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黨上海市委:加快建設著名博物館衍生品展示銷售與教育中心

發佈時間: 2018-02-02 09:05 | 來源: 中新網上海 | 作者: 許婧 繆璐 | 責任編輯: 胡俊

    中新網上海新聞1月27日電 (許婧 繆璐)博物館衍生品的清晰度和觀賞性方面有時會勝過原作,具有較好的教育作用。上海的博物館衍生品發展已具有一定基礎,但還面臨一些瓶頸,除了産品開發、運營水準不夠等內部原因意外,還面臨著一大外部制約——缺乏展示和銷售的空間。


    為此,致公黨上海市委在2018年上海兩會期間,遞交《關於在上海加快建設著名博物館衍生品展示銷售與教育中心的提案》,建議上海應加快建設中外著名博物館衍生品展示銷售與教育中心。設立綜合性的博物館衍生品展示銷售中心,將多個博物館的衍生産品集中展示銷售。


    提案指出,受市場驅動影響,目前上海的博物館衍生品市場開發已經取得了一定進展,在産品開發設計、展覽組織運營、藝術品智慧財産權授權等方面具備了一些基礎。


    其中,上海博物館獨立設計開發的藝術衍生品種類超過1萬種,年銷售額超過3000萬元,採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模式,不但在上海博物館、新天地時尚圈、浦東機場、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均開設了分店,還與東方CJ網上平臺合作、並開設了天貓旗艦店。


    同時,在世界著名博物館智慧財産權授權方面已有進展。由於舉辦博物館藝術品相關展覽涉及智慧財産權,需要相應的授權才可舉辦。目前,上海已有一批企業取得了一些著名博物館的授權資源,但與國際著名文化都市,如倫敦、巴黎、紐約等相比,上海的博物館衍生品市場開發還有很大的差距。如英國泰特博物館商品年銷售額為3億元至5億元,法國蓬皮杜現代藝術中心的藝術衍生品收入佔據總營業額的1/3,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更是高達7億元。


    提案認為,上海坐擁繁華的淮海路、南京路、時尚復古的新天地、思南公館以及外灘萬國建築博覽群等,具有文化與商業相容的有利區位優勢,在發展博物館衍生品市場方面的條件得天獨厚。


    針對現有博物館銷售空間不足且難以改造擴容的問題,提案建議可設立綜合性的博物館衍生品展示銷售中心,將多個博物館的衍生産品集中展示銷售;通過獲得授權許可的博物館展品的樣品模型、AR或VR虛擬體驗、實景連線等展示手段,使觀眾了解國內外著名博物館展品,並且根據展品主題,結合展品屬國、民族的特點,定期策劃舉辦品牌冠名文化節、技藝比賽,結合詩歌、音樂、戲曲、講演、舞蹈等融合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多種形式,引導市民或遊客了解展品所蘊含的文明,參與感受文化的魅力;利用節慶日、寒暑假期,結合體驗活動吸引成人或小朋友參加,穿插故事情節曆險、角色扮演、手工製作標本或仿製品,在高科技輔助下,採用科普互動,講解體驗等各種方式,讓參與者感同身受,寓科教性、娛樂性為一體,拓展眼界,使文化活動具有國際水準、中國特色、上海特點。


    在選址方面,提案認為可考慮兩類場所:一是人流密集、文化底蘊豐厚的標誌性區域。如外灘地區、世博場館等過渡性場館。

    博物館展示和文化活動開展,需要獲得各博物館展品及衍生品的銷售、IP許可等業務,同時建立完善的IP許可、二次開發、IP保護等模式和體系,為IP商業化應用雙方提供專業的服務和保障,避免産生侵權風險。


    提案建議以政府的文化發展基金或文創産業基金牽頭,發起立項或採購優良IP內容,由行業中具有龍頭、樣板示範效應的專業企業負責承建、策劃和運營,負責中外博物館的招商、IP許可授權業務等,通過龍頭標桿企業推進上海IP商業運營産業的快速發展和産業升級,以“引進來,走出去”為撬點,最終帶動國內優秀藝術衍生品的市場繁榮,並走向世界。(完)