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高層次人才怎麼引?致公黨中央靶向設立“人才工作站”

發佈時間: 2018-02-27 16:50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胡俊 | 責任編輯: 胡俊

中國網北京2月27日訊(記者 胡俊)“集聚海外人才是創建離岸創新創業基地的基本功能。”兩會前夕,中國網(《議庫》APP平臺)記者從致公黨中央舉行的2018年兩會新聞通氣會上獲悉,目前致公黨中央擬提交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提案35篇,其中有提案關注構建離岸創新創業新模式的問題。

2月26日上午,致公黨中央2018年全國兩會新聞通氣會在致公黨中央機關召開。致公黨中央副主席曹鴻鳴出席會議並講話。

 

啥是“離岸創新創業基地”?

記者了解到,2015年,中國科協實施了以“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計劃”為先導,以離岸創業園區先行試點工作為抓手,帶動“海外智力為國服務行動計劃”(簡稱海智計劃)工作全面創新和升級的戰略部署。

離岸創新創業基地面向海外人才,採用區內註冊、海內外經營,以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配套成熟完善的空間載體為基礎構建,是具有引才引智、創業孵化、專業服務保障等功能的國際化、綜合性創業平臺。

致公黨中央在擬提交提案《關於構建離岸創新創業新模式 吸引海外人才為國服務的提案》中指出,我國于2014年開始探索實施“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試點工作。首批試點包括深圳、上海、武漢、成都和蘇州,第二批試點包括合肥、寧波、青島、天津和杭州。

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建設面臨哪些問題?

致公黨中央參政議政部有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網(《議庫》APP平臺)記者採訪時表示,致公黨近些年十分關注離岸創新創業,注重吸引海外人才為國服務。但從調研中也發現存在一些問題,首批試點的5家基地運作方式不盡相同,綜合來看,各掛牌基地做法不一,沒有統一模式,但有些基本經驗值得總結和借鑒。

提案指出,一是基地建設要依託自貿區等空間載體。離岸創新創業須在特定空間範圍內進行,可以是“浮動城市”,即創新創業活動在流動的、具有一定自由的特定空間(如在公海的郵輪等)內進行;也可以是固定的“離岸法區”,即創新創業活動在一國或一地區特定的區域內進行。已掛牌基地大都選擇離岸法區作為依託。

二是基地建設要融合多種功能。集聚海外人才是創建離岸創新創業基地的基本功能,除此以外,掛牌基地還具有境內外創業孵化、專業服務保障等功能。離岸創新創業基地通過模式創新和政策支援,可以促進海外優質創新創業資源的快速集聚。

三是基地建設要多部門協同。如上海基地由市科協、自貿試驗區管委會、浦東新區聯合市區有關部門和單位共同推進,以基地工作協調小組及其辦公室的形式,建立了跨部門溝通協調工作機制。

離岸創新創業的創建咋能留住海外人才?

“在美國、歐洲等留學人員集中地設立‘人才工作站’,多渠道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致公黨中央在提案中多方面為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支招。

為進一步加快推進離岸創新創業的創建工作,致公黨中央在提案中提出三方面建議:一、充分利用海外留學生和著名高校海外校友資源,積極探索吸引和集聚海外人才的新形式;二、建立健全離岸創新創業基地的服務保障機制;三、探索創新海外人才回國創業的體制機制。

具體來看,要發揮海外留學生和高校海外校友的資源優勢,依託各類平臺,加強與國內著名大學的海外校友會等組織合作;要重點建設科技項目庫、境內外高層次科技專家庫、企業需求庫、專利技術庫、視頻網路平臺;要設立離岸創新創業基金,為離岸人才提供涵蓋企業管理、技術交流、市場開拓等增值服務;放寬海外高層次人才永久居留證申辦條件,簡化申辦程式。優化海外人才創新創業生活保障,提供住房、就醫、子女入學等“一站式”服務等等具體舉措。構建離岸創新創業新模式,吸引海外人才為國服務。

“僑”“海”一直是致公黨的特色,海外人才優勢也比較集中。致公黨中央主席萬鋼在2017年底接受媒體專訪時説,“僑”和“海”是致公黨有別於其他黨派的特色,也是致公黨工作的重點。近年來歸國留學人員增多,海外僑界高度關注中國的經濟社會進步和創新發展,他們可以從不同角度為國家貢獻智慧和力量。

相關閱讀:

       致公黨中央召開全國兩會媒體通氣會 35件擬交提案涉14大類

民建中央擬38份政協提案來自783篇素材 重視基層調研成果

民進中央擬提交44件提案 重點關注教育文化出版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