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持續建言教育:“中國製造2025”呼喚技能型人才

發佈時間: 2018-03-22 09:54 | 來源: 團結報 | 作者: 萬李娜 | 責任編輯: 秦金月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持續建言教育:

“中國製造2025”呼喚技能型人才

記者 萬李娜

1

“我去年到福建一家企業調研時,企業負責人不能説是聲淚俱下,但也是非常沉痛地説招人太難,全國到處跑也招不到工人,而且招來的工人,很多幹了幾個月就不告而別,還有很多幹了一年就走了。” 在去年參加的調研中,技能人才的短缺問題給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留下深刻印象。

近日,圍繞民進中央提交的部分提案,朱永新接受了記者採訪。

職業教育是民進持續建言的領域。今年,在福建、廣東等地調研基礎上,民進中央向全國政協大會提交了《關於緩解製造業技能人才短缺問題的提案》。

“職業教育一直是民進中央關注的重點,但目前來看,形勢不容樂觀。企業招工難、職校招生難、學生就業難,是當前我國職業教育面臨的‘三大難’。”朱永新説。

振興製造業是經濟脫虛向實、良性發展的關鍵,需要大量多層次、高素質的技能勞動者。校企合作、産教融合的現代職業教育是製造業技能型人才供給的主渠道。然而調研發現,目前技能勞動者供給與需求相矛盾,難以實現産業與職教共同發展,難以為産業轉型升級和“中國製造2025”戰略目標的實現提供基礎性人才和人力資源支撐。

民進中央發現的主要問題包括技能人才的培養缺乏統籌協調、行業企業與技能人才培養脫節、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滯後,以及技能崗位缺乏吸引力。

“企業、行業在職業教育中缺位。”朱永新説,企業與行業缺乏參與職業教育的積極性,國企剝離“辦社會功能”的“一刀切”政策把産教融合做得很好的企辦院校也一律剝離,是不適當的政策引導。

朱永新介紹説,一項對17個省區市40多家企業兩千多人的問卷調查發現,只有1%的人願意當工人。在個別地區,中職畢業生穩定就業率(初次入職1年穩定率)不到30%。有些中高職畢業生,寧可接受服務性崗位的低薪,也不願到薪酬更高的生産一線技能崗位就業。

為此,民進中央建議改革國家職業教育管理體制頂層設計,設立“國家技能人才發展領導小組”的強機制,取代現有的“職業教育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鼓勵行業企業參與,釋放多元辦學主體積極性;建立共用型公共實習實訓基地,促進産教融合。針對産業工人薪酬水準偏低、職業吸引力不高等問題,民進中央建議,改革現行勞動人事制度,提高技能型勞動在一次分配中的比重。

民進中央對職業教育領域的持續建言得到黨和國家重視。民進中央曾確提出要産教融合。令人欣慰的是,去年底,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産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意見》提出鼓勵企業依法參與舉辦職業教育、高等教育,要推進産教融合人才培養改革,將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基礎教育,強化行業協調指導。朱永新説,《意見》裏面有很多具體的政策是民進建言內容的進一步落實。

2018年是朱永新擔任全國政協委員的第十一個年頭。作為教育學家,這次他就鄉村教育振興、中小學教育、學前教育等多個主題提交了提案。

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朱永新認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基礎在教育。鄉村學校是村莊的靈魂,鄉村的精神寄託在鄉村學校,鄉村文化的傳承也依靠鄉村學校。鄉村教育不振興,就難以實現鄉村整體的振興,難以從根本上提高貧困人群脫貧的內生動力和發展能力。

“老委員新作為”是朱永新在今年兩會中的履職關鍵詞。“我深知,當上委員不容易,當好委員更不容易。作為委員的榮譽,值得一生珍惜。我們要做到始終心繫國是、情牽民生、德潤人心,做一個有定力、有情懷、有擔當、有作為的政協委員,為國為民建言謀策,集智聚力不畏艱難。我們不僅應該在接下來的履職中奮發有為,更需要用一生的時間努力踐行。”朱永新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