合作機制,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