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田裏要“數據”挖“提案”
——浙江省政協委員吳良歡的“三農”提案故事
人民政協報記者 李宏 鮑蔓華
“我基本上每個月都要去一次農田,今年準備的提案都是從土地裏‘挖’出來的。”浙江省政協委員、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教授吳良歡長期研究農業發展,為了獲得第一手數據,他經常紮在“農田”裏。今年浙江省政協全會召開前,吳良歡委員特別關注推進生態迴圈農業發展。“浙江農業發展存在著耕地資源匱乏、農業資源利用率低等諸多問題,一定要把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裏這‘二分田’用好,發展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農業。”
安吉縣大力開展美麗鄉村建設,讓青山綠水成為當地“金名片”。新華社記者 張鋮 攝
“三農”,一直是吳良歡委員的關切點。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農工黨界別小組討論談到這一戰略時,吳良歡委員迫不及待舉手:“鄉村振興離不開農業高效生態發展,土壤肥力是這一發展的‘金鑰匙’。”他提出,“提升土壤肥力要做到內外兼修。‘內’即土壤本身,肥沃的土壤是寶貴的資源,浙江有很多新墾耕地不具備優質的土壤條件,很難實現高效利用,這要求我們充分利用原有耕地的土壤,耕層土壤經過檢測後可以再次利用,鋪在新墾耕地上。”他還提到,“外”的關鍵在於用肥,他的團隊為此研發了智慧肥料,用特殊材料將肥料包裹起來施入水田,作物需要多少肥料就釋放多少肥料,實現化肥減量增效。專業理論知識與生動實踐體會贏得陣陣掌聲。
為了農業高效生産,吳良歡委員與農民一起耕田施肥,為了實現農業發展與生態保護的聯動,他也開動腦筋,另辟蹊徑。在寧波北侖區有一個河道底泥資源化利用科技示範基地,在這片“試驗田”裏,吳良歡委員和他的團隊不斷完善河道底泥資源化利用技術並應用於生産實踐。“將河底的淤泥清除出來,經過處理和檢測,達標後就能還田。這些‘變廢為寶’的淤泥還有肥料的效果。將農業發展與河道底泥清除利用結合在一起,凈化了水質,養肥了土壤,真正實現‘高效農業+生態保護’的雙重目標。”聊起帶農業的話題,吳良歡總是滔滔不絕念“農”經。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高效生態農業是未來中國農業的發展方向。”為了這個目標,吳良歡委員深愛著自己的農田,繼續奔赴田間地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