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平湖市政協委員熱議公共文化事業發展
激發民間資本活力 補齊公共文化事業短板
人民政協報訊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市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與不平衡不充分的公共文化事業發展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顯。一方面是政府捉襟見肘的錢袋子,一方面是民間資本的大量閒置。圍繞如何激發民間資本活力,補齊公共文化事業短板,在2月3日浙江省平湖市政協十三屆二次全會分組討論期間,委員展開熱議。
浙江日報圖
來自僑聯界委員周虹認為,社會事業追求的是如何公平提供公共服務,講的是社會權利公平。民間資本追求的是如何最大化投入回報。面對這一天然矛盾,政府缺決心,不夠支援;社會缺公心,不夠開放;資本缺信心,不夠主動。
接著周虹拋出的現象,從事教育事業的王群鷗委員建議:“把發展民辦公共文化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特色文化品牌培育為導向,積極探索搭建重點項目投資資訊共用平臺。充分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重大節慶活動和具有一定影響的民間文化資源,通過包裝策劃,定期向社會發佈項目資訊,吸引民間資本合力打造區域文化活動品牌。”
會上,張貴東委員透露他正打算開辦個人博物館,針對前期遇到的許可難題,他建議政府要落實政策,儘快編制民間資本進入公共文化領域投資導向目錄,明確劃分投資範圍,制訂完善具體實施細則,形成政策體系,全面清理相關審批事項,提高行政審批效率,支援民間資本通過多種融資方式投資公共文化事業。同時在投資安排、要素保障等方面給予民辦與公辦同等待遇。
圍繞如何增強信心,委員們還建議抓出特色,推動示範引領。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大力度做好民間資本進入公共文化領域的服務工作,通過公建民營、民建公管、出讓冠名權、社會捐助等方式,引導社會力量組建城市書房、農家書屋、文藝演出團隊、民間職業劇團等,允許他們以市場運作方式,開展多樣文化活動。落實項目補助、貸款貼息、保費補貼、績效獎勵、稅收優惠等扶持政策和激勵機制,逐步培育一批有競爭力文化企業,樹立典型標桿,進一步增強民間資本進入的信心。(夏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