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寧夏區委會:讓“特色”成為特色小鎮的關鍵詞

發佈時間: 2018-02-02 09:30:39 | 來源: 團結報 | 作者: 田艷芳 | 責任編輯: 張正朋

近兩年,全國各地特色小鎮建設如火如荼。寧夏先後有西夏區鎮北堡鎮等7個鎮入選全國特色小鎮,同時自治區確定了首批10個省級特色小鎮進行培育創建。然而,特色小鎮是個新生事物,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沒有太多可參照的模式和可複製的經驗。而規劃定位不精準、産業特色不明顯、要素保障不給力正是困擾小城鎮建設的三大難題。

近日,政協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寧夏政協委員、民革寧夏區委會副主委李良代表民革寧夏區委會在會上作了題為《讓“特色”成為特色小鎮的關鍵詞》的大會發言,提出了破解小城鎮建設難題的對策。

他提出,特色小鎮的發展規劃應緊緊抓住“特”的本質,找準自身特點,尋求差異性定位,強調地域風貌、文化底蘊、産業優勢和旅遊資源的獨到性。建築風格上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特色,盡可能保留原始風貌,凸顯特有的地理文化標識,避免大拆大建,盲目模倣複製。

發言中,民革寧夏區委會建議,特色小鎮要堅持走産業興鎮、産業富民、産業支撐的路子,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産業。産業佈局上,綜合考量資源稟賦、區位優勢、經濟基礎等現狀,差異定位、細分領域、錯位發展,緊扣本地特色産業和歷史經典産業,主攻最有基礎、最有優勢的特色産業,不能“百鎮一面”、同質競爭。産業定位上,不追求“大而全”,力求“特而強”,緊扣産業升級趨勢,構築産業創新高地。産業規劃上,推動關聯、配套産業協同發展,促進特色産業鏈優化配置。

“推進特色小鎮建設應該將改革作為核心,在制度和機制上不斷創新。”為此,民革寧夏區委會提出,建立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多元投資、共同開發的運作機制,引導多元主體參與建設。推進城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賦予小城鎮在土地、財政、稅收、融資等方面更多自主權,激發特色小鎮發展潛力。同時,還要充分體現服務型政府的作用,完善道路、水電、通信、污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優化配置教育和醫療等資源,加強對基礎公共服務的保障,加快宜居宜業小鎮建設,推進農村人口就地城鎮化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