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劍平委員:培養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環保意識

發佈時間: 2018-04-16 14:14:28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王碩 | 責任編輯: 胡俊

本報訊(記者王碩)“黨和國家對生態文明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投入之大前所未有。”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世界園博會事務協調局常務副局長周劍平談到目前生態文明建設時表示,“在政府層面已經把制度體系、考核體系、建設體系、監管體系等四梁八柱構建出來後,社會層面和公民個體層面的力量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倡導多年的垃圾分類問題總是沒有有效地實施;企業在節能減排時還是有偷排偷放行為;生態破壞以及動植物違法捕獵現象也時常出現……對於這些行為,周劍平認為,“歸根結底,源於公民生態意識的缺乏。”

周劍平發現我國民眾其實對於自然的知識還比較缺乏。“有的學生分不清小麥與韭菜,不知道水稻怎麼生長,很多孩子都沒有感受過在鬆軟泥土上奔跑的感覺……”周劍平呼籲讓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增加對自然界的關注,對動植物的珍惜。

“學生時代是一個人道德觀、價值觀、自然觀以及國民意識形成的重要時期,是形成生態文明自覺行動的關鍵階段。”周劍平呼籲,“政府部門應進一步加強教育引導,將生態文明教育、生態文明實踐、生態文明科普以不同的形式貫穿到學生學習的過程,從小養成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培養親近自然、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環保意識。”

在更廣泛的層面,他認為,應專門開設一個生態文明頻道。一方面歌頌我國的壯美河山,喚起大家對自然的熱愛;另一方面,解讀我國生態文明的有關政策,普及生態文明法律法規、科學知識等。

回顧起中華文明的發展,周劍平很是感慨:從兩千多年以前孔子“啟蟄不殺,方長不折。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孟子“斧斤以時入山林”,老子“天人合一”,再到毛澤東同志“實行大地園林化”的號召,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中華民族“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觀一直在歷史長河裏生生不息。

周劍平認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進新時代的今天,需要一個載體專門成為生態教育的基地,面向海內外講述博大精深的中華生態文明歷史。

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將在北京召開。作為該博覽會的主要負責人,周劍平指出,這將是展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新成果、展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窗口。

“園藝是植物的藝術,是綠色的文化,亦是生命的延展與昇華,是人類與大自然溝通的一種語言。”據周劍平透露,世園會會期162天,預計將吸引不少於10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全國各省區市和港澳臺地區前來參展。“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