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運載火箭總設計師龍樂豪:能超越“獵鷹”的火箭只待立項

發佈時間: 2018-02-08 11:40 | 來源: 環球時報 | 作者: 趙覺珵 | 責任編輯: 秦金月

中國運載火箭總設計師:能超越“獵鷹重型”的“長征”火箭只待立項!

【環球時報記者 趙覺珵】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 X)成功發射“獵鷹重型”運載火箭的消息,一日之間佔刷爆了“朋友圈”。北京時間7日淩晨4點45分,在兩次臨時推遲後,“獵鷹重型”火箭成功發射,兩枚助推器也成功回收。

對於“獵鷹重型”的發射,國內外媒體均不吝讚美之詞,稱其為“太空奇跡”“壯舉”,“改寫了歷史”。不過,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運載火箭系列總設計師、國家首次月球探測工程副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龍樂豪7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獵鷹重型”的發射難稱“壯舉”,“獵鷹重型”本身甚至算不上“重型”。

據美媒報道,“獵鷹重型”是在“獵鷹9號”的基礎上改進的,其近地面軌道有效載荷為63.8噸,是目前現役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不少人稱之為“重型”“超重型”運載火箭。

“我認為起飛重量2000噸以上、近地軌道有效載荷在100噸以上的火箭才算重型運載火箭。因此,獵鷹9不夠格”。龍樂豪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歷史上重型運載火箭的代表是美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使用的“土星5號”運載火箭,其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118噸。此外,蘇聯研製的“能源號”運載火箭也屬於重型運載火箭。“雖然‘獵鷹重型’在現役運載火箭中是載重量最大的,但還是算不上重型運載火箭,更談不上超重型。”

據悉,“獵鷹重型”的一級助推器部分由3個模組並聯組成,其中兩台外挂助推器均為回收利用的“二手貨”,這種“二手”火箭再利用被龍樂豪認為是“獵鷹重型”最大的技術亮點。龍樂豪表示,兩個外挂助推器均為重復使用,證明這種模式已經接近穩定。“雖然其中央助推器海上回收失敗,但這條路已經走通了,可回收技術假以時日肯定會更加完善。”

“獵鷹重型”另一個受到關注的技術細節是其裝備的27台“梅林”引擎同時點火,太空探索公司CEO馬斯克本人都表示,這是一件很有難度的事。“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龍樂豪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獵鷹重型’起飛重量大,起飛時需要足夠大的推力。在較難增加單臺發動機推力的情況下,太空探索公司只能選擇用增加發動機數量的方式彌補推力的不足。“發動機臺數過多不一定是好事,火箭的可靠性會受到影響,因為複雜的系統不如簡單的可靠”,龍樂豪表示,“當然,多引擎也可為火箭飛行在一定條件下帶來推力容錯度。”

龍樂豪表示,“獵鷹重型”的最大意義在於推動大型運載火箭向低成本發展邁出重要一步,也開闢了運載火箭不同於太空梭的重復使用新途徑。據美媒報道,“獵鷹重型”的發射報價在1億美元以下,甚至可能低至9000萬美元,可回收技術是其降低成本的關鍵。

龍樂豪認為,此前的太空梭與蘇聯的“能源號”都是可重復利用的,但它們都太“高大上”,沒有更多考慮經濟成本,美蘇把政治較量放在首位。“‘獵鷹重型’更加‘接地氣’,兼具可靠性和性價比,其開闢的這一道路是值得稱讚的。”

事實上,中國也正在緊鑼密鼓的研製重型運載火箭“”,未來將實現近地面軌道有效載荷140噸,遠超“重型獵鷹”。龍樂豪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長征九號”的預先研究工作、技術攻關、方案論證都在進行中,也有一些初步進展,只待國家正式立項。“以中國現有技術,立項後10年之內研製成功是完全可能的”,龍樂豪表示,“根據當前世界各國的動態看,‘長征九號’如果按計劃實現,到時有可能是世界上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之一”。目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局(NASA)正在建造的太空發射系統(SLS)運載火箭,其Block1型、Block1B型和Block2型的近地軌道有效載荷分別為70噸、105噸和130噸,均低於“長征九號”。

龍樂豪表示,中國已有較好的運載火箭技術基礎,雖不如美國雄厚,但兩國的差距在縮小。龍樂豪分析稱,美國工業基礎比較成熟,經過六七十年的積澱,航太基礎設施比較健全,太空探索公司這樣的私營公司利用這一基礎,加大投資,集中人才,就可以比較快得出成果。“當然,美國政府也正在大力扶植航太領域的私營企業。”

“重型運載火箭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象徵”,龍樂豪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未來人類建造空間太陽能電站、深空探測、太空移民等都離不開重型運載火箭。“重型火箭是面向未來的科技,它決定了未來人類能在太空走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