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手中這只調羹,可隨意折疊、彎曲,設計很人性化,但這個調羹卻揭示了我國養老輔助産品面臨的短板——這類産品,我們現在國內市場上還沒有生産。”4月4日下午,十二屆浙江省政協舉行的第一次民生協商論壇上,浙江省政協委員王軼磊特地帶來的一隻可變形的高科技進口調羹引發了養老輔助産業的發展之問。
今年開場的民生協商論壇是省政協2013年創設的民生論壇的升級版。民生協商論壇前身是十一屆省政協創設的民生論壇,十二屆省政協高度重視這項工作,主席會議制定了民生協商論壇《工作規則》。第一次協商就將問題聚焦在養老這件涉及千家萬戶的民生大事,圍繞“醫養護結合加快養老事業和産業發展”協商議政。記者在現場注意到,協商發言務實具體,省直部門回應真切,現場氛圍坦誠活躍。
浙江一直將發展養老事業和産業作為一項重大民生工程來抓,並率先在全國提出“醫養護結合”理念,全省養老服務總體水準走在全國前列。今年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護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在以往“醫養結合”提法上提升為“醫養護結合”。省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分管負責人到會聽取意見,與委員現場交流互動。
論壇上,養老機構發展的不平衡引起委員關注。“公辦養老機構一床難求,民辦養老機構床位閒置。”孫遙委員建議,政府應從政策上給予民辦養老機構與公立醫療機構相對公平的待遇,在醫保政策、政府補貼、醫聯體、社區服務等方面給予傾斜,為民辦養老機構發展留出空間。
要提升養老服務的品質,“人”是關鍵要素。省政協委員歐劍了解到的現實情況卻不容樂觀。他親身經歷親戚在重症監護室接受治療期間,由於各種主客觀原因,先後更換的4位護理人員。“待遇低,流失率高,水準參差不齊,基本上每週都要換,給身心疲憊的家屬又增加了很多麻煩。”歐劍委員意識到,要推進醫養護結合加快養老事業和産業發展,護理員隊伍的建設一定要重視起來。“當前,特別要重視對家政公司養老護理員的培訓。”浙江省政協委員、省總工會保障部部長胡柯亦有同感。
服務品質如何建立統一評價標準,是委員們關注的一個重要話題。省政協委員、湖州市中心醫院副院長吳巍在調研中發現,目前養老機構提供的醫養護服務內容還比較簡單,形式相對單一,不能真正滿足失能失智老人的需求。她建議要建立醫養護結合的品質評價體系,根據評價體系對機構或日間照料中心進行服務等級評定,根據設施設備、人員配備、服務管理、用戶評價等情況,開展星級評定,將星級評定結果與運作經費撥付相結合,保障養老産業得到更加科學有序的發展。
記者了解到,為確保本次民生協商論壇議政建言品質,浙江省政協事先專門組織部分委員,先後赴省直有關單位和市縣進行了專題調研,深入了解情況,認真分析問題,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資料。論壇上,省政協社法委主任尚清結合前期專題調研作了重點發言。他認為,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已經成為醫養護結合的關鍵一環,有力倒逼護理服務、護理機構、護理隊伍的快速發展。但全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政策性很強,包括籌資和支付、機構和服務、評估和鑒定等,是一項很複雜的系統工程。建議省級層面要在各地試點的基礎上邊探索、邊總結,既要加快建立全省統一、規範的標準,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差異化發展。“同時還要加快全覆蓋進程,要督促確保今年全省實現試點全覆蓋基礎上,在本屆政府內實現所有縣(市、區)長期護理制度全覆蓋,讓更多家庭獲益。”尚清委員表示。
與會委員和界別群眾代表還建議,將社區作為醫養護結合的主陣地,推進基層醫療機構與社區居家養老照料機構對接;鼓勵民辦醫療機構和護理機構進入養老領域;加快構建覆蓋全省的智慧養老服務平臺,提供精準的醫養護服務;加快建立醫養護服務標準化體系,完善政策和機制;加快培養數量充足的職業化護理隊伍。
探討問題平等交流,集思廣益破解問題。委員們紛紛表示,首場民生協商論壇成為了助力民生問題科學決策的平臺,助推民生決策部署落實的平臺。
堅持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是人民政協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民生協商論壇主持人省政協主席葛慧君説,要充分認識民生協商論壇是政協協商議政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進一步提升民生協商論壇的品質成效,深入調研做足功課,協商建言提升品質,發揚民主增進共識,跟蹤問效促進落實,完善制度注重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